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市城關區(qū)飛天小學
識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是語文教學的一項非常重要的任務。小學生年齡小,有意注意持續(xù)的時間很短,因此,一堂課中如何牢牢抓住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就顯得尤為重要。
小學生的特點就是喜歡聽故事,所以在識字教學中,教師可以有針對性地把一個個抽象的漢字變成一個個生動有趣的小故事。如,教學“望”字時,筆者給學生們講了個小故事:從前,有個小王子,他的媽媽死了,他很想念媽媽,人們告訴他媽媽到月亮上去了,于是他常常抬頭望月亮想媽媽。同時教兒歌“王子望月,望,望,望”,所以,通過這種方法,不但激發(fā)了學生們的學習興趣,而且使學生們快速地記住了這個字。
郎讀兒歌也是小學生比較感興趣的一種活動。教師可以編一些適合兒童朗讀的兒歌,讓他們反復誦讀。如,教學“坐”時念:“兩人土上坐,坐,坐,坐,坐下的坐”;學“草”時,教學生念“草,草,草,早上長青草”等。教師可以從這些兒歌出發(fā),針對小學生的心理特點,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他們的表達能力。
根據(jù)兒童好奇心強這一特點,教師在課堂上可以編一些謎語讓學生猜,這樣能激起他們識字的愿望。如,兩個人是什么字——天;大雨推倒一座山——雪;一邊綠,一邊紅,一邊喜雨,一邊喜風——秋。這些字謎不但激活了學生的思維,引發(fā)了豐富的聯(lián)想,還調動了學生自學生字的興趣,從而提高識字能力。
在集中歸類識字中,單純的結構分析學生們很難接受,為了激發(fā)學生識字興趣、降低識字難度,教師可自編一些朗朗上口的順口溜幫助學生識記生字。如,學生難辨“峰、鋒、蜂”,可這樣編:山高路遠登高峰,金屬磨練才鋒利,蜂蟲釀蜜采蜜糖。通過形象易記的順口溜,學生們很自然地就區(qū)分了峰、鋒、蜂。
教生字時,教師聯(lián)系已知的內容,把新學的字納入已學的知識系統(tǒng)之中,成為有機的組成部分。漢字中有80%是形聲字,聲旁表示這個字的讀音,形旁表示這個字的意義。我們采用形聲歸類的方法,幫助學生識記大部分漢字。
1.形旁歸類:同一種形旁的字往往在語義上有一定的聯(lián)系。新版教材第二冊識字4是一首充滿童趣的兒歌,寫小動物在夏天到來時的活動。要求學生認識蜻蜓、蝴蝶、螞蟻、蜘蛛、蚯蚓、蝌蚪這些蟲字旁的詞語。教學時,教師可讓學生讀一讀這些詞語,再仔細觀察,說說發(fā)現(xiàn)了什么,引導學生找出規(guī)律,然后拓展,問還知道哪些蟲字旁的字,學生通過猜一猜、看圖片等形式,認識了蚱蜢、蛤蟆、螳螂、蜜蜂等詞。
2.聲旁歸類:帶有同一種聲旁的字往往讀音相似,字形相近,容易混淆。因而,需要經(jīng)常進行歸類復習。語文第二冊《識字5》是猜謎識字,第三個謎底“青”就是初步讓學生了解形聲字中聲旁相同的字讀音相似的特點?!把詠砘ハ嘧鹬?,心至令人感動,日出萬里無云,水到純凈透明?!痹趯W生得出這四個字是“請、情、晴、清”之后,教師可讓學生說一說還有哪些字里面也帶有“青”?學生們說出了:靜、睛、蜻,并幫助他們編順口溜歸類:小草青青,河水清清,今日天晴,說話用請,上課安靜,目是眼睛,昆蟲蜻蜓。
實踐證明,針對漢字特點,把握造字規(guī)律,不僅能有效地減輕學生的識字負擔,而且能使學生對生字的記憶深刻。
情境識字教學是在情境教學的基礎上產(chǎn)生與發(fā)展的。情境教學形式在我國和西方的教育史上均有記載,它以一定的識字場景,引起學生一定的情感和生活體驗,激發(fā)學生的識字興趣,產(chǎn)生識字愿望,從而幫助學生認識漢字字型、讀準字音、了解字義,掌握識字方法。如,在教學《筍芽兒》一課時正是春天,萬物復蘇,草木生長,風吹柳樹嫩葉長,小草探頭芽兒綠,美麗的大自然一直是學生學習的樂園。教師可拿出畫好的春景圖(圖的內容是根據(jù)課文的主要內容畫的),讓學生讀文后完成初步識字,然后再拿出識字卡片:筍芽兒、呼喚、轟隆隆、頂不動、石頭擠到一邊……當學生認完這些詞語后,把上面幾個詞語卡片發(fā)給學生,讓學生把卡片貼到圖上恰當?shù)奈恢?,學生在貼圖的過程中,既鞏固了識字,又感悟了詞語意思。這樣教識字,學生學得輕松、愉快。
語文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語文同時又是母語教育課程,學習的資源和實踐的機會無處不在,無時不在。在教學中,教師應努力引導學生掌握識字方法,探索識字規(guī)律,提高識字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