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智強
格爾木市第三中學
情景導入的方法主要立足于學生日常的經驗和生活經驗的積累,在課堂上以此為基礎,教師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給同學們創(chuàng)造一定的教學情景,設置開放性的問題,讓同學們結合具體的實力,跟上教師講課的節(jié)奏。這樣的課堂導入方法既可以提高學生對生活的觀察程度,又可以讓同學們的自主學習興趣得到激發(fā)。
例如,在《動物的運動》這一部分內容的學習當中,教學內容主要研究的是自然界中的各種動物的運動方法。為了給同學們做好課堂的引入,我先給同學們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如果你是上帝,對著自然界中的動物扔了一種食物,而這種食物自然界的所有的動物都吃,那么動物們在朝著這種食物跑過來的時候是以什么樣的方式呢?這個問題需要同學們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以及在日常生活中通過影視劇、相關資料的了解,而同學們有一定的經驗積累,更能發(fā)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主動地回答問題。有的同學回答到:蛇是滑行而來、老鷹是飛過來、老虎是奔跑過來、蚯蚓是爬過來的等等。這樣的課堂導入方法就呈現(xiàn)出了一個完整的情景,并且教師給同學們提出的問題也能緊扣課堂的主題。除了上面的問題,我還會向同學們提問:動物的運動方式有多少種?讓同學們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交流,更能激發(fā)學生的參與熱情,因為課堂本身就是一個求同存異的交流空間,因此開放性的問題也需要同學們有開放性的答案,對于同學們的回答教師應該盡可能的給予他們肯定的態(tài)度,這樣才能更好的保護學生的獨立思想,保護學生的參與熱情。即便是有一些同學回答的答案出乎意料,也應該對同學們給予鼓勵和贊揚,應該讓同學們感受到充分的尊重。
生物學的小故事也可以有效地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同學們在課堂上注意力更加集中。傳統(tǒng)的生物教學教師只是完成了對知識的灌輸,但是并沒有對學生的學習興趣加以培養(yǎng),所以對學生個人能力的提高并沒有起到非常明顯的作用效果。在課堂上有效的應用故事給同學們進行課堂導入,讓同學們自然而然地被故事的情節(jié)吸引,從而投入到學習的狀態(tài)當中,這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教學方法。
例如《動物的行為》的學習中,同學們可以了解到尤其是對于人來講生物的行為可以分為兩種:先天性行為和后天學習行為。在這一部分內容的教學中,我就以一個故事的形式給同學們進行了課堂導入:首先我給同學們擬定了一個人名,小華?!靶∪A作為眾所周知的人物,又出現(xiàn)在故事當中了?!边@時,同學們會因為聽到這句話哄堂大笑,因為這個名字在同學們的初中生活中非常常見。緊接著,我給同學們講了這樣一個故事:小華養(yǎng)了一只狗,狗先天就有一種領土意識,這只小狗在小華的家里四處撒尿,但是小華作為他的主人肯定是不會認可小狗的這種行為,所以就使用武力來懲罰這只小狗,然后用繩子把小狗拴住了。給同學們講完這個故事之后,我向同學們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如果這只小狗是你們家養(yǎng)的,那么小狗隨處撒尿,你們應該怎樣去教自己家的小狗呢,同學們在課堂上興趣高漲,積極的與師生共同分享自己和小狗之間斗智斗勇的故事。即便是家里沒有養(yǎng)過小狗的同學,也聽得津津有味,這樣一來課堂氛圍就活躍起來了,更容易讓同學們理解先天性行為和后天學習行為的區(qū)別,讓知識變得更加容易理解。
信息技術在初中課堂生物教學中的應用主要體現(xiàn)為多媒體的使用,這種技術手段的使用可以讓課堂形式變得更加豐富,對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有非常顯著的效果。通過多媒體可以給同學們播放一段視頻,一段動畫、一個影片或者是給同學們提供一次解說的這樣視聽結合的方式,更能加強學生的印象和理解,從而在愉悅的氛圍當中實現(xiàn)課堂的導入,為生物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人類活動對生物圈的映像》章節(jié)的學習,課堂導入的環(huán)節(jié)中我給同學們播放了一段影片,這段影片的內容來自《可可西里》,影片的內容主要講述的是動物資源保護的重要性。而且運用多媒體的方法把課堂上沉悶的文字直接變成活躍的畫面,當同學們看到一只又一只的動物死于盜獵者的槍口之下時,這會給同學們的心靈帶來最直接的震撼,這樣的過程對同學們的理解會有更加重要的作用,讓同學們更好的了解生物、敬愛生命,從而把保護動物、保護環(huán)境當成是自己內心的一種需求,這樣的生物教學對提高學生的思想境界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多媒體在此過程當中發(fā)揮的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可以讓知識以更加直觀的方式呈現(xiàn)在同學們的面前,運用多媒體進行課堂導入,也能更好地提高課堂的效率,讓課堂的形式更加豐富。
生物的課程導入應該剪貼學生的生活實際,立足于幫助學生得到發(fā)展的教學前提,以更加真實的情境、更加靈活的形式,更加直擊學生心靈的方法來完成知識的傳授,從而更好地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同學們了解生物、了解生命、敬愛生命、關愛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