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岷縣團結九年制學校 林梅霞
在靈活運用信息技術的教學中,教師要先學會相關技能,利用白板、電子屏幕等為學生展示小學語文領域的相關知識;在課堂導入時,靈活運用多種方法,使課堂生動有趣,吸引學生對語文的興趣。這種形式對于教師和學生的改變都十分明顯,為了完成國家制定的目標和要求,新出臺的政策要求小學教師都必須掌握信息技術在課堂中的運用,拓展學生的知識面,提高教師教學技能。
簡單來說信息技術就是用具像的理論解釋抽象的知識,將大數據的信息和相關技術的發(fā)展結合成的一個產物,如果在生活學習中更好地運用,能方便人們吸收和掌握知識,從精神層面感受科技的魅力,從物質層面為自我發(fā)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在傳統(tǒng)的教學中,在文章的理解、生字和成語的運用學生都出現了死記硬背、不靈活運用的現象,老套的教學模式使學生不熱愛或者厭惡語文學科。要改變這種學習狀態(tài),就要引入多媒體技術,用多種方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真正愛上小學語文。
現代科技讓學生充分感受到了國家的強大,以科技為美、以科技為榜樣的大數據時代刷新了人們對世界的認知,按照國家所提出的目標和要求,知識的培養(yǎng)從娃娃抓起。在小學語文學習當中,由于素質教育和專業(yè)的語感培養(yǎng)是十分困難的,所以更加需要運用信息技術來提高課堂的豐富性和有趣性,以學生感興趣的視頻資源和相關知識的介紹為主題,充分調動學生探索知識的欲望,利用翻轉課堂的優(yōu)勢,問學生對所觀看的視頻的感悟和收獲,教師應對教學方法和策略的引入進行深刻的思考。
在小學語文學習當中,書本的知識是有限的,但是利用互聯網的資源可以拓展新領域。在課上運用多媒體設備,可以從有限的知識當中延伸出新的思考,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感性思維能力,在學科之間的交叉部分找到融合點,思考其中的內在聯系和區(qū)別。利用信息技術,我們可以在投影上輕松展示,舒緩的音樂為學生帶來平和與享受,豐富的色彩給予其足夠的視覺沖擊。在課后的練習當中,利用信息技術可以在學生頭腦當中形成清晰的體系和模型。
首先,教師在備課的時候,應該多設置一些開放性的問題,把課外知識投射在屏幕上。把課程目標、課程內容和課程的重難點在大屏幕上投放,使學生在腦海中有清晰的框架,在講新內容的同時預習一遍之前所學過的知識,幫助學生強化記憶。教師講課的時候,要采用循序漸進的方法、由淺入深的原則。比如講名家的事跡,首先要讓學生提前查詢該人物的資料,對自己所查詢的人物有所了解,在課堂上,在學生暢所欲言的基礎上,教師用投影投射出講解的內容,加深學生記憶。
互聯網發(fā)達的時代,我們無論是學習還是生活,都可以利用網上共享資源,教師可以把自己的特色課堂上傳至網絡,形成資源共享,教師之間可以相互切磋,相互學習。假期里,教師可以在家與學生互動學習,提高成績。在平時的課堂當中,也可以拿一些名師的教學視頻做一些小學語文知識的課外拓展,讓學生感受不同教師上課的風格,以及他們上課的相同點和不同點,知識碰撞時才會出現火花,這有助于學生進行思考,鍛煉思維能力。在教學視頻的結尾,教師可以進行課堂小結,加深學生對本章內容的印象,鍛煉獨立解題的能力。線上教學和線下教學的有效結合,充分把多媒體技術運用到小學語文的學習當中,對教師、學生、家長都是十分有益的。
輔助法教學是教師基本的教育方法,利用多媒體的豐富性和有趣性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教師在進行課件制作的時候,要多采用符合小學生性格特點的可愛有趣的背景圖片,將文字編輯成象形文字,插入超鏈接,隨時播放動畫和視頻,輔助完成課本知識的講解。教師在PPT 的講解中可以采用闖關的形式,比如先情景導入:小兔子和小烏龜要進行賽跑,將學生分為兩隊,看看哪一組先完成比賽。諸如此類的導入十分吸引學生,而且使其能夠在游戲中感受語文的樂趣,增添了課堂的生動性和靈活性,也培養(yǎng)了學生不畏挑戰(zhàn)、勇往直前的性格。學生在書本中學到的知識可以靈活地運用到現實生活中,用有限的知識來解決問題。
新媒體和新的信息技術的運用,顛覆了傳統(tǒng)教學方式,現代信息技術應用到了各個領域,特別在文化領域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無論是學生還是老師,都充分感受了信息技術的魅力:與課堂的完美結合,上課效率的提高,教師對新問題解答的技巧等等,使學生在獲取知識和運用知識方面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