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裝在紐約
“審美低下”是這兩年討論很多的一個話題。知乎上曾經有一個熱門問題,“就2015年年初而言,國人的審美大體處于一個什么樣的水平?”其中一個答案貼出了從我國城鄉(xiāng)居民的穿衣打扮到中學校服、從室內裝修到單位食堂的幾十張圖片,得到了將近8萬次點贊。從那以后,每年知乎上都有一個類似的問題,只不過把年份從2015年一直換到了2019年,答案也都大同小異,基本上都是對那些低俗審美的不滿和吐槽。
不過說實話,我倒是覺得所謂的“低美感社會”本身其實并不可怕,不必對現在全社會普遍低下的審美水平太過于痛心疾首。因為審美水平是由社會基礎和經濟基礎決定的,審美反映的是一個社會的整體風貌。
在一個農業(yè)人口還占總人口近半,月薪5000以上就已經能傲視95%人口的社會里,強行用中產階級的審美趣味去要求所有人,本身就不太現實。
每個階層都有各自的審美標準,只要是從真實的生活里自然而然地孕育出來的審美,就必然有內在原生的活力。有人喜歡黑白灰的冷淡風格,但同樣也有人喜歡大紅大綠的活潑風格,大家相安無事,我覺得都挺好。當然我不否認審美有高下之分,但這件事急不來。用不了二三十年,當下一代人的整體受教育水平提高,他們的眼界和鑒賞力得到提升,整個社會的審美水平自然也就會有一個大的提升。
所以對于那些隨處可見的俗氣審美,我愿意報以最大限度的包容。因為站在這些俗氣表象背后的是真實的人,每一則土味視頻、每一種淘寶穿搭風格、每一條大花被子,都來自于最真實的生活。
真正應該警惕的不是審美力的匱乏,而是在審美上的懶惰和傲慢。
說懶惰,是因為他們不愿意花功夫去打造能真正深入人心的創(chuàng)意,而是選擇了用偷懶的方式。
說傲慢,是因為它們深知大眾對這種廣告的反感,但仍然深信簡單粗暴的洗腦式廣告能最大限度地達到宣傳效果,因此不惜觸犯眾怒。用心做出來的東西也許不一定有美感,那是能力問題。但真正有美感的東西,一定是用腦用心做出來的,美需要用心經營。比如店招,街頭琳瑯滿目的招牌霓虹原本是亞洲城市的特色風景,生動而有人間煙火氣,好萊塢電影到亞洲拍攝,最愛拍的就是這樣的街景。
但現在很多城市開始流行統(tǒng)一店招,要求同一條街道上的所有店招從字體到顏色都保持高度一致??雌饋硎呛苷R,但它們是不美的,因為它們抹殺掉的恰恰是“用心”。如果一定要做一個選擇,相對于滿大街整齊的店招,我更愿意接受雜亂無序,因為后者哪怕再難看再沒有審美,也是自由生長出來的。
回到開頭的話題,“低美感社會”其實并不可怕,因為社會會自然地進化生長。我希望的是那些掌管審美話語權的人,能夠少一些傲慢和懶惰。
適用主題:真正的美;寬容;自我認同……
學生運用示例一
這個世界不缺乏美,也不缺乏所謂品位,缺乏的是人們對于不同審美的寬容之心。怎樣算是美?怎樣又算是不美?整齊劃一美,還是雜亂無章美?簡約冷清美,還是熱鬧繁復美?纖瘦美,還是豐腴美?我們無法做出一個明確的回答,因為這個世界就是由不同的美所組成的,各式各樣的美將這個世界裝點、填充。
日本知名諧星渡邊直美連續(xù)數年蟬聯日本藝人社交網絡人氣冠軍,200斤的體重讓她在追求纖瘦的日本看起來格格不入。但她從不試圖掩飾自己的身材,也不會為此感到困擾,她大膽地展示著自己,用自信的笑容感染著人們。她坦率地說:“不是因為我胖我才愛自己的,我只愛現在的我自己。”她選擇對自己的寬容和尊重,而不是在時代的大浪中浮沉。
維密公司曾讓擁有細腿和秀發(fā)的模特拍攝內衣廣告,名為“完美身材”;而另一家內衣公司也推出了同名的廣告,只是它選用的模特有胖有瘦,有各式各樣的膚色,有副乳、皺紋。其實,根本就沒有什么完美身材,每個人就是完美身材。這個世界上沒有美麗的標準,就算有,也不過是話語掌權者將自身的喜好企圖粗暴地移植到所有人的身上罷了。
我們對于美的認識不需要一勞永逸式的“標準”收割,而是在生活中自由生長起來的各式審美,這是一個社會的寬容,也是世界的進步所在。
——浙江省新昌中學 求佳洱《審美的寬容》
學生運用示例二:
羅素說,參差多態(tài)才是幸福的本源。所以,我相信是參差多態(tài)的審美才構成了我們這個燦爛多姿的世界。而不同的時代也有著代表其性格特點的不同顏色與追求,這些都會在整個社會的審美中被展現得一覽無余。
很多人說現在的社會審美低下,我們進入了低美感社會,其實這無傷大雅。或雅或俗的審美才能真正反應社會的風貌。社會與個人一樣,有著不斷改變與進步的過程,在不斷與世界上其他文化交流中,審美水平總能跟上社會的腳步。對于審美力匱乏的批判,我們不應將其純粹看作是一種貶低,其實換個角度,它會成為我們不斷提升審美的動力,警惕審美上的懶惰與傲慢。
上海有一條商業(yè)街統(tǒng)一了整條街的店鋪招牌。這樣看上去確實整齊,可卻毫無美感可言,溫暖的煙火氣消失殆盡。大概這就是規(guī)劃者審美的懶惰與傲慢,不詢問他人意見,固執(zhí)地認同自己的審美,卻不知給其他人帶去了視覺上的壓抑。從某種程度上而言,這些看似整齊劃一的事物卻給人們的審美帶來了傷害,讓他們的創(chuàng)新思維逐漸變得懶惰和傲慢。
我們一直覺得雨后的彩虹很美,而彩虹也正是因為擁有七種顏色才顯得美。社會也是因為存在著不同的美才顯得多姿多彩,也正是這種差異才讓我們的審美不斷提升。畢竟,多元化不一定美,但真正的審美一定離不開多元化。
——浙江省新昌中學 張堅熠《七色的彩虹》
(編輯:李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