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文金
江西省撫州市黎川縣西城鄉(xiāng)中心小學
上好一堂復習課是對學生的學習過程進行系統性教學的一種幫助手段。對于發(fā)散他們的思維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同時也能夠彌補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一些缺失,比如說:有的知識在講新課的時候沒講到,復習的時候就可以進行講解,必要的時候還可以提高教學質量。那么如何才算是上好了一堂有效的小學數學復習課呢?這需要每一位數學老師去深入思考。尤其是,不能僅僅的使用題海戰(zhàn)術。其實隨著素質教育的發(fā)展,教師應該考慮將學生作為教學的中心,使每一個層次的學生都能夠有所提升,從而達到溫故而知新的目的。以下是筆者的一些具體看法。
上好數學復習課的一個必要條件就是深入鉆研教材。教材是教師手中最重要的一本資料書之一。因為教師可以根據書上的一些知識讓學生進行查漏補缺。由此來為學生上好一門有效的復習課,能夠幫助學生提高復習的效率。同時也能夠將一些知識梳理成一個系統的知識結構。并且教師在上復習課的時候,也可以教會低年級學生如何復習,從而能夠幫助學生達到有效的復習目標。
比如說:教師在復習“組合圖形的面積”時,面對學生已經學過如何進行計算組合圖形的面積。這時候教師就可以在吃透教材的情況下,針對教材上一些已經練習過的題目,可以對它進行二次改編,讓學生做這些已經改編過的題目,從而幫助學生消化在課堂上已經學過的一些知識,做過的一些練習題,同時幫助學生能夠熟練的應用其原本的知識經驗。這樣的復習課就是需要教師深入鉆研教材,然后去幫助學生彌補在本來上新課時,沒有掌握的知識或者說是沒有及時消化的知識。由此教師能夠對這部分知識進行結構梳理,幫助學生彌補這部分知識。而對于學生此時的年齡特點而言,教師通過對教材結構的分析,用思維導圖的方式展現知識,直觀地將知識展示在學生眼前,能夠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并且掌握這部分課程里所蘊含的知識經驗。
平時講新課的時候,教師講的有趣味性,就能夠提升學生的興趣。那么在進行復習時,不同層次的學生也會有著不同的反應。成績好的學生會感覺到很枯燥,單調,沒有興趣,因為這部分學生已經掌握了這些知識。而如果題很難,一些成績差的同學也會感覺沒有興趣,因為他們不會做這些題。那么教師在面對這樣的情況時,就需要努力改善這種情況,提高復習的效率。教師上好復習課,不僅僅是為了讓學生復習知識,鞏固知識,它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學到與新課不一樣的知識魅力。
比如說:教師在復習“圖形與變換”的這部分知識的時候,可以用一些好看的圖案來引入課程。這樣就會初步的將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課堂中來,接下來幫助學生理解這些圖形變換的知識,同時也能夠幫助學生回憶以前學過的關于圖形變換的知識。教師為學生提供的一些圖案素材也能夠激發(fā)起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的復習課在學生看來是豐富多彩的。不是像平常一樣題海戰(zhàn)術而造成的枯燥氛圍,在這樣的課堂里,學生能有很大的積極主動性去對教師所進行的課程內容進行消化,并且理解,最后掌握。這樣,教師對于這部分知識的復習目的也就達到了。教師的教學效率也會由此提高,學生的復習效率也會得到很大的提升。
學習知識的目的是為了能夠應用,那么數學復習課也是如此。教師在進行復習的時候,要復習基礎知識以及解題技巧。具體來講,首先要復習數學有關的概念、定理等,其次是需要將這些基礎知識運用到具體的數學題上,那這些即是對知識從局部到整體,從微觀到宏觀等多角度,多層次,全方位的融會貫通。教師需要培養(yǎng)學生的各種能力,那么學生對于這些基礎知識要懂得,也要知道怎樣應用。教師需要把握其中的一個度,掌握關鍵并突出重點。
比如說:教師在對于“平面圖形的周長和面積”進行復習的時候,首先可以幫助學生回憶。引導學生回憶整理平面圖形的周長、面積的一些概念以及計算公式等等。接下來引入一些平面圖形,請同學們計算各種圖形的周長以及面積,教師在這其中幫助學生進行各種的運算。在教師幫助學生對于平面圖形周長、面積的計算公式以及推導過程的理解、掌握之后,讓學生進行多次練習,從而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幫助學生對這部分的知識達到融會貫通目的。
一堂好的數學復習課能幫助學生進行對知識的理解與掌握,能夠幫助學生鞏固知識。同時能夠幫助學生形成與建立自己的認知結構。所以教師在進行復習課的講解時,就需要深入鉆研教材、提高學生興趣以及重視融會貫通,從而提高復習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