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新濤
江西省上饒市廣信區(qū)茶亭中學
在小學教學中開展綜合實踐活動的根本目的是讓學生在實踐的過程中對知識進行有效的探究,從而讓學生將理論知識與實踐活動結合在一起。因為綜合性實踐活動可以有效地將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激發(fā)出來,可以讓學生參與到實踐活動中,并將自身的智慧和創(chuàng)新思維發(fā)揮出來,讓學生的綜合素質、實踐能力得到有效地提高,所以教師要將其的開展重視起來。
學習知識的主要目的是讓學生利用學習到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而在生活性實踐活動中,可以讓學生發(fā)現(xiàn)生活與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可以有效的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可以讓學生的實踐能力得到有效地提高。[1]
在具體的實踐活動中,教師要從學生所熟悉的生活場景入手,借助其將學生的參與興趣激發(fā)發(fā)出來。例如在進行“不斷發(fā)展的通信工具”活動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將學生所熟悉的生活場景引入實踐活動中,或者帶領學生走進生活,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在參加這一活動的時候,學生需要進行仔細地觀察,需要對相關的材料進行收集。通過收集材料,學生可以將通信工具在發(fā)展過程中的類型了解到,可以將通信工具在人類生活中的促進作用了解到,學生的探究興趣也能因此被激發(fā)出來。由此可見,在生活化的綜合性實踐活動中,可以有效地將學生參與活動的熱情、積極性調動起來,可以有效的激發(fā)學生參與活動的興趣,可以讓學生在參與的過程中進行仔細地觀察與收集相關的資料,并通過其讓學生的觀察能力、收集信息風能力得到提高。與此同時,可以有效地讓學生的知識面得到拓展,也可以在潛移默化中讓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發(fā)展。
學生對生動有趣的事物是很感興趣的,所以想要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實踐活動中,教師就需要根據(jù)這一特點,在開展實踐活動的時候注意其的趣味性。[2]在這樣的實踐活動中,學生的思維會一直保持活躍狀態(tài),接受能力和反應能力能大大的提高。
例如在進行“巧妙的構思”的活動的時候,教師要知道,素質教育要求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雖然實踐活動與課堂教學存在一定的差異,但是其也是只有學生參與到活動過程中才能將自己的實踐能力提高的。所以在開展活動的時候,教師要想辦法將學生的注意力集中起來。比如教師可以將多媒體技術利用起來,將一些具有創(chuàng)意的手工作品和美術作品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因為這些作品是具有獨特的創(chuàng)意的,所以可以快速地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并讓學生對活動產生一定的興趣,愿意參與到其中。在這一活動中,有的學生將飲料瓶利用了起來,制作出了漂亮的花瓶;有的學生將各種顏色的豆子粘在了一起,成為了一個小姑娘;有的學生將廢舊材料利用了起來,制作了一個小風車……在這一活動中,學生的奇思妙想都可以通過各種各樣的作品反映出來,而且因為這個活動新奇有趣,所以學生的參與體驗會更加地深刻,也會對實踐活動產生一定的興趣,從而讓學生得到有效的發(fā)展。
綜合性實踐活動的開展的目的是讓學生的綜合素質、實踐能力得到培養(yǎng),而開展綜合性實踐活動的基礎是知識,所以教師要在開展實踐活動的時候結合教材內容。
例如在進行“如何保護環(huán)境”的活動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將多媒體技術利用起來,將環(huán)境遭到污染和破壞的圖片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通過刺激學生的感官讓學生意識到環(huán)境保護是多么的重要。然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對自己的生活環(huán)境進行觀察,讓學生從自己做起,做一個保護環(huán)境的人。并通過自己的行為感染他人,將保護環(huán)境的意識傳達下去。通過這樣的實踐活動,學生的觀察能力和交流能力可以得到有效地提高,學生也可以切實的將環(huán)境對人類的重要性了解到,并將保護環(huán)境的意識樹立起來,從自己做起,將保護環(huán)境這一行為感染到更多的人。由此可見,結合教材內容開展實踐活動,可以讓學生的行為得到理論知識,可以讓學生更加順利的、高效地將實踐活動完成。
綜合性實踐活動的開展是十分重要的,其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實踐能力。上述提供了三種簡單有效地開展綜合性實踐活動的方法:開展實踐活動時結合生活、開展實踐活動時注意趣味性、開展實踐活動時結合教材內容,教師可以將其運用于實踐活動的開展中。只有這樣,實踐活動才能成為學生對知識進行探究的一個橋梁,才能讓學生通過實踐活動加深對知識的了解,才能讓學生的動手能力得到有效地提高,才能讓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實踐能力在潛移默化中得到有效的發(fā)展。而且在這樣的實踐活動中,學生的智慧和創(chuàng)新思維可以充分地發(fā)揮出來,學生也會發(fā)現(xiàn)實踐活動的樂趣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