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永寧
寧夏中衛(wèi)市海原縣興海中學
古詩詞是我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精髓所在,它具有語言凝練、意境優(yōu)美以及內(nèi)涵豐富等的顯著性特點。因此,在高中語文古詩詞教學中,培養(yǎng)和促進學生善于發(fā)現(xiàn)古詩詞之美是擺在所有語文教學工作者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以下,筆者就此展開一番粗淺討論。
由于古詩詞中的語言獨特與風格迥異,給學生們帶來的感覺和體驗也是不盡相同的。因此,教師在具體的古詩詞教學中,應當引導學生們先從語言方面入手,逐漸提高學生們對古詩詞語言的領悟能力,進而幫助學生們形成良好的語言知覺。唯有如此,學生們才能真正地領會到古詩詞中的意境美,才能與作者產(chǎn)生共鳴。比如在杜甫的《詠懷古跡五首》這一古詩詞中:“畫圖省識春風面,環(huán)佩空歸月夜魂”中的“春風”,指的是對王昭君美麗容顏的描述,而春風本是充滿生機與活力的,而通過這樣的描述才能更進一步地體現(xiàn)出王昭君葬身塞外濃厚的悲劇主義色彩。通過提高學生語言領悟能力,挖掘古詩詞意境美,可以促使學生們對古詩詞有更加深入的認識和理解,讓其感受到古詩詞文化中的美感的同時,陶冶學生們的情操。
古詩詞是作者表達自身思想情感的主要途徑之一,在優(yōu)秀的古詩詞當中往往蘊藏著豐富的人生哲理、至上的家國情懷、偉大地理想抱負等等。而這些情感不僅可以形成一種獨具特色的情境美,更可以促進學生正確價值觀念的形成,更對高中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但是,由于高中學生不具備豐富的生活經(jīng)驗和社會經(jīng)驗,其在具體的古詩詞學習的過程中,對于其中蘊含的情境美理解的不夠透徹,阻礙著學生們情感理解能力的形成。因此,教師在具體的古詩詞教學中,可以通過對比的方式促進學生情感理解能力的形成,引導和幫助學生挖掘古詩詞中的情境美。比如在學習王建的“短歌行”這一古詩詞的時候,就可結(jié)合曹操的一首“龜雖壽”展開教學?!岸谈栊小北磉_的是詩人王建求賢若渴和迫切的建功立業(yè)的態(tài)度,而“龜雖壽”則表達的是詩人曹操雖已到暮年之時,但依然有壯心不已的情感。這樣一來,學生們就會明白這兩首詩有很多相似的地方,都在表達著他們至上的家國情懷和偉大地理想抱負。而教師就可以帶領學生們分別對這兩首詩的相似和不同之處進行探究,同化與促進學生情感,幫助學生堅定自己地理想信念,積極主動地學習和進步。
高中語文古詩詞教學中,作者對其中的景色描寫在整首詩歌中發(fā)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比如在學習李白的“獨坐敬亭山”這一古詩詞中,作者僅僅運用了短短的20個字就描繪了群鳥高飛、絕盡蹤影、群山對視的壯觀景象。因此,在具體的教學中,教師應當引導學生通過詩歌中景色的描寫感悟作者當時身處的環(huán)境,并能在腦海中形成有質(zhì)感的環(huán)境畫面。也只有這樣,學生們才能深刻地體會到作者飽嘗人間的酸甜苦辣、看透世態(tài)炎涼的苦楚以及對現(xiàn)實生活的不滿。在比如在學習白居易的“錢塘湖春行”這一古詩詞的時候,由于這首詩也主要是以描寫景色為主,但是作者卻沒有在詩中直接地表達自己內(nèi)心的真實情感,這就需要教師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通過作者對詩歌中景色的描寫,注重學生寄情于景內(nèi)涵,挖掘古詩詞韻律美,體會作者對生活的熱愛和對自然的贊美之情。
在具體高中語文古詩詞教學中,教師不僅要傳授學生學習古詩詞的技巧和方法,還要引導學生可以通過對古詩詞的學習,體會作者的哲學思想和人生態(tài)度,進而不斷促進高中學生思想觀念的成熟。而在這一過程中,可以通過問題的方式引導學生,將學生們帶入古詩詞的境遇中,挖掘古詩詞中的哲思美,逐漸提升自身思想觀念的廣度和深度。比如在學習“蜀道難”這一古詩詞的時候,就可以通過以下問題引導學生們:“當你們在學習或者生活中遇到困難的時候,應當如何去面對?”“是抱怨,還是積極找尋解決的辦法?”“如果真正遇到了無法解決的問題時,你們又是什么樣的想法呢?”接著筆者就鼓勵學生們帶著問題去學習這首詩歌,去思考當作者遇到“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時的想法。這樣的教育方法既能促進學生思想觀念的成熟,又能挖掘古詩詞哲思美,不斷促進學生正確人生價值觀念的形成。
在具體的高中語文古詩詞教學中,教師應當立足于古詩詞的特點和意境,結(jié)合不同的古詩詞展開運用不同的教學方法,促使學生可以從多元的角度理解古詩詞中的美,激發(fā)學生們對古詩詞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與教師積極配合共同完成古詩詞的教與學,逐漸引導學生們品味古詩詞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