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麗
(陜西省西安第二外國語學校 陜西 西安 710000)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英語教師應當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文本閱讀的基礎上,更注重剖析文本的內(nèi)涵解讀,注重文本內(nèi)涵對學生的教育意義,關注學生的生活體驗、對人物和事物的態(tài)度情感,增強學生的學習感受,實現(xiàn)知識厚度與深度并行發(fā)展,綜合提高學生的學科素養(yǎng)。
在教授一個新的故事或新單元時,我們首先注意到的就是標題。標題展示的是故事的主題或整個單元的主題。但是,英語教材中相同的內(nèi)容可能會用多種標題去表示。那么,作者最終選用標題的良苦用心又是什么呢?為什么不用那個標題,而用這個標題,這就需要對標題進行解讀。認真解讀標題,就可以很快地確立整個故事或單元的教學主線,例如在培生朗文5A Chapter 1 Changes at home, 在這一單元中所有的內(nèi)容,對話和閱讀部分都是圍繞著 “changes at home” 這一主題話題展開的,這個主題話題包括學生在家的一切變化,橫向的有前后變化的對比,縱向的有學生在家里發(fā)生的一切變化:生活方式、活動內(nèi)容、居住環(huán)境等等,這是整個單元的主題也是整個單元的中心內(nèi)容。在教學過程中,英語教師應當有意識地設計一些與該主題有關且貼近學生生活的特定情景,盡量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欲望。綜上所述,解讀標題對于定位整個單元的教學目標有著重要的意義。英語教師在教學內(nèi)容之前,就應當對單元標題進行深度解讀,解讀出標題中隱含的本單元重點知識內(nèi)容,便于接下來制定教學目標、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等,從而更高效地開展英語教學。
教學插圖是一種具有直觀視覺感的教學媒介,與教學內(nèi)容有著非常密切的聯(lián)系,負責提供教學背景和傳遞教學內(nèi)容。在我們的小學英語教材中,都引入了大量的精美插圖、這些插圖形象生動、顏色鮮亮、故事人物表情豐富且有趣,這些趣味性的插圖隱藏了大量的知識信息。例如,在故事教學典范英語5 A《The Hairy-Scary Monster》中,作者為什么起這個題目:嚇人的長毛怪物?課文中并沒有出現(xiàn)這個長毛怪物?故事主角Kipper 為什么不睡覺?為什么要不停的騙爸爸媽媽說,他的房間里有一個長毛怪物?為什么不是其他的惡作???為什么不是其他的怪獸?為什么偏偏是黑毛紅眼睛的長毛怪物?為什么不是其他的顏色的?故事主角Kipper的寵物狗Floppy的腦海中為什么也總是出現(xiàn)這個長毛怪物?這些問題的答案我們在故事文本中是根本找不到答案的,但是在我們解讀了故事插圖后,這些問題就都能迎刃而解了,在第一幅圖中,在Kipper的床上放了一本叫做作MONSTER的書,這本書的封面就畫了一個黑毛紅眼睛的長毛怪物。因此,英語教師要注重解讀圖片,合理利用,同時,也要幫助學生學會解讀插圖,從插圖中解讀到文本里沒有提到的隱藏信息,從而更好的理解故事,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解讀背景就是要解讀文本立根的原因。了解故事背景主要是了解故事的創(chuàng)作背景和作者意圖,對理解故事文本內(nèi)容有著非常積極的作用。在我們的故事教學中并不是每個故事都有背景,但作為教師,我們要有意識的了解故事背景,要有了解故事背景的意識。例如,在故事教學典范英語6B《The Flying Machine》中,老師在上課前就補充了播放萊特兄弟試飛的視頻,通過視頻內(nèi)容讓學生了解早期飛機的相關歷史:發(fā)明者、制作過程和試飛過程,為學生后面的聽故事和讀故事做好鋪墊。同時,還需要向?qū)W生介紹了解故事當時發(fā)生的歷史背景:美國南北戰(zhàn)爭,美國工業(yè)革命,美國夢的相關知識,為學生理解故事文本內(nèi)容做好鋪墊。通過背景知識的補充,學生就能明白故事中人物Henry和Harold到底是不是第一個把飛機飛上天的人?那么在圖片中駕駛飛機在天上飛的人是誰?Henry和Harold制作的飛機試飛沒有成功后,他們?yōu)槭裁礇]有感到非常失望而是繼續(xù)充滿希望和斗志地說:或許我們還可以去制造潛水艇。
語言和情感是一體的,走進人物內(nèi)心,挖掘故事人物的情感和感悟人物情感對解讀文本語言有著非常積極的促進作用,英語教師要合理利用教學資源,最大限度地挖掘文本中的情感信息,幫助理解主題的同時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例如,故事教學典范英語5A《The Lost Voice》中,老師要注意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這篇故事的暗線就是圍繞這家人的寵物狗Floppy的情感而展開的,在讀故事的同時老師要注意引導學生觀察Floppy的情感變化:故事前部分他為什么感到很傷心,故事中,他為什么很興奮的樣子?他要去干什么?他為什么會覺得是Teddy拿走了主人Chip的聲音?倒數(shù)第二幅圖Floppy為什么興奮的從樓上跑了下來?當他聽說Biff又發(fā)不出聲音時,他為什么說“Oh no!”。這些在故事文本中找不到答案的問題,我們卻可以從體會Floppy的情感變化而得出答案。同時,這條故事暗線還教育學生:別人遇到困難的時候,我們應當伸出援手,積極想辦法力所能及的幫助他人。重視解讀思想內(nèi)涵,讓學生在接受基礎知識的過程中,恰到好處地表達自己的情感,也是小學英語教學的要求。
總之,文本是學生進入知識世界的鑰匙。英語教師應當認知教學職責,正確解讀文本,多樣化方式解讀文本、多角度解讀文本,注重文本內(nèi)涵對學生的教育意義,關注學生的生活體驗、對人物和事物的情感態(tài)度,增強學生的學習感受,實現(xiàn)知識厚度與深度并行發(fā)展,綜合提高學生的學科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