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青琴
(青海省西寧市湟中縣上新莊鎮(zhèn)東臺學校 青海 湟中 811600)
初中是學生學習英語非常關鍵的一個階段,它對于后面學生的學習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初中學生在英語的學習上面存在著較大的差異。如果教師采用一刀切的方式并不能夠真正的提升學生的英語成績,這時候教師要從學生的個性入手,認識到學生的差異性,為不同的學生設定不同的學習計劃,進而從整體讓學生獲得發(fā)展。
1.1 有助于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中教師并沒有認真的考慮到學生的差異性,所以課堂中對于學生采取的都是統(tǒng)一的要求。但是統(tǒng)一的要求對于學習能力強的學生會覺得太過于簡單,對于學習能力偏弱的學生又會覺得太難,這樣使得學生都不能夠建立起對于英語的好感。如果在課堂教學中我們可以采用分層教學的模式,那么往往能夠較好地解決這一問題。比如在課堂中我們針對話題:“What is your favourite sports?”教師可以引導學習能力偏弱的學生羅列喜歡的運動項目的詞匯即可。但是對于能力比較好的學生需要讓他們能夠使用完整的句子來進行表述。那么教師通過這樣的一個分層,在每個學生能力范圍內安排內容,滿足了各位學生學習的需求,使得能力偏弱的學生也同樣能夠參與進來,獲得了學習的自信心。這樣更有助于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
1.2 避免英語學習中的兩極分化。在初中英語學習中很容易會出現(xiàn)兩極分化的情況,面對于這樣的情況很多的學生就會直接放棄學習英語。為了避免這種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教師應該采用分層教學模式,根據學生英語的基礎和學習能力的大小來調整教學的目標和要求,對于能力強的學生可以適當進行培優(yōu)的訓練,對于能力偏弱的學生可以注重夯實基礎,讓每位學生都能夠在自己的能力范圍內獲得進步。
2.1 對教學內容進行合理分層。初中階段涉及到的英語內容有的簡單有的難度較大,首先教師要針對這一點進行層次的劃分,其次要對班上學生英語水平的差異進行了解,進而分層,針對于不同層次的學生教師可以合理的進行學習內容的安排。比如在學習人教版初中音樂七年級下冊《 Can you play the guitar?》教學時,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學習任務分層的時候,可以要求學習能力偏弱的學生完成其中的Listen and number the conversation。讓學生完成其中的聽力訓練,然后接觸Can you ...?的句型,掌握一些本單元相關的單詞。但是對于能力比較好的學生教師應該要求學生去完成課文中的對話練習,通過完成對話練習適當的自己去創(chuàng)編自己的對話,提升這部分學生學習的難度,做好一定的配有訓練。這樣一來讓不同的學生都獲得了一定程度的發(fā)展。
2.2 對評價要求進行合理分層。英語的學習離不開最終的考核和評價。教師在進行英語教學的過程中肯定要對學生的表現(xiàn)情況進行一定的檢測,了解學生學習狀況,為接下來的學習奠定基礎。但是教師的評價也應該按照學生進行分類,這樣才能夠保證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各個層次學生的學習成績。比如在學習人教版八年級《I'm going to study computer science.》時,教師針對于能力偏弱的學生,主要要求對他們的單詞和句型還有一般將來時的構成情況進行考查,但是對于能力比較好的學生,教師會要求他們能夠使用一般將來時進行寫作,能夠描述出自己已經完成的事情,通過這種方式提高學生英語的綜合應用能力。
2.3 教學指導的分層教學。分層教學中課堂實踐環(huán)節(jié)非常的重要,教師為了能夠確保各個層次學生教學目標的落實,要能夠保證層次之間的合理交叉,確保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能夠融入到學習實踐中。那么對于學習能力偏弱的學生教師要重視對這些學生的關注,保證先和他們建立起比較良好和諧的關系。對于中等層次的學生要能夠注重對他們的啟發(fā),而對于能力較強的學生要充分發(fā)揮出他們的主觀能動性,給他們更多展示的機會。
在初中英語教學中落實分層教學,教師要遵循一定的分層原則,要能夠從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合理的分層,分層確定好各個層次的教學對象、教學目標、教學任務、教學進度與考核方式,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fā)完成對應的教學任務。只有這樣才能激發(fā)學生英語學習的熱情,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本文根據個人的一些教學經驗從分層教學的意義和策略進行了探究,希望能夠給大家的一定的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