江蘇省泰州市鳳凰小學 匡 慧
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對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都有嚴格的要求。隨著新課程的不斷改革,在小學閱讀教育中加入“讀與寫”相結合的內(nèi)容就顯得尤為重要。小學階段是每個人成長的必經(jīng)階段,對于大多數(shù)小學生來說,他們?nèi)狈嶋H的引導和訓練,沒有主動閱讀和學習的意識。教師要將兩者密切結合起來,同時訓練學生的讀寫能力,才能讓課堂教學更加科學、有序、高效。
就目前大多數(shù)語文教學課堂來說,學生的自覺性不夠強,在閱讀過程中存在或多或少的問題,學生缺乏真正動筆的機會,教師的課堂方案也落實不到位。寫作能力是學生將來步入社會的力量支撐,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能力之一。教師是學生的好幫手,是學生的好導師,要借用教材進行讀寫結合,為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保駕護航。
從讀與寫的邏輯關系來說,二者相互促進,相互協(xié)調,發(fā)揮著共同促進的作用。首先,讀是寫的基礎。只有當小學生積累了大量的閱讀經(jīng)驗,才能收獲必要的科學文化知識,從讀中學寫,讀后再練習寫,以便在作文創(chuàng)作中展現(xiàn)自己的學習技能。其次,寫作的根基在于閱讀,很多寫作題材都來源于閱讀文章。因此,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要給學生提供自行閱讀的時間和空間,并積極鼓勵學生多讀、勤讀,從閱讀題材中挖掘寫作靈感,從寫作過程中鞏固閱讀知識。所謂“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講的正是這個道理。
小學語文教材的設置是以“單元”為單位的,每一個主題單元雖然是不同類型的課文,但都有各自的生活體驗,能為學生帶來實際的學習題材。教師應給予學生充足的時間,指導他們把閱讀和寫作兩方面的內(nèi)容聯(lián)系起來,充分表達自己的觀點和見解,并巧妙地運用于自己的習作中。在這種“暢所欲言”的閱讀課堂中,學生想說什么就說什么,保證了理解和消化的過程,同時也鍛煉了學生的讀寫結合能力,發(fā)揮了每個教學單元的價值作用。
小學語文課本中有很多課文都是經(jīng)典文章,或是名著小說,或是詩詞歌賦,且大多適于朗誦,讓學生讀來朗朗上口。所以我們不能忽視對課本教材的講解過程,不但要給學生講解必要的科學文化知識,還要引導學生感受課本教材的文化內(nèi)涵。在閱讀過程中,學生是閱讀的主體,教師要引導學生通過朗讀來體悟文章的美感,收獲文化學科的價值,體驗作者的思想情感。雖然每個學生的學習能力都不同,但通過有效的閱讀題材,能加強學生對文章創(chuàng)作脈絡的掌握,在閱讀的同時學習文章作者對寫作結構的布局思維。通過這種情感教育方式,教師也能不斷積累經(jīng)驗,教學生學會如何運用語言準確寫作,表達出自己的情感。
另一方面,在教學學生寫作技巧的同時,可以激起學生閱讀的興趣,讓他們懂得閱讀對創(chuàng)作文章的重要性,才會自覺、自主地去尋找閱讀材料。寫作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需要教師采用循序漸進的教學方法,給學生充裕的時間,鼓勵學生進行大量的閱讀。培養(yǎng)學生讀寫結合能力并非一朝一夕之事,而需要教師不斷地引導和訓練,是一個長期學習積累的過程。
小學是構建知識結構的重要基礎階段,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思維實際和想法,對閱讀文章有不同的心理需求。很多課本中的文章都是教育學家精心挑選出來的經(jīng)典作品,學生一定要加強閱讀和學習,而課外書籍同樣能容納博大精深的文化內(nèi)涵,也不容忽視。比如《西游記》《三國演義》《小王子》《冰心選集》等都是有價值的課外閱讀題材,對提高學生思維能力和閱讀意識有較強的幫助作用。只有“廣泛涉獵”,才能保證學生把課內(nèi)閱讀和課外閱讀有效地結合起來,為寫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根據(jù)調查研究顯示,部分小學生只愛玩,不懂得自主閱讀和自覺學習,閱讀面較為狹窄。這些問題將會直接影響到學生寫作水平的提高,同時也有可能阻礙教師課堂方案的施展過程。因此,新時代的教師要引入讀寫結合的教學實例,不能僅僅囿于幾篇短短的課文,而是要積極鼓勵學生多閱讀、多探究、多思考,盡可能拓展學生的閱讀面。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不斷積累新的知識,提高作文的創(chuàng)作能力以及表達能力,從閱讀中不斷獲得新的體驗,達到“寫與讀”的完美結合。
在日常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就要注重學生的主體性發(fā)揮,以保證課文的教學價值,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比如《飛奪瀘定橋》《豐碑》《金色的魚鉤》等,我們可以讓學生在學習完課文之后寫出讀后感,將“讀與寫”充分融合在一起,有效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每個學生都是學習的主體,都是閱讀的主角,教師始終要尊重學生的主體性,注重學生關于語文基礎知識的積累,提高學生閱讀能力。即使學生將來畢業(yè)了,升入更高級的學府,也能保持良好的閱讀習慣,把自身的閱讀習慣持之以恒地堅持下去,獲得更高層次的進步。
小學生處于初級學習極端,在閱讀過程中,難免會遇到很多的生僻字,不知道怎樣去讀和理解。當遇到閱讀困難時,大部分小學生選擇跳過甚至放棄閱讀,對自己失去信心,這些都是不好的現(xiàn)象,甚至會阻礙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為了提高學生的自信心,這時候就急需老師進行閱讀指導,讓他們持之以恒地閱讀,幫助他們解決閱讀中出現(xiàn)的困惑,進行相對應的點撥和教育。只有這樣,才能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讓他們學會主動閱讀、主動寫作,堅持到底。
總而言之,讀寫結合的小學語文課堂是新時期的教學趨勢,是每個教師必須重視的課堂內(nèi)容。新時期的小學語文教學對學生的要求特別嚴格,是一個重要而漫長的過程,需要教師掌握一定的方法和策略,特別是小學初級階段的閱讀課堂,有很多理論知識值得學生學習。只有注重讀寫結合的教學理念,才能豐富閱讀課堂活動;只有強化讀寫結合的教學模式,才能從本質上培養(yǎng)學生閱讀意識,提高學生閱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