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偉/寧夏警官職業(yè)學院
輔導員是開展在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學生在學習生活中的引路人和健康成長的知心朋友。談心談話是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方法。本文主要結合多年實踐經驗,擬從談心談話的角度闡述輔導員工作方法和工作思路,力求闡明輔導員軟實力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作用。
培育高素質警察隊伍的后備軍,是寧夏司法警官學院的首要任務,而作為警官學院的輔導員主要任務是幫助我院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職業(yè)理想信念。為實現(xiàn)強警夢,培養(yǎng)新時代合格警察,輔導員應該具備良好的思想政治素養(yǎng)、樂觀向上的職業(yè)態(tài)度,積極主動地承擔學生工作中繁瑣的任務,時刻育警、塑警的理念,要永遠在路上。
高職院校輔導員還需要了解90后學生之所想,拉近與學生的距離,縮小因為年齡差距而產生的代溝,堅持以“學生為本”,將自己的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真心實意的站在學生的角度上考慮問題,用真誠的態(tài)度解決學生在學習、生活等方面遇到的困惑,幫助他們順利渡過難關。
近年來,學生獨立意識日愈增強,個性突出,并非所有學生都對學院警務化管理的規(guī)章制度表示認同。作為集體教育的有益補充,與學生的談心談話便成為學生教育工作過程中不可或缺的手段。在與學生談心談話之前,我認為首先應做好的是談心前的悉心準備,包括翻查談話對象的個人基本情況、求學經歷、學習成績單、家庭所屬區(qū)域、家庭經濟狀況調查表等,并向周圍同學間接了解談話學生的性格和平時表現(xiàn);其次,觀察學生細節(jié),分析學生存在的問題,恰當時向心理學、教育學專業(yè)教師進行咨詢相關難點,從而為與學生進行良好的溝通打下客觀又堅實的基礎;第三,在談心過程中,應從掌握客觀事實出發(fā),合理運用理性知識和感性談話技巧,逐步引入談心正題,以誠待人。
在談心談話過程中,輔導員應時刻謹記自己的職責所在,時刻保持冷靜的頭腦、清晰的思路,表現(xiàn)出較好的輔導員職業(yè)素養(yǎng)和良好的個人道德修養(yǎng)。如學生管理經常會遇到校園欺凌事件,筆者處理通常會通過談話方式,告知學生事件嚴重性,并批評學生直至哭泣。在其哭泣過程中,筆者則會曉之以情,動之以理,讓其意識到自己的問題,最后轉哭為笑?!耙豢?、一聽、一笑”這個方式,使這件事情得到了很好的解決,同時也不會出現(xiàn)后續(xù)學生給老師告狀等情況。平日與學生相處過程中,要學會察言觀色,隨機應變,針對不同的談話對象,使用不同的談心技巧,用自己獨有的個性魅力和親和力縮小師生之間的心理距離。
我院教師大多都身兼數職,既要進行教學、科研工作,也要進行學管工作。大量繁瑣的事務性工作使輔導員容易出現(xiàn)急躁情緒,把解決學生問題當成了完成任務,這不利于學生問題的有效解決。在信息化時代,學生接受知識從以往的封閉式、單一性轉變到全方位、多元化,學生的價值取向、思維方式、學習途徑都有了很大變化,導致其在學習、生活、交友等方面頻頻受挫,危險性突發(fā)事件日益增多,輔導員的精神壓力也就不斷增大。
經驗是認知的,對實踐具有一定的指導作用。但經驗不是真理,不能一味的套用。近一年來,我作為15級監(jiān)獄管理試點班的輔導員及警察管理系學員大隊長,學生出現(xiàn)的地方就是我的工作地點,從早集合到晚講評,我會及時發(fā)現(xiàn)和糾正學生的一些不文明行為以及出現(xiàn)的問題,晚講評后再進行宿舍檢查,由于每日工作時間較長,從而無暇顧及教育理論和知識的更新,特別是對當今社會熱點問題、社會主流思想、錯誤的價值觀念等不能形成客觀的分析,造成學生思想工作實效性大打折扣。
我院實行警務化管理,但部分輔導員認為我校學生有著一定的自控能力,對自我行為可以完全負責,因而對學生產生盲目的信任,對工作有了“無為而治”的錯誤觀念。每年度的學生工作都是按部就班進行,忽略了輔導員應該緊跟時代潮流,有針對性地深入研究不同年齡段、不同專業(yè)、不同年級的學生特點。一味地采用老思路、老辦法與學生交流談心,只會加重學生對輔導員的不信任感和對其時代觸覺鈍悟性的抵觸感。
職業(yè)態(tài)度決定職業(yè)能力,是擁有良好職業(yè)生涯的重要前提。輔導員工作應當始終不變地堅持以“學生為本”、“一切為了學生”、“立德樹人”的工作理念。如個人認為作為輔導員,就必須深入課堂,深入學生宿舍,了解學生。要想做好工作,就得多查、多轉、多聽、多問,這樣才能提高。面對不同的對象、事件、場合,輔導員需要采取不同的談話方式和處理問題的手段,時刻做到口中有理、手中有寶、心中有則,用務實心、責任心、真誠心,通過和風細雨、細致入微的說服,幫助學生化解心中的種種疑團,讓學生體會到組織的關心和學校的關愛。
輔導員應提高自身使命感,努力學習,在日常工作中,面對日益復雜的國際大環(huán)境和多樣化的學生群體,應始終堅定政治立場,把握政治原則,堅持立德樹人的教育理念,幫助大學生樹立、培養(yǎng)正確的思想政治觀念和道德品質。在涉及到學生獎學金、助學金、班干部選舉等問題時,輔導員一定要秉承公開、公平、公正的工作原則,做到對學生、學校乃至社會負責。對在班級活動中存在抵觸情緒的學生,輔導員應及時了解原因及思想動態(tài),做好細致扎實的談心談話工作,穩(wěn)定學生情緒。
輔導員只有不斷地充實自身文化知識,汲取新鮮理念,才能與學生思維同行,才能及時解決學生在校期間出現(xiàn)的種種問題。筆者認為輔導員應樹立終身學習觀念,及時關注社會熱點,學會使用新鮮詞語、網絡語言。在工作中學習,在學習中工作,適應不斷變化的社會,不斷變化的學生群體。
第一,“微時代”背景下應建立多元化溝通渠道。輔導員既要堅持面對面的與學生談心,又要在此基礎上建立網絡化班級系統(tǒng),如采用QQ群、微信等新媒體,隨時關注學生思想動態(tài)。與此同時輔導員可開設大學城空間,設立師生交流信箱,增加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真正做學生的知心朋友和領路人。
第二,重視學生主體地位,加強關注特殊群體學生。作為一名輔導員,我認為應重點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人格,培養(yǎng)學生遇到困難首先自己想辦法解決的思維方式。引導學生在個人不能解決問題時,再去尋找老師、朋友的幫助。對部分特殊群體學生,如經濟困難、學業(yè)困難、心理障礙、網癮等特殊的學生群體,輔導員可采取搭建“微心愿”幫扶平臺,利用心愿墻或者微信公眾號話題討論等形式,讓學生將內心的想法表露出來,從而舒緩特殊群體學生的情緒。
首先,通過實踐養(yǎng)成健康的人格魅力。《論語》有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輔導員對自身需要進行查缺補漏,不斷提高自身修養(yǎng),培養(yǎng)良好的人格魅力,以身作則,用廣博的學識、精湛的溝通技巧、多方面的才藝和剛柔并濟的個性關愛學生,以特有的親和力走進學生,幫助學生,培養(yǎng)學生。
其次,通過實踐提高自身業(yè)務素質,勇于繼承和創(chuàng)新。作為一名輔導員,一言一行都對大學生起到了潛移默化的作用。尤其是良好的道德品行對學生起到的正面影響是受用不盡的。只有具備良好的組織能力、協(xié)調能力、語言溝通能力,才能走進學生內心,想學生之所想,做學生之想做。
最后,通過實踐提高團隊意識和交往能力。良好的人際關系不僅可以使輔導員在同事之間有效地得到相互交流、學習,也可以使輔導員在與學生談心談話中讓學生在談話過程中打開心扉、拋開顧慮,避免了單向灌輸式與強硬式談話產生的不良后果。
總而言之,在大力倡導素質教育的今天,做好與學生談心談話工作是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方式之一。掌握好這項藝術和技巧,不僅可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率,同時要秉承我院“忠誠、責任、奮斗”的學院精神,為寧夏乃至全國培養(yǎng)出具有良好職業(yè)素養(yǎng)與過硬專業(yè)素質的警察隊伍奠定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