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春雨柳 西北民族大學
體育舞蹈也被稱為國際標準舞,是宮廷社交舞轉變而成,不同的舞蹈分別來自不同的國家,因為體育舞蹈具有競賽性但同時又具有藝術性,所以我們可以把它劃分為體育項目。分為兩個大的舞系:拉丁舞與摩登舞,十個舞種。其中拉丁舞舞系中包括恰恰、桑巴、倫巴、斗牛、牛仔,摩登舞舞系中包括華爾茲、探戈、狐步、維也納華爾茲、快步。1950年開始在英國黑池舉辦的“黑池舞蹈節(jié)”逐漸讓體育舞蹈走向了競技模式。1992年奧運會正式將體育舞蹈列入表演項目,2010年體育舞蹈成了亞運會的比賽項目,足以說明體育舞蹈正在一步一步的走向更多人的視野?,F(xiàn)如今體育舞蹈的發(fā)展不僅僅局限在雙人的競技比賽項目,表演舞的加入使體育舞蹈的創(chuàng)編更具靈活性,不再僅僅只有體育的競技性,同時也帶給人們美的享受。2017年由著名導演門文元出品的國標舞劇《海河紅帆》,將體育舞蹈拉向了大舞臺,體育舞蹈表演舞在我國的發(fā)展也有更多的形式。
體育舞蹈的表演舞中舞蹈的主題的確定至關重要,一個舞蹈作品沒有主題,那就不能稱之為表演舞而只是比賽的競技組合。孫逸嬌老師認為“在創(chuàng)編國標舞藝術創(chuàng)編舞過程中,首先第一件事就是確定主題風格,在經過對生活的觀察中,確立一個合適的積極向上風格的主題,是創(chuàng)編的關鍵,確立了主題之后,便確立了整個藝術創(chuàng)編舞的風格?!?/p>
體育舞蹈共有十支不同風格的舞種。在確定好作品的故事情節(jié)、情感基調來選擇相對應符合該主題的舞種。高爽在《體育舞蹈表演舞創(chuàng)編要素的探究與分析》中提到柔美的或凄婉的這種溫柔類主題,可以選擇倫巴、華爾茲這樣慢節(jié)奏的舞蹈進行表達;剛毅嚴肅類的主題,可以選擇斗牛、探戈這種頓挫感強的舞蹈進行表達;輕松明快的可以選擇狐步、維也納、恰恰或桑巴等這類節(jié)奏感強舞步較快的舞蹈進行表達;如果是狂歡或者異常歡快的主題,除了以上幾種舞蹈還可以加入快步以及牛仔這種跳躍形式的舞蹈來增加效果。
主題確定好之后,就是選擇合適的音樂來烘托整個舞蹈作品的氣氛以及渲染主題的效果。音樂在舞蹈表演舞的編排中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一首好的表演舞音樂作品可以迅速的刺激舞者的肢體神經讓編舞者激發(fā)出舞蹈編導的靈感,對整個舞蹈作品動作的編排起到深刻的作用。陳立農在《外來文化語境下倫巴舞編排中融入中國元素的效果分析》中提到在舞蹈音樂選擇時,舞蹈編導首先需要對音樂選曲有一個深刻的理解與認識,通過對音樂整體的氛圍感、節(jié)奏、旋律、歌詞等來分析,從中提煉精華找到與舞蹈作品切入點,將舞蹈動作形象和舞蹈的音樂形象相結合,做到既要尊重音樂又要整合出舞蹈的結構。劉臘梅在《淺談體育舞蹈表演舞作品創(chuàng)編中國元素的融合》同樣也提到了音樂與動作不能只是簡單的“粘貼”到一起,應達到內外“和諧一致”的關系。楊云卿在《基于文化融合視域下體育舞蹈音樂的“中國化”實踐與思考》中也提出了需要我們注意的問題:音樂對體育舞蹈的表現(xiàn)力的影響。需要拿捏好一個“度”,避免“過猶不及”,做到恰到好處才能呈現(xiàn)完美的效果。
在進行表演舞的編排時,切記不要將音樂看作是附帶的,要把音樂當作整個舞蹈作品的一部分。而舞蹈作品中音樂的表現(xiàn)形式不僅僅局限于歌曲。2013年第十屆桃李杯體育舞蹈比賽中的參賽作品《再別康橋》在音樂選擇中不僅僅利用了現(xiàn)代的歌曲,在舞蹈的開頭利用詩歌朗誦的方式進行舞蹈動作的演繹,更能襯托出整個作品帶給人的浪漫之情。
舞蹈的肢體動作也可以稱作為表演的肢體語言,是整個表演中根本核心要素,舞臺表演是運用肢體動作來進行情緒的表達。體育舞蹈表演者通過手法、步伐、造型的串聯(lián),結合音樂構成一支精彩優(yōu)美的表演舞。在一定的故事情節(jié)中,可根據(jù)故事的背景對舞蹈動作進行改動使其更加貼近表演舞的主題。劉臘梅在《淺談體育舞蹈表演舞作品創(chuàng)編中國元素的融合》提到在動作編排上融入中國元素時,應在不改變其基本動作的基礎上,融入中國元素的動作,如:古典舞造型、各個民族特征的動作等。但應把握好這個“度”,不能改變其技術,基本動作都不能改變,只有造型動作、手位等可以作為切入點。
2018年黑池舞蹈節(jié)中北京舞蹈學院的奪冠節(jié)目《絲路,行》便很好的利用了這一點,將中國古典舞敦煌舞中的舞姿和拉丁舞造型相融合的方式,手型更替為持花手、伎樂手等。使整個作品在拉丁舞的技術動作之中呈現(xiàn)出了濃濃的東方韻味,將中國東方文化的魅力展現(xiàn)在世界之中。吳文君、張超在《體育舞蹈藝術表演中動作創(chuàng)編的分析與探究》中將動作分為基本技術動作、默劇性動作、抽象性動作、日常生活動作四種類型。通過這四種動作之間的融合,體現(xiàn)了舞蹈肢體表達以及身體的潛力的無限性。
一定的托舉動作以及地面動作也是烘托表演作品高潮的手段之一,這一種表演手段多用于拉丁舞中的倫巴表演舞。如2012年WDSF世界表演舞錦標賽中的作品《辛德勒名單》中運用了一系列的托舉動作以及表演者在地面躺、爬等動作,將兩個死囚臨行前的狀態(tài)表現(xiàn)的淋漓盡致。
體育舞蹈中的表演舞與競技比賽中的服裝不同,表演舞中的服裝需要與舞蹈作品的主題相呼應,服裝便是舞蹈表演中一種良好的輔助工具。它能呈現(xiàn)出舞蹈的風格、人物、環(huán)境甚至情緒等多方面的信息。能使觀眾更快地進入舞蹈作品所勾勒的意境。體育舞蹈表演舞中的造型最重要的作用是為了塑造造型,造型的不符也會影響整個作品畫面的和諧美。周永聘在《當代中國國標舞藝術創(chuàng)編舞編創(chuàng)元素分析》中提出無論是服裝還是造型,都必須滿足這個作品背景的需求,要與作品本身的主題以及特色相呼應。
例如,2016年WDSF世界表演舞錦標賽中的作品《超級瑪麗》,男舞者身穿背帶工作服頭戴帽子以馬里奧的造型出現(xiàn),女舞者身穿粉紅色公主裙以碧琪公主的造型出現(xiàn),直觀的讓觀眾了解到這個作品是以超級瑪麗的游戲為原型。2012年WDSF世界表演舞錦標賽中的作品《辛德勒名單》,兩名舞者身穿灰色和白色相間防病服,突出了納粹迫害造成的抵抗力較弱的弱點,讓整個人的形象也創(chuàng)造出一個絕望無助的局面。
體育舞蹈在競技比賽中的場地與其他舞蹈場地不同,比賽場地為長23米寬15米的四周開闊形場地,便于評委可以站在不同的角度觀看舞者的舞蹈技術。而體育舞蹈的表演舞則是將場地轉移到了舞臺進行表演。舞臺的燈光是以整個作品的風格以及服裝為基準,舞臺的背景不單單是為了營造氛圍,還是為了說明作品背景,提高表演能力。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LED屏幕的廣泛使用也為體育舞蹈的表演舞作品的舞臺變化提供了更多的可能。徐文龍在《體育舞蹈雙人表演舞的創(chuàng)編研究》中說到敘事性不強的舞蹈表演中舞臺背景和燈光一樣主要起營造氛圍的作用,在具有敘事性的舞臺表演中,舞臺背景就不單單是營造氛圍,更具有交代背景、塑造人物、提升舞臺表演帶入感的能力。在第三屆全國體育院系學生體育藝術節(jié)中武漢體育學院的作品《找到你》中運用LED屏還原喧囂吵鬧的街道、貼滿整個墻壁的尋人啟事等場景,把觀眾帶入這個作品主題的情感之中。通過紅色與藍色的燈光,渲染整個作品中找孩子過程的焦急情緒,最后以黃色的一道暖光來表達找到孩子之后的溫暖之意。
“中國元素”的概念主要來源于中國,但目前,學術界沒有給中國元素的概念提供權威性的統(tǒng)一解釋。而“中國元素”這一概念首次被人提出是在2004年,由上海梅高創(chuàng)意咨詢有限公司董事長高峻在一次非正式的同行聚會中提出的。2007年,文化部和中國人文系列的組織委員會,對“中國元素”的概念進行了統(tǒng)一的解釋:幾乎所有的中國(包括海外華僑)都凝聚著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精神維護著中國尊嚴的形象,象征和習慣反映了國家的利益?!犊缥幕囆g傳播“中國元素”的應用研究》中,王芳曾經對“中國元素”的概念進行了引用。在百度詞條中,“中國元素”的解釋是指由古到今在中國華夏土地上所出現(xiàn)的各種事物的總和,有好壞之分。優(yōu)良的中國元素是被大部分中國人所認可的,凝聚著中國華夏民族的傳統(tǒng)文化精神,體現(xiàn)了中國的內涵以及民族的文化形象?!爸袊亍笨梢苑譃槿c來進行說明,第一是中國所本有的一些元素:例如我國的領土(包括領海)地大物博,我國本身固有的黃皮膚人種,以及我國不同的氣候類型等等;第二是我國傳統(tǒng)文化文明元素:這個不多做解釋;第三則是中國的現(xiàn)代文化精神文明元素:比如2008年團結友愛的北京奧運精神,艱苦奮斗的中國航天精神,帶有中國特色文化的電影,優(yōu)秀的中國企業(yè)精神等等。呂明園在《從太極風中看體育舞蹈表演性作品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元素的融合》中將“中國元素”的內涵分為四個部分:以傳承為基礎、以多元為形式、以哲學為標準、以審美為媒介。
隨著體育舞蹈表演舞在中國發(fā)展的如火如荼,越來越多的體育舞蹈表演舞作品中融入了我國不同的優(yōu)秀文化元素。2018、2019連續(xù)兩年英國黑池舞蹈節(jié)的表演舞大賽中的冠軍作品《絲路,行》《士》都融入了中國元素。2017年的大型舞劇《海河紅帆》更是將風靡中國的電視劇《鋒刃》進行了完美的運用。
體育舞蹈表演舞作品第一次融入中國傳統(tǒng)文化元素是在第三屆的CCTV舞蹈大賽中《別》的演繹。該作品主要詮釋的是,身為國民黨的男主在面臨國民黨戰(zhàn)敗時即將逃往中國臺灣,與自己最心愛的女人互道離別的故事,從此再不相見。再《別》亮相之后,中國元素風格的體育舞蹈表演作品頻頻出現(xiàn)。
在第四屆CCTV的舞蹈大賽中《十面埋伏》這一作品將中國元素融入的十分深刻。運用中國的傳統(tǒng)音樂《十面埋伏》并在其中加入了中國鼓聲的融合,舞者身穿盔甲服飾,展示了古代中國戰(zhàn)士們的英勇好戰(zhàn)。
2015年《我要上春晚》節(jié)目中體育舞蹈表演舞《太極風》將大量中國太極拳動作融入作品當中,舞蹈與太極呼應成趣,互相襯托出了更美的詮釋?!短珮O風》這個作品讓中國傳統(tǒng)體育文化走向世界,打破了舞蹈與其他藝術形式的隔閡與劃分。
由北京舞蹈學院編排的黑池舞蹈節(jié)冠軍作品《絲路,行》是以古代絲綢之路為靈感創(chuàng)編。在音樂創(chuàng)作上巧妙地將西方音樂的特征與東方音樂的音律相結合,將東方古老的燦爛文化展示于世界之中。
隨著桃李杯國標舞大賽、CBDF藝術表演舞錦標賽等更多形式的體育舞蹈表演舞比賽的出現(xiàn),越來越多的中國風表演作品展示與大眾面前。讓更多的國外評審、選手以及觀眾更深刻的了解到了中國文化的魅力,讓中華文化在世界上發(fā)揚光大。
體育舞蹈表演舞的創(chuàng)編不同于競技體育舞蹈技術動作的編排,它重點突出表演主題要素、音樂要素、動作要素、服裝與造型要素、舞臺與燈光要素。近年來,體育舞蹈在中國的發(fā)展,更讓體育舞蹈表演舞的創(chuàng)編中融入了中國元素。體育舞蹈表演舞在我國發(fā)展了十幾年,但仍然存在很多問題。例如在創(chuàng)編理論的方面的研究還比較少、創(chuàng)編理論還未能形成體系等。這些問題也給體育舞蹈表演舞的創(chuàng)編者提出了挑戰(zhàn)與機會。在創(chuàng)編作品的同時,應建立起更多的理念,才能促進體育舞蹈表演舞的創(chuàng)編在教學上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