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穎
(江西省上饒市第二中學 江西 上饒 334000)
課堂教學設計是對課堂教學情況的一種預設,而課堂教學活動反饋則是對課堂教學活動師生互動情況的一種有效信息的收集和整理,更是判斷課堂教學效果的直接依據(jù)。及時有效的課堂活動反饋能夠讓教師及時發(fā)現(xiàn)課堂教學互動中存在的問題和教學漏洞,發(fā)現(xiàn)學生們的思維亮點,為進一步掌握學生們的學習進展情況、調(diào)整教學計劃和改進教學策略有非常重要的參考價值?;诖?,本文就重點探討了做好初中英語課堂活動反饋的有效策略,希望能夠借此為提升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效果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1.1 課堂教學反饋要及時。課堂教學反饋具有很強的針對性,是一對一的一種課堂效果信息的整理和收集。如果信息反饋不及時,很多教學信息情況就會出現(xiàn)遺失或者失真的情況,例如因反饋不及時,教師對當堂課的授課確切信息較為模糊,難以辨識導入環(huán)節(jié)沒有吸引學生們的注意力的失誤點究竟在哪里,弄不清學生們當時對于被動語態(tài)結(jié)構(gòu)存在一定的誤解是什么等。教師之所以開展課堂教學活動的反饋,其目的一方面探查是否存在教學疏漏或者教學創(chuàng)新的好舉措;另一方面也是為了看學生們在認知能力、思維發(fā)展等方面是否存在需要指導、督促、糾正以及勉勵的地方。而失真的教學反饋可能會讓教師的教師思路受到錯誤信息的誤導,導致其信息反饋功能發(fā)揮失常,對教學策略的改進和教學效果的提升難以達到預定的效果。
1.2 課堂教學反饋要全面而真實。新課程改革重視對所有學生綜合素質(zhì)的提升,因此,初中英語課堂教學反饋也要遵循全面覆蓋的原則。因此,教師不僅要借此探查看學習基礎扎實、學習成績優(yōu)秀的學生們的課堂反應,也要看中層學生們的認知潛力和學困生的問題所在。而師生間溝通渠道是否暢通也是很重要的反饋信息之一。此原則對于教師精確了解學生們的學習情況、分層教學和全面教學策略的采取有很大的借鑒意義,是激發(fā)學生學習主體意識和學習主觀能動性的重要參考因素。
2.1 做好學生們的認知反饋。學生們的認知反饋是判斷教學效果的重要依據(jù)。其參考因素包括:課堂氛圍熱烈與否、學生們注意力的集中程度、課堂活動參與的廣度、學生們的交流情況、學生們的課堂情感外在表現(xiàn)以及隨堂訓練的測試結(jié)果等。一般來講,課堂師生、生生間互動氛圍越熱烈,學生們的注意力越集中,無論哪個英語學習層次的學生都有一種積極的情感體驗,說明學生們的認知行為與課堂教學活動的契合度越高,課堂教學效果也就越好,學生們的主體地位也就有了突出的表現(xiàn),而課堂缺陷雖然存在但是學生們的思維會得到極大程度的開發(fā)。如果沒有出現(xiàn)上述表現(xiàn),則說明教學活動在設計上或者執(zhí)行性方面出現(xiàn)了問題,需要教師探查造成這種問題的原因在于自己還是源自學生或者二者都需要有某種行為的改進。
2.2 做好學生們的成長反饋。學生的認知素質(zhì)和認知水平并非一朝一夕就可以改變,筆者認為,課堂教學效果的提升更應該從學生們的成長性上來做文章。因此,教師采集課堂活動反饋信息的時候應當具有全覆蓋性,更要用辯證的眼光來看待學生們的英語學習。例如,There __(be) a boy and two girls in the classroom.在這個動詞適當形式填空的時候,筆者發(fā)現(xiàn)一個平時英語水平很不錯的學生竟然答錯了。而大部分學生包括中等層次甚至學習基礎較差的學生的學生都沒有問題。而從課后這名學生的課堂信息反饋來看,他承認自己很馬虎,沒有經(jīng)過深入思考,忽視了就近原則這一判斷法則。這種馬虎行為是一種潛在的應試風險。這說明教師眼中的好學生也需要督促,也有很多待發(fā)現(xiàn)和待解決的學習問題。而當筆者點著學生的名字說,When I saw your handwriting ,I looked happy.并以此為例講解look這個感官動詞的用法,導致其當堂課聽課非常認真,課后作業(yè)非常整潔,而且其后英語成績一直提升。讓筆者覺得只要授課策略得當,不同英語認知程度的學生都會有所成長。
2.3 教師要做好自己的教學反思。課堂教學活動的反饋不應當都源自學生,教師也應當進行課堂教學反思和總結(jié)。教學設計經(jīng)過課堂教學實踐的檢驗會帶給教師很多實踐經(jīng)驗和教訓。例如,在初中八年級英語上冊unit 3的語法重點是比較級,筆者利用短視頻的方式把班級內(nèi)明顯有高矮、座位遠近差異的學生進行了短視頻錄制以導入新授課,因為用的是本班學生,學生們的探究興趣很濃厚,注意力集中度非常高。而由于課堂時間的限制在歸納總結(jié)形容詞和副詞比較級拼寫規(guī)則時沒有照顧到基礎教差的學生,導致課堂呼應雖然很熱烈,但是大多數(shù)是中等學習層次及以上的學生,因此,筆者則在班級微信群里面特意檢測了部分看上去明顯沒有獲取這方面有效信息的學生,并耐心地對他們進行了指導、鼓勵和勸誡。從第二堂課的復習檢測結(jié)果看,學生們對于這些詞形變化的規(guī)則掌握程度很不錯,各層次的學生都達到了認知預定目標。
筆者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過程中會隨筆做教學設計的眉批,提示當堂課中的教學亮點、思維創(chuàng)新點以及失誤點,學生們的薄弱點以及優(yōu)勢項目等。課下會及時發(fā)放收取學生們當堂課的情感體驗以及認知程度等信息,二者的結(jié)合是其后課堂教學策略改進的風向標,對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效果的提升助益極大。
筆者認為,教學實踐是檢驗教學效果并提升教學效果的唯一途徑。只有有意識的思維活動才會讓這一途徑變得更加具有實效,也只有及時開展課堂教學活動的反饋,才能夠讓教師把學生們對英語知識與技能的認知情況真實地展現(xiàn)在教師面前,再通過教師自己的反思與之融合,教師才能夠高屋建瓴,有意識地有針對性地采取有效措施,從課堂教學中取長補短,提升自己的教學技能,讓課堂教學效果不斷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