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丹 吳培源 劉杉 廣州中醫(yī)藥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
資助育人是促進教育公平和社會公正,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舉措。高校資助工作人員應該緊扣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教育,在認真解讀黨的十九大關于精準扶貧脫貧精神和總結梳理國家新資助政策體系實施工作經驗的基礎上,緊密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開拓資助育人工作思路,拓寬資助育人工作途徑,豐富資助育人活動形式,整合資助育人多方資源,開啟資助育人創(chuàng)新實踐教育。讓學生在入學之初,便全面了解高校資助育人工作體系,確保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能夠順利正常入學、專心安心學習、積極圓滿就業(yè)、健康成人成才,啟迪全體學生樹立正確的榮譽觀、奮斗觀、金錢觀和服務觀,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為進一步做好學生資助工作,將黨和國家的學生資助政策落到實處,從關注“經濟幫扶”逐漸轉向關注學生的“能力培養(yǎng)”,各高校應該積極響應“不讓一個學生因家庭經濟困難而失學”的國家號召與承諾,把學校資助育人工作上升到戰(zhàn)略地位、社會改革發(fā)展穩(wěn)定的大局中謀劃和推進,積極搭建自助型學生資助工作服務平臺(例如學生經濟服務中心),秉承“獎優(yōu)幫困,立德助人更育人”的理念,致力于為學生提供濟困助學、勵志誠信、感恩教育等服務平臺,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深化立德樹人工作成效。建立自助型學生資助工作服務組織,既是對國家高等教育管理資助育人理念的貫徹,也是對高校學生事務工作管理方式的創(chuàng)新;既滿足學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自我發(fā)展”的需求,也滿足學院資助工作規(guī)范化、系統(tǒng)化的要求。
近年來,各高校資助工作穩(wěn)步推進:學生無一人因家庭經濟困難問題而輟學;獎助學金項目評定體系更加完善,評定過程公開透明,學生滿意度、認可度大幅增加;勤工助學崗位設置初步實現(xiàn)“輸血型”理念向“造血型”理念的轉變;貧困學生德智體美勞均衡發(fā)展,畢業(yè)后能順利就業(yè)并快速適應工作崗位,表現(xiàn)出色。
將資助育人關口前移,把貧困認定申請材料和學校資助政策宣傳材料放入新生錄取通知書大禮包一并郵寄給全體新生;制作國家學校學院相關資助政策、資助項目、工作程序及資助詐騙安全防范等宣傳推文,利用易班、微信、騰訊QQ等網(wǎng)絡新媒體平臺積極開展高校資助育人宣傳教育引導工作。同時以學院資助工作負責老師、輔導員、朋輩輔導員為核心,建立新生獎助貸咨詢群,為家庭經濟困難新生提供詳細的咨詢服務,指引其在入學前辦理好貧困認定相關材料。此外新生入學報到時,專門設立獎助貸勤師生黨員專崗接受同學的咨詢。
高校要始終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資助育人工作全過程。自助型學生資助工作服務組織通過開展面向全院新生的“獎助貸勤”資助專題教育宣講,促使學生深入了解學校資助育人工作體系的基礎上,著力提高學生的思想水平、政治覺悟、道德品質、文化素養(yǎng);著重培養(yǎng)他們對黨對國家對社會的感激之情、感恩之心,教育他們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堅定信仰、積極傳播。近年來,學院國家助學貸款畢業(yè)后違約人數(shù)已逐步減少,成效顯著。
為充分發(fā)揮學校、學院、班級三級平臺,層層遞進的作用,為按時保質地完成學生資助育人工作,自助型學生資助工作服務組織可以統(tǒng)籌學院各專業(yè)各班級選舉確定獎助貸委員且成立班級資助工作小組,并由學生資助工作服務組織安排統(tǒng)一培訓,提高政治站位,端正思想認識,夯實業(yè)務基礎。工作小組由輔導員擔任組長,獎助貸委員及小組成員負責執(zhí)行具體工作,主要負責:班級貧困學生認定、跟蹤監(jiān)督;各類獎助學金及國家助學貸款審核評定;資助育人實踐活動開展等工作。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國家勵志獎學金等獎優(yōu)類獎學金評獎機制,各種類似于“自強之星”和“奉獻之星”的評比活動是構建長效激勵機制的重要探索。自助型學生資助工作服務組織與學校新聞宣傳工作部通力合作,通過專題采訪、“師兄師姐說”分享會等形式,邀請高年級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成長成才的優(yōu)秀典型為低年級同學解讀國家學校學院資助政策和體系、分享勵志故事,充分啟發(fā)自立自強、奮斗不息意識,正確辯證定位“貧困”,構建引起受助學生關注的表彰獎勵體系,拓寬育人工作覆蓋面,強化群體激勵功效。
高校大多通過國家助學貸款、各類助學金、臨時困難補助、學費代償或減免等方式落實國家?guī)头稣咧饕问綖椤拜斞汀睙o償資助。這種資助方式,對于緩解學生即時的生活困難通常有一定效果,但從長遠發(fā)展角度來看,資助可利用資源相對有限,對解決受助學生中普遍存在的自我否定、自卑封閉、能力欠缺、成長意識弱化等問題療效甚微?!拜斞辈蝗纭霸煅保八辈蝗纭白灾?,自助型學生資助工作服務組織可與學校各大學生組織傾力合作,通過提供勤工助學崗位、搭建就業(yè)實習平臺等方式,幫助他們在受助自助過程中磨煉意志、錘煉本領、提升素質、增長才干,促使他們在奉獻愛心的過程中提升自我價值。例如愛心超市、勤工助學圖書室、就創(chuàng)業(yè)指導中心等設立勤工助學崗位,定期在學校貧困生群體中選拔,既給同學們提供勤工助學保障,也鍛煉了同學們組織管理等能力;團委志愿者理事會積極開志愿者服務項目和服務點,組織同學們參與助學、助勞、助教等類型的愛心活動。
一些貧困學生由于家庭經濟拮據(jù),生活學習受限,使得他們可能存在自卑、自暴自棄的心理,更不愿意“拋頭露面”表現(xiàn)自己。自助型學生資助工作服務組織需要聯(lián)合班級輔導員、資助工作負責老師和班級心理委員,合力關注貧困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關心關愛他們,即使他們從經濟上脫貧,也在精神上脫貧,養(yǎng)成他們良好的心理品質和自尊、自信、自愛、自律、自強的優(yōu)良品格,增強面對困難、經受考驗、承受挫折的能力。
自2016年起,廣州中醫(yī)藥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自助型學生資助工作服務組織——經濟服務中心,連續(xù)三年每年9月圍繞新生入學教育主題“獎助貸勤”資助專題教育宣講6場,獎助貸專項工作人員培訓3場,年均通過貧困認定學生230余人次,年均完成各類獎助學金評比近20項,獲獎獲助學生800余人次,服務學生上千人次。
在資助育人實際工作過程中,各高校要始終以思政教育為主導,把握立德助人更育人的主線,堅持以“以貸助人、以助育人、以獎勵人”為宗旨,以“公平公正、公開透明”為導向,通過學生自助管理服務平臺,將幫困解難與思政育人相結合,形成經濟幫困、學業(yè)激勵、思想引領一體化的資助工作新局面,著力培養(yǎng)受助學生誠實守信、知恩感恩、勇于擔當?shù)牧己闷焚|。
1.一切從學生實際出發(fā),滿足學生訴求。學院資助工作成果斐然,困難學生的物質需求、安全需求都得到了保障。隨著資助工作的深入發(fā)展,學生的情感需求和自我實現(xiàn)需求逐漸體現(xiàn)出來。為了滿足學生更高層次的需求,學院主抓資助育人工作,將學生思想引領、心理關注、情感關懷、搭建服務平臺、提供歷練崗位等方面工作作為資助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這樣才能更好地滿足學生更高層次的訴求,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2.構建三級資助工作組織管理體系,實現(xiàn)全程育人。學院形成了多元化的學生資助工作體系,構建了“學院—自助型學生資助工作服務組織—班級資助工作小組”三級資助工作組織管理體系。這一工作體系在確保資助的延續(xù)性、解決學生存在的心理問題、增強學生的主體意識中充分發(fā)揮了立德助人育人的作用,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可或缺的一環(huán),也是協(xié)調資助體系內外關系的重要的工具,對高校資助體系的完善和發(fā)展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該模式對于高校資助體系的完善和發(fā)展具有借鑒意義。實踐證明,高校資助工作應以資助為基礎,育人為導向,不斷完善理論體系,創(chuàng)新途徑方法,努力探索符合大學生健康成長成才的育人新模式。以學生自下而上的服務平臺為核心開展的自我管理教育的效果優(yōu)于輔導員主導的教育方式,是校園文化建設過程中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舉措,具有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意義。
幫扶困難學生生活、提升學生的能力、關注困難學生的精神生活、塑造困難學生思想是資助育人的深層次內涵。通過資助,要引導學生樹立愛國意識、自強意識、感恩意識和誠信意識,進而使其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形成科學、積極的價值取向。目前高校資助工作成效顯著,學生的物質和自尊需求得到了滿足,然而其情感需求和自我實現(xiàn)需求也相應產生,為了適應新時期學生的新需求,加強資助立德育人建設至關重要。學校如何與社會力量聯(lián)動開展資助育人的深度和廣度也值得進一步探索,是下一步本項目將繼續(xù)努力探索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