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仁娟
井岡山大學附屬醫(yī)院神經內科,江西吉安 343000
腦卒中(CVA)是一種腦血管疾病,該病臨床發(fā)病率較高,具有病情復雜、危害性大的特點,且患者治療后常出現(xiàn)后遺癥,患者通過長時間的康復來改善臨床癥狀[1],在此過程中,給予患者有效的護理措施,否則會降低康復效果,可能導致疾病復發(fā),嚴重影響患者身心健康[2]。近年來,CVA 患者發(fā)病率呈不斷上升趨勢,不僅加大了家庭負擔,在很大程度上也加大了社會負擔[3]。當前,對CVA 患者來說,降低患者致殘率及病死率,保證患者生命安全為治療的關鍵[4]。本研究選取我院收治的CVA 患者84 例,觀察優(yōu)質護理服務的延續(xù)護理對患者康復的影響,現(xiàn)報道如下。
選取2017年9月~2018年11月我院收治的84例CVA 患者,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每組各42 例。對照組中,男28 例,女14 例;年齡49~73 歲,平均(61.88±2.74)歲;病 程3~9 個月,平 均(6.11±1.56)個月。觀察組中,男26 例,女16 例;年齡50~71 歲,平均(61.66±2.31)歲;病程3~8 個月,平均(6.05±1.22)個月。兩組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臨床資料完整者;患者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依從性較好;經我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排除標準:惡性腫瘤者;合并嚴重臟器疾病者。
對照給給予常規(guī)護理,出院時予出院指導,做好回訪工作,了解其恢復情況,給予常規(guī)指導,隨訪3 個月。觀察組給予優(yōu)質護理服務的延續(xù)護理,根據患者實際情況制定不同的護理措施,患者及家屬積極配合相關護理工作。①出院前:對患者進行康復教育培訓,先加深患者對CVA 的認識,使其指導怎樣預防CVA的復發(fā),講解患者出院后康復訓練,并告訴其康復訓練方法。鼓勵患者提出疑問,護理人員詳細的講解,保證患者理解到位,使其意識到康復訓練需要性,提高重視程度。住院前1 d,全面評估患者身體狀況,記錄其心理狀態(tài),根據實際情況制定延續(xù)護理計劃。②患者出院后:定期電話回訪,了解患者在家中情況,提醒注意飲食,以清淡為主,保證飲食均衡。家屬發(fā)揮自身作用,在日常生活中發(fā)揮好監(jiān)督作用,督促按時完成康復運動,提醒患者按時服藥,不能隨意增減劑量,并避免出現(xiàn)漏服情況。③定期回院復診:對其肢體康復情況檢查,根據其恢復情況制定下一步康復運動計劃。如患者出現(xiàn)失語癥狀,可給予口腔肌肉運動、閱讀能力等針對性語言訓練。在疾病長時間影響下,患者精神受到一定的折磨,失去康復信心,甚至出現(xiàn)不良情緒,護理人員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告訴患者康復訓練的優(yōu)勢及效果,增強治療的信心。④上門隨診:評估患者康復鍛煉效果,了解患者所需,對患者存在不足及錯誤地方,給予指導,提出改進意見,向患者普及并發(fā)癥先兆癥狀,家屬觀察患者病情變化,如出現(xiàn)突發(fā)事件,及時到院就診。兩組隨訪3 個月。
觀察指標有神經功能情況、日常生活能力、自我護理能力、護理滿意度。神經功能情況:美國國立衛(wèi)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總分42 分,評分低即神經功能損傷情況輕;日常生活能力:巴塞爾指數(Barthel):共10 項,總分100 分,評分高即日常生活能力好。自我護理能力:自我護理能力測定量表(ESCA),4 個維度,分別為健康知識水平、自護責任感、自我概念、自我護理技能,43 個條目,非常像我4 分,有一些像我3分,沒有意見2 分,有一些不像我1 分,非常不像我0 分,評分高即自我護理能力好;護理滿意度:進行問卷調查,信度系數0.894,問卷回收率100.00%,總分100分,非常滿意(90~100 分)、滿意(60~89 分)、不滿意(0~59分),護理總滿意度=(非常滿意+滿意)例數/總例數×100%。
采用SPSS 20.0 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表示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用率表示,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兩組干預前的NHISS、Barthel 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干預后的NHISS 評分低于干預前,Barthel 評分高于干預前;且觀察組干預后的NHISS 評分低于對照組,Barthel 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1)。
表1 兩組干預前后神經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的比較(分,±s)
表1 兩組干預前后神經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的比較(分,±s)
對照組(n=42)干預前干預后t 值P 值觀察組(n=42)干預前干預后t 值P 值t 干預前組間比較值P 干預前組間比較值t 干預后組間比較值P 干預后組間比較值19.26±2.18 9.63±1.14 25.3688 0.0000 19.37±2.61 5.28±1.38 30.9289 0.0000 0.2096 0.8345 15.7495 0.0000 61.39±10.26 75.29±11.84 5.7498 0.0000 62.82±11.47 86.26±12.71 8.8730 0.0000 0.6022 0.5487 4.0928 0.0001組別 神經功能情況 日常生活能力
兩組干預前的ESCA 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干預后的ESCA 評分高于干預前,且觀察組干預后的ESCA 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2)。
表2 兩組干預前后ESCA 評分的比較(分,±s)
表2 兩組干預前后ESCA 評分的比較(分,±s)
對照組(n=42)干預前干預后t 值P 值觀察組(n=42)干預前干預后t 值P 值t 干預前組間比較值P 干預前組間比較值t 干預后組間比較值P 干預后組間比較值33.44±3.18 38.72±5.30 5.5362 0.0000 33.20±3.23 46.41±4.29 15.9423 0.0000 0.3431 0.7324 7.3089 0.0000 25.76±2.33 30.82±3.41 7.9400 0.0000 25.84±2.01 33.64±2.74 14.8754 0.0000 0.1685 0.8666 4.1778 0.0001 27.11±3.16 32.81±3.26 3.1362 0.0000 27.71±3.26 35.38±3.23 10.7890 0.0000 1.0008 0.3198 3.6293 0.0005 25.81±3.27 31.61±3.62 7.7052 0.0000 25.44±3.11 35.36±3.57 13.6194 0.0000 0.5313 0.5966 4.7800 0.0000組別 健康知識水平自護責任感自我概念自我護理技能
觀察組的護理總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3)。
表3 兩組護理總滿意度的比較[n(%)]
研究表明,我國居民死亡的一個主要原因就是CVA,且發(fā)病率逐年上升,該病也是造成患者殘疾的重要因素[5]。CVA 病因較復雜,認為與人們的生活方式、遺傳、年齡、基礎性疾病等密切聯(lián)系,患者多出現(xiàn)偏癱、失語、肢體麻木等臨床癥狀[6],患者大多數生活無法自理,出院后還需經歷康復周期,康復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護理服務的影響[7]。由此可見,患者出院后護理非常重要的,但臨床一般只在患者住院期提供護理服務,患者出院后并不能得到有效的護理指導[8]。近年來,在護理理念不斷轉變下,逐漸認識到CVA 患者需進行延續(xù)性護理服務[9]。
在CVA 患者康復應用常規(guī)護理,護理人員只能通過電話方式了解患者情況,缺乏跟蹤性,不能準確了解患者康復情況,很難保證不復發(fā),常規(guī)護理在臨床的應用存在一定缺陷[10]。延續(xù)性護理則彌補了常規(guī)護理的不足,能全程監(jiān)控患者生理狀況,提高護理的時效性,全面掌握患者生理及心理狀態(tài),提高護理措施的針對性[11-13]。本研究在CVA 患者康復中應用優(yōu)質護理服務延續(xù)護理,將護理延續(xù)至患者家庭,出院前,向患者及家屬講解有關CVA 的知識,進行康復鍛煉培訓,并根據患者具體情況制定護理方案,提高了解相關康復知識,使其放松心情,在院外依然保持良好精神狀態(tài)。患者出院后,定期電話隨訪,了解患者身體狀況,給予相應指導及合理化的建議,相關注意事項,講解相關飲食管理知識,做好并發(fā)癥預防,使患者保持生活規(guī)律性,保障身心健康,并囑家屬監(jiān)督患者完成康復訓練,平時多給予關心與鼓勵,提高康復效果[14]。患者上門隨訪及定期復診時,要對其健康狀態(tài)及康復鍛煉的成效評估,有利于制定下一步護理計劃。本研究結果顯示,兩組干預前的NHISS、Barthel 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干預后的NHISS 評分低于干預前,Barthel 評分高于干預前,且觀察組干預后的NHISS 評分低于對照組,Barthel 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干預前的ESCA 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干預后的ESCA 評分高于干預前,且觀察組干預后的ESCA 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的護理總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姜穩(wěn)妮等[15]研究表示,觀察組與對照組ESCA 評分高于干預前,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且觀察組干預后的ESCA 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與本研究結果相似。
綜上所述,在CVA 患者康復中應用優(yōu)質護理服務的延續(xù)護理,能改善患者神經功能缺損情況及日常生活能力,提高自我護理能力及護理滿意度,具有應用及推廣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