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勝和
(貴州省鎮(zhèn)寧民族中學 貴州 安順 561200)
在高中學習階段,學生承受著較大的壓力,而物理又屬于理解性很強的學科,需要學生靈活運用知識解題,思路要保持正確,要不然就會得到一個錯誤答案。教師開展習題課,是教學中比較常見的方式,可以對學生的物理學習提供指導,這不僅可以鞏固學生的物理基礎,還可以幫助學生跟上教學進度,對物理學習不會喪失信心。習題課可以幫助學生了解正確的解題步驟,是培養(yǎng)學生物理綜合能力的關鍵教學。
教師設計習題課目的是解決學生的困惑,使學生了解正確的解題思路。為了實現(xiàn)教學目標,教師可以利用多種方法進行改革,規(guī)避傳統(tǒng)習題課出現(xiàn)的問題。教師要學會向優(yōu)秀的教師學習,開設出符合本班學生學習情況的課堂。教師也要到優(yōu)秀的學校進行學習,把從外校學到的方法應用在班級中。教師在習題課上,要給學生獨立思考的時間,以教材內(nèi)容為主,對于一些難點問題,學生可以進行小組討論。課程結(jié)束后,可以讓學生進行發(fā)言,表達自己的疑問以及更好的解題方法,這有助于教師和學生的共同進步。教師要尊重學生的發(fā)言,讓學生能參與到知識點的學習之中,感受到物理知識的魅力。
為了提高習題課的效率,教師在選擇題目的時候,需要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情況,能接受什么程度的難題,以及教師自己目前的教學進度,給學生講解當前章節(jié)的知識,可以幫助學生穩(wěn)固基礎。所以,教師需要選擇合適的題目,這樣才能最大化發(fā)揮教學效果。
2.1 挑選代表性例題。安排一些代表性例題,可以使學生有目標的進行學習,不會將知識點弄混。除此之外,例題所考查的知識點較多,學生學會一道例題,可以掌握到很多重要知識點。因為學生的基礎都不同,需要設置一些難度不一樣的題目,可以使全班同學物理水平都有提升。當然,習題課無法保證每位學生都聽懂,教師也只能照顧到大部分學生,沒聽懂的地方,學生要在課后多進行鞏固。教師可以將知識點聯(lián)系起來,對例題進行改變,使學生徹底學懂這類題型,以后遇到此類問題也可以獨立解決。這能夠刺激學生的學習熱情,對物理學習也更加有信心。
2.2 劃分習題類型。在教導新習題的時候,不要忘記回顧以前的知識點,劃分好習題的類型,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水平進行練習。一般來說,題型分為兩種,一個是根據(jù)單一知識點進行練習,另一個則是對多個知識點進行綜合練習,后者對知識點的連貫性要求較高,對學生的難度也較大。但是,物理考試涉及到了各個難度,所以需要學生進行分層次練習。學生通過教師劃分好的題型,進行練習,可以培養(yǎng)自己的學習能力。
3.1 分解法。有的物理問題不能一步得出答案,需要學生進行分析討論,只有逐層進行解答,才能得到最終結(jié)果。遇到這種情況,教師可以先帶領學生分析幾道題型,然后安排類似的題目,讓學生進行練習,讓學生獨立思考,不過分依賴教師。例如,學生面對涉及動能定理的問題時,往往都會要求解速度,學生需要知道初速度和末速度,才能進行解答,而題目又不會直接給你速度值,需要學生進行一個計算分析。遇到這種情況,學生就要學會把問題進行分解,需要速度,就想想什么物理量與速度有關,通過時間和路程就可以把速度求解出來,這樣就可以使用動能定理進行解題。學生要注意的是,此類問題需要一步一步進行分解,思考解答題目所欠缺的物理量,這樣慢慢把未知的量求出來,然后把這些公式聯(lián)系起來答題,就可以解決問題了。當然,學生要仔細分析題干信息,思路和方向一定要正確才行。教師也可以多聯(lián)系實際,這樣學生也不會感到問題抽象,能更加深刻的理解知識。教師對學生的培養(yǎng)不能只限于課堂上,要善于啟發(fā)學生去實際生活中探索物理,使學生們愛上物理。
3.2 重視教材。雖然教材中有些不合理的地方,而且有些知識,高考也不會考,但是教材中出現(xiàn)的一些習題,學生們還是要進行學習。講解重點知識時,教師需要挑選課本上的例題,給學生進行詳細的講解,因為這些是專家經(jīng)過多次討論后所選擇的經(jīng)典題型,對知識點的解析很到位。教師要充分掌握教材,在講解習題時,優(yōu)先講解課本習題,當然,只依靠課本習題是完全不夠的,需要教師對一些知識進行擴展,找到課外的習題為學生進行講解。教師也不能只憑借板書進行講解,可以利用多媒體的新型教學儀器,為學生講解知識,這樣學生理解起來也更加容易。
高中物理習題課的設計,教師需要對學生質(zhì)疑問題和探究問題的過程進行加強,不僅要教會學生應對考試,還要培養(yǎng)學生聯(lián)系實際,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需要改變傳統(tǒng)的觀念,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力,提升學生對物理學習的興趣,使學生的未來能夠持續(xù)的發(fā)展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