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被誤讀的河東獅吼

        2020-11-19 06:24:27周俊芳
        黃河 2020年3期
        關鍵詞:河東獅吼河東黃州

        周俊芳

        去歲末,看了同鄉(xiāng)作家王西蘭長篇文化散文《大唐蒲東》,內心有一種沖動,想寫一點與故鄉(xiāng)河東有關的文字。雖然少小離家,很多印記只存于記憶,但片段性的畫面和感悟,連綴起來,竟然有很多感動的瞬間。

        庚子早春,疫情突襲,楚地告急,千愁萬緒。去年國慶去武漢小住,風景宜人,美食薈萃,怡然自得,樂而忘返;11 月,《黃河》雜志與湖北《長江文藝》合作,舉辦兩地作家對話、晉南采風活動,我有幸全程跟隨,留下諸多美好回憶……

        相隔一千公里的晉鄂兩地,分屬黃河、長江流域,文化有異,風俗有別,但在歷史的長河中,總有一些千絲萬縷的聯系,總有一些發(fā)現令人神思遐想。

        ——題記

        眾所周知,河東獅吼的典故,與北宋大文豪蘇東坡有關。且故事的發(fā)生地,并非黃河之畔的河東,而是長江邊上的湖北武漢。

        河東獅吼,字面意思好理解,就是像“河東獅”一般吼叫,本意是指如佛家瑞獸獅子般威嚴、聲振寰宇。后來被一點點曲解、誤讀,引申為妻子兇悍驕縱,如醋壇子,丈夫“妻管嚴”“季常癖”。

        這是一個被誤讀的典故,也是一個美麗的邂逅。這是河東的“污點”,亦是河東的幸運。

        歷史上的河東

        河東,大而言之代指山西,因在黃河東邊而得名。顧炎武《日知錄》第三十一卷稱:“河東、山西一地也,唐之京師在關中,而其東則河,故謂之河東;元之京師在薊門,而其西則山,故謂之山西,各自其畿甸之所近而言之也。 ”

        具體來講,河東指河東郡地。秦初,公元前221年置郡,治所在安邑(今夏縣),轄地即晉南一帶,包括現在的臨汾市和運城市。此區(qū)域在先秦、秦漢史中地位較為重要。歷史學家毛漢光說:“以西漢而論,京師設在長安,有京兆、馮翊、扶風,是謂三輔;河東、河內、河南,是謂三河;又有弘農,皆司隸校尉所察。以東漢而論,京師設在洛陽,河東更為重要,七郡亦屬司隸管轄。如果以全國疆域而言,中古時期的長安地區(qū)、洛陽地區(qū)與河東地區(qū),似乎構成一個心臟地帶。 ”足見,河東之地的地理和歷史地位都相當重要,是中華民族的發(fā)源地,是華夏文明的搖籃。傳說中“堯都平陽,舜都蒲坂,禹都安邑”,都在這塊土地上。

        東晉,河東郡移治蒲坂,今山西永濟,轄地包括現運城市一帶。唐朝設河東道,又設河東節(jié)度使,道治在蒲州(今永濟)。宋朝有河東路,治所在并州(今太原),其時轄地北以內長城為限,而兼有今陜西東北角。金元時期分河東南路、河東北路。

        河東是因何與“河東獅吼”聯系在一起,一個發(fā)生在楚地的故事,為何讓河東“揚名立萬”?這要從蘇軾何以被叫蘇東坡講起。

        河東獅吼典故

        《現代漢語詞典》對河東獅吼一詞解釋:比喻嫉妒而潑悍的妻子發(fā)怒撒潑(語本宋代洪邁《容齋三筆·陳季常》所引蘇軾詩“忽聞河東獅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

        河東獅吼,比喻婦人善妒兇悍。女人善妒并不稀奇,自古有之。唐朝大臣房玄齡懼內,李世民出面,房妻不為所動,端起“鴆酒”一飲而盡,“鴆酒”實為山西人酷愛的老陳醋。 “醋壇子”的典故由此而來。從“醋壇子”到河東獅吼,女人從拈酸吃醋,發(fā)展為撒潑打滾,也是非常奇葩的個例。前者是因皇帝大臣而流傳開來,后者是因蘇軾的詩句而得以傳播,人盡皆知。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蘇軾,是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畫家,是宋代文學最高成就的代表。字子瞻,又字和仲,號東坡居士。這個號要從他被貶謫黃州說起。黃州,即現在的湖北武漢黃岡,那一年,蘇軾已經44歲。

        人到中年,才情橫溢,正是志得意滿的好年華。元豐二年(1079 年)年初夏,蘇軾初到浙江湖州知府任上,按照慣例給皇帝寫《湖州謝上表》謝恩,不料被御史臺抓住小辮子,新黨痛下殺手,制造了莫須有的“烏臺詩案”。烏臺就是指御史臺。

        宋代的文字獄較多,諸如奏邸之獄、烏臺詩案、同文館之獄、車蓋亭詩案、胡銓奏疏案、李光《小史》案、《江湖集》等。這個“烏臺詩案”算是其中較大的一案,牽連甚廣,與蘇軾有詩文往來而受株連官員有張方平、王詵、司馬光和蘇轍等二十余人。但營救者也眾多,就連已經卸任的政敵王安石也出面, 向皇帝求情……王安石在宋神宗那兒的面子夠大,皇帝想實現變革新政,王安石是他的得力干將。雖已辭職歸隱,但情分還在。

        而蘇軾,簡直是晴天兜頭一盆水,生死一線,嚇得一貫鎮(zhèn)定灑脫的他,在上京途中,幾乎要投江自盡,實在是不忍心牽連弟弟蘇轍,才硬著頭皮赴御史臺受審……這蘇家兩兄弟,一個瀟灑有趣,一個沉穩(wěn)謙恭,性格迥異,志趣有別,但文采卓然,且兄弟情深,令人艷羨。

        入獄4個多月,蘇軾終躲過一劫。說到底,神宗皇帝還算明事理,蘇軾才名在外,終是不忍。當年臘月二十八,蘇軾出獄,被降職為黃州團練副使, 令御史臺差人轉押前去……元豐三年(1080 年)正月初一,他帶著兒子蘇邁匆匆上路,趕往貶謫地黃州。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這首王安石的《元日》,是他初拜相時,雄心勃勃,期待萬象更新的詩句。很難想象,蘇軾在萬家燈火,爆竹聲中,驚魂未定,帶著多少悵惘,多少無奈,離開喧鬧繁華的東京汴梁,逃往不知名的荒涼小鎮(zhèn)。

        團練副使相當于民間自衛(wèi)隊副隊長。蘇軾在湖州任知府,是古代地方行政區(qū)域“府”的最高長官,相當于現在地級市市長。在湖州之前,蘇軾在杭州任通判,相當于知州副職,有直接向皇帝報告的權力。任密州太守、徐州太守,都是一方主政的父母官。而被貶黃州,那是相當于一擼到底,就剩下一個可有可無的虛職——檢校官。

        “他很疲倦,他很狼狽,出汴梁、過河南、渡淮河、進湖北、抵黃州,蕭條的黃州沒有給他預備任何住所, 他只得在一所寺廟中住下。 ”余秋雨這樣描述蘇軾一路風塵而來。當時的黃岡只是長江邊上的一個小鎮(zhèn)。

        “……逐客不妨員外置,詩人例作水曹郎。只慚無補絲毫事,尚費官家壓酒囊。”蘇軾在《初到黃州》中,自嘲不過是個被貶謫的員外(定額以外的官員),“檢校官例折支,多得退酒袋”,宋代官俸一部分用實物來抵數,叫折支。檢校官的“折支”,多用官府中釀酒用剩的酒袋來抵數。

        蘇軾一路奔波,正月二十至岐亭,二月初一至黃州寓居定惠院,隨僧蔬食。此詩作于初抵黃州時。

        職位低微,生活困頓,連個落腳的地方都沒有,只能暫時落腳一家禪院,更覺冷寂凄涼。縱有滿腹才華,也只能寄情“魚美”“筍香”,聊以自慰。

        “他擦一把臉,喘一口氣,四周一片靜寂,連一個朋友也沒有,他閉上眼睛搖了搖頭。他不知道,此時此刻,他完成了一次永載史冊的文化突圍。黃州,注定要與這位傷痕累累的突圍者進行一場繼往開來的壯麗對話。”余秋雨這般描述蘇軾的心境。是的,孤獨,荒涼,注定是詩作最好的催化劑。

        蘇軾是個達觀而有趣的人,他有本事將枯燥的日子過得有滋有味,給無聊的歲月鑲上絢麗多彩的金邊。天無絕人之路,在老朋友馬正卿疏通下, 他弄到黃州城東一塊坡地——荒廢多時的舊營房?;磉_如他,如獲至寶,與家人一起動手,拓荒種田,建屋修舍。還將一間草房壁上繪上雪景,取名“東坡雪堂”,并自號“東坡居士”。

        在此人生低潮,生活和精神上的雙重打擊,使他的心態(tài)發(fā)生了根本性的轉變。蘇軾開始冷靜思索,潛心創(chuàng)作,成為其一生的重大轉折點。在黃州,蘇軾所作二賦一詞,即《赤壁賦》《后赤壁賦》《念奴嬌·大江東去》,都是千古名作,是他文學創(chuàng)作的高峰。

        失之東隅,得之桑榆。官場失意,詩作斐然,可見人生起伏,并非壞事。若沒有幾番跌落,多少文人注定安逸平庸。 “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遇到雨又如何?沒有傘又如何?春風料峭有些冷,又如何?無論風雨,無論天晴,一樣灑脫,信步而行,照樣過好我的生活。

        蘇軾躬耕黃州,不以為苦,內心澎湃,躊躇滿志,寫下多篇流傳千古的佳詩美詞,“東坡學士”大名不脛而走,擁躉者眾。

        其中一個人不得不說。是的,就是“河東獅吼”典故中,“亦可憐”的龍丘居士。陳慥,字季常,當時隱居在黃州龍丘?!肚逡唤y(tǒng)志·黃州府一》:龍丘“在黃岡縣北一百二十里。宋陳慥居此,以地為號”。龍丘,即現在的武漢市新洲區(qū)三店街。

        陳慥的父親陳希亮,行伍出身,為人耿介,做事嚴苛。陳慥在家行四,作為官二代,他豪俠、好酒、狂放傲世,視榮華富貴為糞土?!坝嘀喚佑邳S,過岐亭,適見焉。曰:嗚呼!此吾故人陳慥季常也。何為而在此? ”在《方山子傳》中,蘇軾詳盡敘述了他與陳慥“他鄉(xiāng)遇故知”的情形,并記錄了人們稱呼陳慥為“方山子”的緣由:“見其所著帽,方聳而高,曰:此豈古方山冠之遺像乎?因謂之‘方山子’。 ”

        這篇創(chuàng)作于元豐四年(1081 年)的散文,雖沒有明白寫陳慥真名和籍貫等,但兩人過往甚密,脾性相投,據蘇軾自己統(tǒng)計,在黃州4 年,他“三往見季常,季常七來見余,蓋相從百余日也”。從文中,可以看出蘇軾對“方山子”陳慥特立獨行性格和人生取向的贊賞。

        岐亭,宋時黃州的鎮(zhèn)名,在今湖北麻城縣西南。蘇軾《岐亭五首敘》:“元豐三年正月,余始謫黃州,至歧亭北二十五里,山上有白馬青蓋來迎者,則余故人陳慥季常也。為留五日,賦詩一篇而去。 ”得知蘇軾被放逐黃州,陳慥親自相迎,并將其接到家中住了5天。這樣的友誼并非尋常好友可比,乃知己也。

        蘇軾決然沒有想到,因為自己的幾句詩,讓好友落下個“妻管嚴”的名聲,成為男人諱莫如深的“季常癖”。

        南宋有個叫洪邁的人,在《容齋三筆》中寫了一篇《陳季?!罚涗涥悜V其人其事,其中寫他與蘇軾的交往。

        “陳慥,字季常,公弼之子,居于黃州之岐亭,自稱‘龍丘先生’,又曰‘方山子’。好賓客,喜畜聲妓,然其妻柳氏絕兇妒……”陳慥妻子柳氏暴躁威嚴,很有膽氣。見到陳慥找來歌妓,與友人縱情高歌,徹夜歡愉,就不太高興,拿著一根棍子,敲墻抗議……蘇軾與陳慥論佛談空,酒色歌舞,興趣盎然,卻被這樣的嘈雜之聲頻頻打斷。相視而笑,既無奈又索然。一貫桀驁不馴的陳慥,不肯為官入仕,不肯被錢財所束縛,不肯低眉折腰事權貴。本是隱居山野檻外人,但不想卻有個“河東獅”鎮(zhèn)宅。于是,蘇軾賦詩戲謔:

        龍丘居士亦可憐,談空說有夜不眠。

        忽聞河東獅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

        蘇軾本意只是發(fā)牢騷,調侃一下老友,不料“蘇子文章天下聞”,陳慥自此“臭”名遠揚。

        以洪邁的理解,“河東獅子,指柳氏也”。且列舉了蘇軾和黃庭堅的書信,證明“柳氏之妒名,固彰著于外?!绷仙贫蕛春罚l(fā)起怒來如同“獅子吼”。于是,陳慥就成了怕老婆的典型,世人以“季常癖”代指如陳慥一般怕老婆的“妻管嚴”。

        此后,河東獅吼的典故,便以這樣的版本流傳開來。

        明梅鼎祚《玉合記·砥節(jié)》:“吼動河東獅子,驚回海底鷗兒。 ”

        明無名氏《四賢記·挑斗》:“鷺鷥行狀黃昏后,也曾聞河東獅吼。 ”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無奈瞿老爺一來怕有玷官箴,二來怕河東獅吼,足足坐了一夜。 ”

        《紅樓夢》第七十九回,回目“薛文龍悔娶河東獅賈迎春誤嫁中山狼”。春秋時期,中山國曾是晉國屬地,中山狼的典故與晉國大夫趙簡子有關;而河東獅吼的典故既非發(fā)生在河東,也與河東人的關系并不大。

        柳氏郡望在河東

        陳慥祖籍眉州(今四川眉山),與蘇軾是同鄉(xiāng),其妻柳氏也是四川人。但蘇軾因何以河東代柳氏?

        這是因為河東是柳氏的郡望,且河東柳氏天下聞名。在北朝時,河東柳氏以門閥士族,與河東裴氏、河東薛氏并稱“河東三著姓”,屬于關中郡姓。杜甫有詩《可嘆》,便有一句:“河東女兒身姓柳”。唐宋時期,凡說姓柳,都會想到其郡望河東。

        郡望是郡與望的合稱。郡是行政區(qū)劃,望是名門望族??ねB用,即表示某一地域范圍的名門大族。例如“天水一朝”乃趙宋一朝的代稱。《宋史》卷六十五:“天水,國之姓望也。”天下趙姓,皆出于天水。天水現有“天水堂”,為趙姓祭祖之地。

        魯迅在《阿Q 正傳》序言中說:“倘他姓趙,則據現在好稱郡望的老例,可以照《郡名百家姓》上的注解,說是隴西天水人也,但可惜這姓是不甚可靠的,因此籍貫也就有些決不定。 ”

        在中國古代,“姓”是一種徽號,同一個姓,代表著一個血統(tǒng)的強大族群。 《元和姓纂》所記,秦滅六國,柳氏遷于河東郡。秦末,柳安居于解縣,為河東柳氏始祖。故后世子孫以解縣為故里,稱河東郡解縣人。漢晉之際,為地方豪族,永嘉之亂,衣冠南渡。

        西晉末年的永嘉之亂,也稱“八王之亂”,導致南北朝的“五胡十六國”時代。中原士族紛紛舉家避亂,在南方落地生根,史稱“衣冠南渡”。在中國歷史上,先后有三次衣冠南渡的大遷徙:西晉末五胡亂華、唐中后期“安史之亂”和北宋靖康之恥。

        從春秋戰(zhàn)國時的柳下惠、柳莊,到南北朝時的柳僧習、柳惲,河東柳氏一脈不僅人丁興旺,品德高潔,受世人敬仰。到唐朝,河東柳氏作為“關隴集團”一個有勢力的家族,在朝廷地位顯赫。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就是河東柳氏后人,世人稱“柳河東”“河東先生”,著有三十卷《柳河東集》。祖上世代為官,七世祖柳慶為北魏侍中,封濟陰公。柳宗元的堂高伯祖柳奭曾官居宰相,曾祖父柳從裕、祖父柳察躬都做過縣令。

        這位生于長安,長于京城的世家子弟,生于亂世,沒落貴族。他一生在祖籍河東生活的時間極其短暫。安史之亂時,柳鎮(zhèn)曾將家人送到故鄉(xiāng),避隱于王屋山。這是柳宗元與家鄉(xiāng)一段近距離的接觸。

        建中四年(783 年),為避戰(zhàn)亂,母親帶著柳宗元和兩個妹妹,歷經千辛萬險,輾轉來到柳鎮(zhèn)任所湖北夏口。當時柳鎮(zhèn)只是鄂、岳、沔三州觀察防御使李兼的幕僚,李兼是柳宗元成年后所娶的妻子楊氏的外祖父。

        夏口,古鎮(zhèn)名。因在夏水(漢水下游的古稱)注入長江處,由于漢水自沔陽(今湖北省仙桃市)以下古稱夏水,故稱夏口。即今湖北武漢三鎮(zhèn)之一的武昌。

        柳鎮(zhèn)一家團聚,雖然生活并不富裕,好在平靜安逸。但好日子并不長久。唐德宗興元元年(784 年),淮西節(jié)度使李希烈叛亂,把軍隊帶到湖北,夏口成為戰(zhàn)場。柳鎮(zhèn)帶著兒子再次搬家,年僅12 歲的柳宗元,再次親歷了藩鎮(zhèn)割據的戰(zhàn)火。

        父親柳鎮(zhèn)信奉傳統(tǒng)儒學,教導柳宗元積極入世的人生態(tài)度和剛正不阿的品格;母親是虔誠的佛教徒,在言傳身教和學識方面,給予柳宗元儒學和佛學的雙重影響。

        柳宗元20 歲進士及第,入仕為官,勵精圖治,積極改革,與王叔文、王伾等進行“永貞革新”,以改變黑暗的政治和混亂的時局。

        他與韓愈共同倡導唐代古文運動,并稱為“韓柳”;與劉禹錫并稱“劉柳”,與王維、孟浩然、韋應物并稱“王孟韋柳”。

        寫下千古絕唱《陋室銘》的劉禹錫,與柳宗元同榜進士及第,算是同窗。后來當了監(jiān)察御史,與韓愈、柳宗元同在御史臺任職,三人結為好友,過從甚密。

        《新唐書·柳宗元傳》中有記載:元和十年,徙柳州刺史。時劉禹錫得播州,宗元曰:“播非人所居,而禹錫親在堂,吾不忍其窮,無辭以白其大人,如不往,便為母子永訣?!奔淳咦嘤粤菔趧⒂礤a而自往播。會大臣亦為劉禹錫請,因改連州。就是講,柳宗元當時要任廣西柳州刺史,得知朗州司馬劉禹錫被移作播州(今貴州遵義)刺史,他不忍讓劉家母子分離,起草奏章,請求把柳州授給劉禹錫,自己卻到播州上任。恰巧裴度也奏請照顧劉禹錫母子,于是,劉禹錫最終改授連州(今廣東連縣)刺史……

        同年3月,柳宗元從長安出發(fā)赴柳州。 4年后,在裴度的斡旋下,宋憲宗召柳宗元回京。遺憾的是,詔書還未到,47歲的柳宗元就病逝于柳州,只留下“柳柳州”的稱謂。

        柳宗元是位干才,為官一任總有作為,深受百姓愛戴。他一生多次被貶,但并沒有消極頹廢,而是著書立說,對哲學、政治、歷史、文學等都做了研究。特別是留下一筆思想財富:統(tǒng)合儒釋。其人生經歷與蘇軾不謀而合,真正的強者,不是一帆風順,而是處于逆境,別人會失去信心勇氣,而他卻越挫越勇,朝著自己的目標攀登。

        蘇軾的黃岡赤壁

        對,就是那個砸缸救人的司馬光。砸缸之舉很具有打破傳統(tǒng)的思維,令人詫異的是,他在那場政治斗爭中,是保守派。

        這個生于河東夏縣的司馬光,字君實,號迂叟,因家鄉(xiāng)有涑水河環(huán)繞,世稱涑水先生。

        涑水,發(fā)源于山西省絳縣橫嶺關陳村峪。《水經注》:“涑水出河東聞喜縣東山黍葭谷?!弊⒃唬骸颁乘?,俗謂之華谷,至周陽與洮水合,水源東出清野山,世人以為清襄山也。”涑水河向西南流經山西聞喜、夏縣、運城市區(qū)、臨猗至永濟伍姓湖,最終匯入黃河。

        伍姓湖距離永濟市市區(qū)2 公里,是山西最大的淡水湖泊,重要的濕地保護區(qū)。伍姓湖,聽其名字就好奇,哪五姓?是的,這里源于舜帝后裔五大姓氏——虞、姚、陳、胡、田居于湖邊而得名。伍姓湖位于中條山北麓,又名張揚池,是古文化發(fā)源地之一,在《水經注·涑水》中就有張揚澤,“……西陂即張揚澤也,西北去蒲坂一十五里,東西二十里,南北四五里,冬夏積水,時有盈耗也。 ”

        流入伍姓湖的,還有一條涑水河的支流姚暹渠,隋大業(yè)年間都鹽吏姚暹為保護鹽池重修而得名。河東鹽池,又叫解鹽。有著4000年的歷史,是我國最古老的鹽池之一。傳說舜帝時,夏天人們就采撈水池結晶的鹽。

        祖居解池之濱的柳宗元,在《晉問》中描繪墾畦引水曬鹽的景象:“溝塍畔畹,交錯輪群,若稼若圃,漁兮鱗鱗,邐彌紛屬,不知其根?!蓖瑯由钤邴}池之畔的,還有一個被尊為武圣的關羽。

        關羽與劉備、張飛桃園三結義,又深受曹操厚待。在后來奠定三國鼎立的赤壁之戰(zhàn)中,關羽功不可沒。東漢建安十三年(208年),劉備投靠劉表,屯兵新野。曹操率領大軍南下,劉備南逃,遣關羽乘數百艘船駛向江陵(今湖北荊州)會合。劉備走到當陽(今湖北宜昌)長坂坡,被曹軍追至,幸而關羽駛至漢津(今湖北荊門),遂一同乘船至夏口……

        赤壁之戰(zhàn)后,吳自建業(yè)(今南京市)移治于鄂(今鄂州市),改鄂縣名武昌,設武昌郡。公元223年,孫權在蛇山東北近江處筑城,因隔江面對夏水(漢水)入江口而取名夏口城。此城為武漢市區(qū)內第一座有明確紀年的古城,今武昌城的前身。

        有句歇后語“劉備借荊州——有借無還”,說的就是劉備“借”到荊州后,關羽長期鎮(zhèn)守,不肯歸還東吳。荊州是關羽一生事業(yè)的頂點,也是他“大意失荊州”“敗走麥城”的滑鐵盧。禍兮福兮,關羽死后被民間尊為“關公”、美髯公,不斷神話,及至武圣。

        “生子當如孫仲謀”的孫權,“青梅煮酒論英雄”的曹操、劉備,既生瑜何生亮的周瑜、諸葛亮,更不要提三國五虎將當中的張飛、趙云、馬超、黃忠……在歷史的長河中,都沒有贏得關公那樣的聲望。

        位于運城市解州鎮(zhèn)的關帝廟,建于隋開皇九年(公元589年),是我國現存最早、規(guī)模最大、建制最高、保存最完整的關帝廟宇,被譽為“武廟之冠”。

        北宋時曾兩度對解州關帝廟大興土木。第一次是宋大中祥符年間(1008年—1016年)重建,是歷代帝王首次敕建關帝廟,所以“殿皆石柱,雕龍飛騰,廟貌宏麗甲于天下”。第二次是元祐七年(1092年)知州張杲之重修。可以想到,從三國到宋朝,關羽的名氣與日俱增,從一員戰(zhàn)將被神化為軍神。

        蘇軾《東坡志林·懷古》中寫道:王彭嘗曰:“涂巷中小兒薄劣,其家所厭苦,輒與錢,令聚坐聽說古話。至說三國事,聞劉玄德敗,頻蹙眉,有出涕者;聞曹操敗,即喜唱快。 ”講的是蘇軾在陜西鳳翔做官時,聽一個長期在西夏前線擔任軍職的王彭說,宋軍奉關公為“軍神”。

        陜西鳳翔,古稱雍,今屬陜西省寶雞市。宋仁宗嘉祐六年(1061 年),24 歲的蘇軾上任鳳翔府,做簽書判官。這是他的第一個官職,但愛玩愛吃的秉性已經顯現。

        鳳翔城東南有座“飲鳳池”,相傳周文王元年,瑞鳳飛鳴經過鳳翔,在此飲水而得名。蘇軾到任次年,就號召官民疏浚擴池,引城西北鳳凰泉水注入,種蓮植柳,建亭修橋,筑樓成閣,因臨城東門,遂改名東湖。千年來,仍是當地人休閑玩賞之地。

        蘇軾愛吃,并吃出品味。比如名噪天下的“東坡肉”。在鳳翔,蘇軾還創(chuàng)造了一種美味。暑熱難耐,他就命人取小扁豆研磨成粉,熬制成糊狀,盛入石皿中冷卻,切成條狀,配以鹽、醋、辣椒等佐料涼拌,口感爽滑,清涼解暑。名曰“東坡涼粉”,流傳至今。

        陳慥的父親陳希亮當時在鳳翔任太守,是蘇軾的上司。也就是在這時,蘇軾結識了陳慥。陳希亮為人公正、嚴苛,蘇軾十分敬佩其為人。自稱平生不為人作行狀墓碑的他,在陳希亮去世后,還是破例寫下《陳公弼傳》。

        這才有了之后蘇軾被貶黃州,遇到了隱居龍丘的陳慥。人生的很多緣分,常常說不清道不明,仿佛都是注定的,但似乎只是一種偶然,再勉強不得。

        比如關羽和曹操,一個呢,一廂情愿留人家;一個呢,身在曹營心在漢。即便過五關斬六將,也要“棄暗投明”,投奔劉備。

        作為中國歷史上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著名戰(zhàn)役,歷代評價紛紜。曹操如此辯白:“赤壁之役,值有疾病,孤燒船自退,橫使周瑜虛獲此名。 ”因為曹軍不適應南方氣候,患上時疫,無奈之下,燒船而退,讓周瑜撿了個便宜,得了虛名而已。

        李白有詩曰:“二龍爭戰(zhàn)決雌雄,赤壁樓船掃地空。烈火初張照云海,周瑜曾此破曹公。 ”杜牧有詩云:“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

        而最為著名的應屬蘇軾的一詞二賦,即《赤壁賦》《后赤壁賦》《念奴嬌·大江東去》?!肮蕢疚鬟?,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那場赤壁之戰(zhàn)雖然遠去,但因東坡的詩詞歌賦千載流傳,令人懷想追憶。

        當時身處黃州的蘇軾,所去的赤壁是現在湖北黃岡的赤壁磯,又名赤鼻磯。并非現在公認的赤壁之戰(zhàn)古戰(zhàn)場——赤壁市(原蒲圻市)赤壁山。

        兩個赤壁,黃岡赤壁在武漢的下游,蒲圻赤壁在武漢上游,相距約200 公里。 一千年來,因為蘇軾詩文巨大的影響力,許多人只知道黃岡赤壁,而不知蒲圻赤壁。

        蘇軾寫于宋神宗元豐五年(1082年)的詩文,給黃岡市贏得了“文赤壁”的美名。歷代在此陸續(xù)建了亭臺樓閣,供后人緬懷憑吊。

        李白詩中“赤壁樓船掃地空”,所寫的三國赤壁古戰(zhàn)場——蒲圻赤壁, 被后人稱作“武赤壁”。

        將兩個赤壁弄錯的,還有一位晚唐詩人杜牧,他與李商隱并稱小李杜。唐武宗會昌二年(842 年),曾在黃州任刺史。這也難怪,杜牧與蘇軾都是在黃州居住, 自然傾向此地,也顧不得是否“人道是”,就興之所至,寄情感懷,落筆成文。

        后世對赤壁之戰(zhàn)的了解,更多的來源于《三國演義》。元末明初,社會矛盾尖銳,農民起義此起彼伏,群雄割據,與三國時期極為相似。百姓流離失所,生活動蕩悲慘。羅貫中作為雜劇和話本作家,在當時被視為勾欄瓦舍的下九流人物。

        羅貫中了解和熟悉人民的疾苦,期望社會穩(wěn)定,百姓安居樂業(yè),作為底層的知識分子希望結束動蕩造成的悲慘局面,就以東漢末年的歷史為素材創(chuàng)作了歷史小說《三國演義》。

        關于祖籍,一說羅貫中是清徐人,一說是晉中祁縣人,尚無定論。因地位低下,為人孤僻,正史當中并無記錄。只在明代無名氏編著的《錄鬼簿續(xù)編》上有記載:“羅貫中,祖籍山西太原人,號湖海散人。與人寡合,樂府隱語,極為清新。與余為忘年交,遭時多故,天各一方。至正甲辰復會,別來又六十余年,竟不知其所終。 ”

        這個生卒年不確切,祖籍存疑的人,為后世奉上了精彩紛呈的《三國演義》,留下了不可泯滅、風云激蕩的三國紛爭,更塑造了諸葛亮、曹操、劉、關、張等出色的人物形象。

        明初,關公崇拜之風更盛。明弘治年間(1488—1505 年) 初定祀典, 嘉靖年間(1521—1566 年)官祭升格,明神宗朱翊鈞先后追封關羽為“協天大帝”“協天護國忠義帝”“三界伏魔大帝神威遠震天尊關圣帝君”,并敕賜廟額為“英烈之后”。解州關廟的營建達到了高潮,廟勢亦于當時為最壯,達到鼎盛

        ……

        或許,同為山西人,羅貫中書中對關公的神化,在一定程度,提升了關公在人們心目中的形象。

        應當說,真正客觀公允地記錄赤壁之戰(zhàn)的,應當屬司馬光《資治通鑒》當中《赤壁之戰(zhàn)》一文。文中詳細記載了赤壁之戰(zhàn)的全過程,從戰(zhàn)前準備、戰(zhàn)略決策、各方局勢,體現人物的戰(zhàn)略眼光。

        文武赤壁的美麗誤會,三國故事正史與野史的差異,在中國文學史上絕非鮮見。而河東獅吼,在歷史的長河中,也經歷了被誤讀、被演義的過程。

        蘇軾與“獅子吼”

        在記載河東獅吼的《容齋三筆·陳季常》中這樣寫道:“陳慥字季?!苑Q‘龍丘先生’,又曰‘方山子’。好賓客,喜畜聲妓,然其妻柳氏絕兇妒,故東坡有詩云:‘龍丘居士亦可憐,談空說有夜不眠。忽聞河東師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 ’”

        《容齋三筆》是南宋洪邁著的史料筆記,被歷史學家公認為研究宋代歷史必讀之書。與沈括《夢溪筆談》、王應麟《困學紀聞》,并稱為南宋三大最有學術價值的筆記。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評價《容齋三筆》:“南宋說部當以此為首”。

        而洪邁所摘取的這句詩,出自蘇軾給好友吳德仁和陳季常的一首七言古詩《寄吳德仁兼簡陳季常》。

        東坡先生無一錢,十年家火燒凡鉛。

        黃金可成河可塞,只有霜鬢無由玄。

        龍丘居士亦可憐,談空說有夜不眠。

        忽聞河東獅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

        誰似濮陽公子賢,飲酒食肉自得仙。

        平生寓物不留物,在家學得忘家禪。

        門前罷亞十頃田,清溪繞屋花連天。

        溪堂醉臥呼不醒,落花如雪春風顛。

        我游蘭溪訪清泉,已辦布襪青行纏。

        稽山不是無賀老,我自興盡回酒船。

        恨君不識顏平原,恨我不識元魯山。

        銅駝陌上會相見,握手一笑三千年。

        此詩作于宋神宗元豐八年(公元1085年),收集在《東坡七集》。此時蘇軾已離開黃州。

        吳德仁,名瑛,字德仁,蘄春(今湖北蘄春)人, 46 歲就辭官隱居鄉(xiāng)野,為當地名士。有一回去蘭溪查看田地,順道去蘄州上門拜會,卻沒見到吳德仁,引為遺憾。詩中,蘇軾表達了對吳德仁悠閑生活的向往,不管是自己的學道,還是陳季常的念佛,都不及吳灑脫。蘇軾仰慕其在家修行的淡泊,而自比歸隱會稽山的賀知章。

        龍丘居士指陳季常。蘇軾的詩是寄給吳德仁和陳季常的,一個“誰似濮陽公子賢,飲酒食肉自得仙”,一個“龍丘居士亦可憐,談空說有夜不眠”。蘇軾自己呢? “東坡先生無一錢,十年家火燒凡鉛。 ”無論從句子上,還是結構上,蘇軾講的應當是一個主題,都是談佛悟道。三個人有三種不同的境界。例如,自己是“黃金可成河可塞, 只有霜鬢無由玄”,就是明白了一個道理,黃金是可以煉成的,而兩鬢的白發(fā)是無法染黑的。這是悟透人世,篤定豁然。而當地名士吳德仁是“平生寓物不留物,在家學得忘家禪”,非常灑脫,酒肉穿腸,禪學了得。而另一個陳季常呢,是“忽聞河東獅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喜歡聽高深莫測的佛法,有時茫然,百思不得其解。

        倘若河東獅吼是指妻子兇悍, 陳季常“妻管嚴”,情形非??蓱z。那蘇軾將陳妻兇悍,季常無能寫成詩取笑調侃,這玩笑未免也太過了,一對友人不恭敬,二是自己也欠厚道。雖然此時蘇軾已離開黃州,也決然不會專門寫詩揭人家短吧?

        黃州期間,二人交往密切,蘇軾多次留宿陳慥家中,辯論佛法,徹夜談空說有,天馬行空。 《方山子傳》道:“方山子,光、黃間隱人也。 ”陳季常是個隱士,學佛很用功,“庵居蔬食,不與世相聞”,住茅草屋,吃素食,不與社會各界來往。 與洪邁所說“好賓客,蓄納聲妓”,大相徑庭,人設矛盾。

        陳慥在龍丘的居所叫濯錦池,“環(huán)堵蕭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室中空無所有,極為貧困。但令蘇軾驚詫的是,“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就是雖然不富裕,但妻子和家中人,包括仆人丫頭都很怡然自得,樂哉悠哉。

        這樣的家庭氛圍,與每日歌姬如云,喧鬧歌舞,天壤之別。能夠在窮苦中依然樂在其中,才符合陳季?!皸壾囻R,毀冠服,徒步往來山中”的隱士風貌。他不是沒有錢財,只是“皆棄不取,獨來窮山中,此豈無得而然哉”。如此反常理的行為,妻子竟然“怡然自得”,顯然很理解和支持陳季常,日子平順安逸。何談其妻“絕兇妒”?

        詩中后六句,蘇軾記錄了游蘭溪訪吳德仁不遇的事。吳德仁的隱居地,清溪繞屋,花樹成蔭。 “我游蘭溪訪清泉,已辦布襪青行纏。 ”這次拜訪在溪堂“醉臥呼不醒”“落花如雪”,如此景象如何能夠忘記呢?雖然未見主人,但景致之美,暢快淋漓,堪比“興盡而返,何必見戴”!這才是蘇軾要寫這首詩的緣由,正因為離開黃州,追憶過往美好瞬間,就給老友寫信訴說一番,獨樂樂,何如與人樂?他年若相逢,把酒言歡,豈不快哉?

        蘭溪,長江支流,入江口即蘭溪鎮(zhèn),位于黃州城東70 里,現今為蘭溪碼頭。 蘇軾的詞,“山下蘭芽短浸溪,松間沙路凈無泥,蕭蕭暮雨子規(guī)啼。誰道人生無再少?君看流水尚能西,休將白發(fā)唱黃雞”,可以表達出當時的散淡快意的心情和人生態(tài)度。

        是黃州成就了蘇軾,自然蘇軾也成就了黃州。從一個郁郁不得志的被貶謫之人,孤獨寂寥,心灰意冷,蘇軾是如何走出陰霾,活得明亮灑脫,豁然開朗的?余秋雨在《蘇東坡突圍》一文中說:“在這一過程中,佛教幫了他大忙,使他習慣于淡泊和靜定。艱苦的物質生活,又使他不得不親自墾荒種地,體味著自然和生命的原始意味。 ”

        黃州四年,蘇東坡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發(fā)生了脫胎換骨的巨變,文學、書法皆創(chuàng)造了奇跡,登上了他一生的巔峰。一個文化全才,屹立于中國文學藝術的殿堂!

        元豐五年蘇軾作《黃州寒食詩帖》(簡稱《寒食帖》),全詩分兩首:“自我來黃州,已過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今年又苦雨,兩月秋蕭瑟,臥聞海棠花,泥污燕支雪。暗中偷負去,夜半真有力。何殊病少年,病起頭已白。 ”“春江欲入戶,雨勢來不已,小屋如漁舟,蒙蒙水云里。 空庖煮寒菜,破灶燒濕葦,那知是寒食,但見烏銜紙。君門深九重,故墓在萬里。也擬哭途窮,紙灰吹不起。 ”

        詩中哀怨蒼涼,感時惜春,前路緲茫,難掩苦悶孤獨。 宋代書家“四家”(蘇軾、黃庭堅、米芾、蔡襄),蘇軾居首。此篇因詩文與書法交相輝映,渾厚空靈。黃庭堅題跋:“此書兼顏魯公、揚少師、李西臺筆意,試使東坡復為之,未必及此。 ”《寒食帖》被稱為“天下第三行書”。

        如此荒涼偏遠之地, 如此苦悶淡泊之人。怎么可能日日歡歌?更加不可能像后來演繹的劇本中,帶著陳慥狎妓出游。

        歷史上,“河東獅吼” 不斷被改編成昆曲、京戲、越劇、粵劇等各種劇本。2002 年,香港拍攝古裝愛情喜劇電影《河東獅吼》,在大多數觀眾中影響至深。這些劇本和電影沿用的都是洪邁的版本,陳季常被蘇東坡帶壞,出入煙花之地,歌舞升平。陳妻柳氏善妒彪悍,常作“獅子吼”,迫于其威懾力,陳季常及時改弦更張,回頭是岸,實現家庭大團圓。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蘇軾是個深情的人,對待親情非??粗亍0l(fā)妻王弗去世10 年,他尚且念念不忘,“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 ”怎么可能帶壞陳季常,令人家夫妻不和,家宅不寧?若果真如此,他怎么可能將這個情節(jié)寫入詩中?是怕“臭名”不夠遠揚?這于情于理都不合。

        關于柳氏“兇妒”,南宋人還有一些記載,《類說》記載:“東坡謫黃州,與陳慥季常游。季常自以飽禪學,而妻柳氏頗悍。季常畏之??椭粱蛟嵙R未巳,聲達于外。”《東坡詩集注》曰:“季常之妻柳氏最悍妒。每季常設客,有聲妓,柳氏則以杖擊照壁大呼,客至為散去。”真是眾口鑠金。北宋人無論如何也不能找南宋人去辯白,柳氏之惡名就這般言之鑿鑿地存在了。

        但“獅子吼”非兇悍,卻是有據可查,不容顛倒。

        獅子作為一種瑞獸,被人們神化,并賦予各種美好的寓意。以石雕、木刻、繪畫等形式,莊嚴威武地出現在宮殿、寺廟、祠堂、府邸、陵墓、石碑、家具等上,為避邪鎮(zhèn)邪的祥瑞之兆。

        東漢,佛教傳入中國,獅子便和佛教文化結下不解之緣。到唐代佛教在上層人士和朝廷官員中已十分普及。五代十國,天下大亂,人們渴望撫慰,釋放痛苦,安頓身心,佛教因滿足了人們這些需要而大受歡迎。

        到北宋,統(tǒng)治階層繼續(xù)支持佛教,文人間更盛行談禪論道。北宋初期大臣幾乎都信佛,中后期王安石、蘇軾等人也篤信佛教。王安石退隱后,政治失意和喪子之痛,都靠從佛教中找到慰藉。蘇軾一生遭受多次貶謫、妻子早亡、幼子早夭等不幸,亦是從佛教中得以釋放,從而達觀淡然,灑脫率性。

        “獅子吼”一語即來源佛教,意指“如來正聲”。傳說釋迦牟尼佛初生之時:“分手指天地,作獅子吼聲。 ”佛家用“獅子吼”來比喻佛祖講經聲震寰宇的威嚴。 《方廣大莊嚴經》云:“如來大法音,外道悉摧伏。譬如師子吼,百獸咸驚怖。 ”“獅子吼”寓意佛具有大威神力,能降服一切魔障。后將高僧或有道行者說法高妙,也稱“獅子吼”。

        至于“河東”指誰?或許另有其人,也姓柳,與蘇軾和陳季常“談空說有夜不眠”。

        清朝的王文誥認為此人是柳真齡。他在《蘇文忠公詩編注集成》中寫道:“柳真齡,字安期,閩人也。與陳季常善,亦從公游,三人多托禪悅為戲,公書牘中所稱‘柳簿’是也。柳寶一鐵柱杖……以遺公……明年張樂全生日,公獻鐵柱杖……又二年,公自南都放還,宜興道中《寄吳德仁兼簡陳季?!吩娫疲骸埱鹁邮恳嗫蓱z,談空說有夜不眠。忽聞河東獅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 ’”

        也有研究者認為,“河東”確乎代指陳妻柳氏,因柳氏也是參佛悟道之人,諸人對談,開講佛法,陳季常也只能甘拜下風,一時參悟不透,心下茫然。被講法的人用拄杖打手板子,以示警醒。

        清盧文弨《鐘山雜記》卷四《獅子吼》記載:“相傳季常之妻柳氏頗妒,然與良人皆篤好釋典,故蘇之意雖主于靳,而獅子吼者,實用禪門語,并未嘗斥言其隱也。 ”既然柳氏也“篤好釋典”,如果她也能講“獅子吼”般高妙之法,讓陳季常震驚茫然,也不是不可能。

        河東獅子吼,不論河東是否陳季常妻子柳氏,“獅子吼”都不是兇悍的意味,更加不該是悍婦的代名詞。河東何辜,要背負不雅之名?

        當然,如河東獅吼一樣,蘇軾的詩句被曲解也非此一例。還有那句“一樹梨花壓海棠”,傳言是蘇軾調侃張先的詩句,實則將民間傳說與歷史故事混淆。這些誤讀中,有朝代更迭造成的傳播局限,也有他人借蘇軾之名美化自已的可能,或者就是單純的望文生義,誤讀原文,以訛傳訛。

        代表佛教智慧形象的文殊菩薩,其坐騎就是一頭青獅,智能威猛。 “獅子吼”若解釋為智慧之音,那么,是否可以這樣理解,黃河水滋養(yǎng)的河東大地,自帶幾分智慧的基因。在歷史的長河中,播撒著文學的種子,出現像王維、王勃、王績、王昌齡、王之渙、盧綸、楊巨源、呂溫、柳宗元、裴度、司空圖等一批文人雅士。

        河東有幸,因“河東獅吼”而被后世銘記;河東有幸,孕育了華夏古老的文明;河東有幸,承載了眾多彪炳史冊的文壇大家!

        猜你喜歡
        河東獅吼河東黃州
        多情最是黃州月
        中學語文(2022年23期)2022-09-19 11:54:00
        上課時間到
        慶豐收 感黨恩 農之源 韻河東
        國博開展“河東之光”,展出酒務頭遺址出土文物
        藝術品鑒(2020年11期)2020-12-28 01:36:56
        大江東去——蘇軾的黃州時期
        藝術品鑒(2020年10期)2020-11-27 01:53:48
        大宋國民偶像蘇東坡失意黃州——《黃州寒食帖》
        藝術品鑒(2020年5期)2020-07-27 02:42:50
        河東美呔呔
        黃河之聲(2017年12期)2017-09-27 03:11:19
        “河東獅吼”滅火器
        “河東獅吼”滅火器
        稱砣
        制服无码在线第一页| 亚洲av无码专区亚洲av伊甸园| 亚洲日本在线电影| 国产欧美日韩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综合老鸭窝色综合久久| 人妻久久一区二区三区蜜桃| 东北女人毛多水多牲交视频| 999国产精品亚洲77777| 亚洲精品尤物av在线网站| 亚洲国产中文字幕一区| 三年中文在线观看免费大全| 免费一级毛片在线播放不收费| 国产精品一级av一区二区| 亚洲丝袜美腿在线视频| 少妇人妻大乳在线视频不卡| 精品视频入口| 日本高清在线一区二区| 日韩精品人成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无套无码av电影|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九色| 久久一区二区视频在线观看| 曰韩无码无遮挡a级毛片| 三年片在线观看免费大全电影 | 久久伊人精品中文字幕有尤物| 成在线人免费视频| 欧洲多毛裸体xxxxx| 亚洲欧洲巨乳清纯| 99日本亚洲黄色三级高清网站| 国产三级精品三级在线专区2| 最近2019年好看中文字幕视频| 久久狠狠第一麻豆婷婷天天| 国产国语一级免费黄片| 久久国产精品一国产精品金尊 | 国产精品日本一区二区三区| 激情综合婷婷色五月蜜桃| 朝鲜女子内射杂交bbw| 欧美一级视频在线| 亚洲一区精品在线中文字幕 | 日本www一道久久久免费榴莲| 久久狠色噜噜狠狠狠狠97| 美女视频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