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大為
沛縣梆子劇團
沛縣嗩吶歷史悠久,據史料載:漢初開國大將周勃就是民間吹鼓手。時至今日,蘇北徐州沛縣一帶嗩吶演奏仍異?;鸨?,百姓喜聞樂見。多年來,沛縣注重民間嗩吶的挖掘、傳承和保護,尤其重視創(chuàng)新,由作曲家孟憲同老師創(chuàng)作的嗩吶曲《蘇北風情》《淮海鄉(xiāng)音》《歡天喜地奔小康》《鄉(xiāng)野晨曲》《鼓樂鏗鏘慶金秋》等多次獲省級以上獎勵,沛縣是遠近聞名的嗩吶之鄉(xiāng)。
早在上世紀五十年代,徐州一帶嗩吶名家為:三“二”一“爭”,即:沛縣張寨的陳二、銅山黃集的蔡二、肖縣的秦二及小名叫“爭”的民間嗩吶藝人,我祖父就是沛縣張寨的(陳二)陳玉勝。我自幼隨父親學嗩吶,作為“非遺”傳承人,我現供職于沛縣梆子劇團。近年來,我多次參加省、市組織的文藝賽事和交流演出活動,在徐州市第一屆、第二屆嗩吶大賽中連獲金獎;2016年江蘇省第十二屆“五星工程獎”決賽獲金獎;2016年5月我參加了江蘇省非遺精品展演月“吳韻漢風 精彩江蘇”開幕式演出;2016年12月我參加了由國家文化部主辦、江蘇省文化廳承辦的第七屆尼泊爾中國節(jié)演出;2017年參加文化部“春雨工程”大舞臺,江蘇文化自愿者甘南行文藝演出;2018年7月參加中國大陸、香港首屆文化旅游節(jié),演奏的嗩吶《百鳥朝鳳》獲特等獎。多年來我潛心專研、刻苦練習,較熟練的掌握了嗩吶的“吹奏”和“咔奏”技巧,并在實際演奏中巧妙運用,收到較好的藝術效果。
“吹奏”是民間嗩吶的主要表現形式,分文吹和武吹。文吹是指在笙、笛、管、弦的伴奏下吹奏一些傳統(tǒng)曲牌、歌曲和戲曲。
武吹也叫花吹,是指帶有一定表演成分的吹奏。以滿足觀眾聽覺和視覺上的需求 。我祖父吹奏的“火燒葡萄架”就融進了表演,如:吃紙條、吹旗桿等,極受百姓喜歡,在當地很有名氣。
嗩吶演奏技巧主要表現在“氣息”和“指法”上。“氣息”又分為呼吸、口風和舌頭功夫三部分,其中最難的就是循環(huán)換氣,也就是人們常說的老牛大憋氣,因此老牛大憋氣功夫的深淺體現演奏者的水平,當然,抬指高低是否合理、哨片的選材削制等,也是嗩吶吹奏不可忽視的技巧和技術。
在沛縣,嗩吶班藝人為了招攬更多的生意,或者說不斷擴大自己嗩吶班的影響力,除了掌握一些常用技法外,還創(chuàng)用諸多特色技法。如:(1)鼓腮式強奏,即充分鼓起雙腮,以擴充口腔空間,同時加大氣流量,奏出飽滿、強有力的聲音,此技法多用于中低音區(qū)。(2)超低音,即通過氣息控制,口型變化,吹出比筒音還要低小二度音。(3)喉沙音,即吹奏時,聲帶亦發(fā)音,形成人聲、嗩吶聲混合音色。(4)唇壓音,即通過嘴唇抿壓哨片使嗩吶發(fā)出揉音效果。(5)臂顫音,即通過臂部抖動使嗩吶發(fā)出潺潺微微的音響效果。在省文化廳組織的文化交流演出中,我在演奏《百鳥朝鳳》時就運用了上述技巧,受到香港和尼泊爾觀眾的贊許。
在沛縣,無論城鎮(zhèn)鄉(xiāng)村、大街小巷,到處都有職業(yè)、半職業(yè)或自娛性質的嗩吶手。在如此普及廣泛的基礎上,沛縣的嗩吶逐漸形成了自己鮮明獨特的地方風格。
“咔奏”又稱咔戲,主要是模仿地方戲曲的經典唱段及折子戲選場,是定點坐場娛樂性演奏。在農村,人們愛聽嗩吶,同時又非常喜歡聽戲曲,因而逢年過節(jié),成集建會,拜廟祭主和農閑時節(jié),有著聽戲的傳統(tǒng)習慣。過去嗩吶班里沒有專職演唱藝人,為了滿足聽眾既要聽嗩吶又想聽戲的需要,民間藝人運用嗩吶、管子等樂器,結合自身喉嚨“悶腔”學唱,使樂器聲和人聲同時發(fā)音,形成共鳴,去模仿聽眾耳熟能詳、喜聞樂見的名劇名段,久而久之,人們便把這種又吹又唱的嗩吶演奏形式稱之為“咔戲”。
“咔戲”一般伴隨著嗩吶班在農村的紅白喜事上作現場表演?!斑菓颉迸c正常吹嗩吶是有區(qū)別的,正常吹嗩吶可在行進中吹奏,又可坐下來定點演奏,而“咔戲”多為坐場定點演奏,很少在行進中演奏。
咔戲的主要演奏形式,是運用“哨葫蘆”和“笛碗”,連吹帶唱地模仿某一經典戲曲唱腔,或某一精彩戲曲唱段。其它樂器則充當戲曲樂隊,為卡戲者作“包托襯補”的伴奏。咔戲者帶領其他演奏者盡最大能力地去表現、再現某一戲曲的演唱情景,表現角色的對白對唱,以達到活靈活現、淋漓盡致、以假亂真的模仿,所以深受廣大群眾的喜愛。我祖父陳玉勝曾供職于沛縣梆子劇團,精通梆子戲各行當的唱腔,他的咔戲在五十年代初由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灌制過唱片。
咔戲的主要演奏技巧是吹奏者運用嗓音和氣息的控制,使人嗓子和樂器同時發(fā)音,也稱“悶腔”、“把攥子”,使人的唱和樂器的吹形成一體,從而惟妙惟肖地模仿各種唱腔或動物鳴叫聲。咔戲的最高境界是“以假亂真”。沛縣盲藝人甄成行曾在某鄉(xiāng)村演奏《百鳥朝鳳》時模仿雞叫,引得全村公雞爭相啼叫。咔戲既需要吹又需要唱,因此演奏者嗓音好壞直接影響咔戲水平,沛縣云鴿嗩吶學校韓宗根老師嗓子好,加上他對戲曲的感悟,因而他的咔戲藝術已成為看家絕活。
以上是我對沛縣嗩吶“吹奏”和“咔奏”的點滴體會,錯誤難免,請專家和同行們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