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辛子
日本京都一所小學,夏天的時候給家長們寫了一封道歉信。大致內容是說,特大臺風讓學校的蔬菜采購受影響,孩子們的午餐配餐中原本應該有的5 克蔥花也不得不取消,為此,校方深感歉意,并敬請家長們理解、原諒。
其實,這種事在日本經常發(fā)生。日本學校的配餐菜單都是早早制定的,并提前一個月發(fā)放到各位家長手中。如果菜單上寫明某月某日的午餐有蔥花,實際上卻沒有,若被家長們知道并追究,就會變成一起丑聞——理由是失信于人。5 克蔥花事小,失信于人事大。校方當然必須說明原因、表達歉意,這樣才能體現(xiàn)學校的誠實可信,并讓家長們認為,將孩子送到這樣的學校去接受教育,是可以放心的。
日本人的一天,幾乎都是活在道歉里的。早晨出門遇到鄰居,說完“早上好”之后,接下來便是一句“對不起”——因為急著去趕電車,沒時間和鄰居多聊,感覺很抱歉,需要說“對不起”。到了車站,一直準時的電車因故晚了3分鐘。車站廣播反復道歉:“下一趟電車晚點3 分鐘,為此給各位乘客帶來巨大困擾,非常對不起?!被氐郊遥蜷_電視,電視里說不定也在播放各種道歉的鏡頭。給社會添了麻煩,所以要道歉,這的確是“日本式常識”的一部分。
◎螢火小語:一個人犯了錯,或造成什么過失,自然會影響別人,必須及時謝罪,以獲得共同體中其他人的諒解。不用說,維系這種“命運共同體”的紐帶,是人與人之間的誠信。
◎文題延伸:誠信;對不起;說說我的心里話……
趙世英(摘自《看世界》2019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