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正安 王小龍
/西安翻譯學院
許多大學生的核心價值觀尚未成型,價值取向多元化。據(jù)相關數(shù)據(jù)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現(xiàn)如今在大學當中信奉理想,追求金錢和物質(zhì),忽視雷鋒精神和報效祖國的人,大有人在。基于此,可以看出大學生的理想、信念偏差和淡漠問題,而且大部分大學生對于馬克思主義和毛澤東思想以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產(chǎn)生了懷疑,甚至對我國社會主義信念也產(chǎn)生了動搖,這無疑使得我國在建設過程當中會逐漸失去信心。所以,對大學生實施社會主義核心價值教育,能夠使學生在復雜多元的價值體系當中樹立正確的核心價值。
要想將社會主義價值體系融入高校的思政課堂,就必須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思想。馬克思主義在我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中扮演著指導和提供方法的角色,為我們提供了正確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1],所以高校在思政課教育當中融入社會主義價值體系,無疑是證明了強調(diào)馬克思主義思想的鮮活性,進而有利于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道德觀以及法治觀。這樣能夠讓大學生在正確的指引下,提升思想道德素質(zhì),從而達到認識世界,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接班人的要求。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導向,開展思政課,要求教師必須將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放在首位,用馬克思主義思想去武裝大學生的頭腦,使馬克思主義真正成為學生的行動指南[2]。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與高校思政課堂的融合幫助教師找準了教學的方向,讓教師明確了必須要以理想教育和學生價值觀教育為基礎,讓學生在思政課堂上能夠建立起屬于自己的理想,理想是學生奮力向前的向?qū)?,也是我國當代對大學生的期許。所以,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思政課,可以讓大學生充分的認識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共同理想,從而讓學生在感情上,從更高的高度,理性的去接受中國的價值目標,從而把個人理想和社會理想有效的統(tǒng)一起來。
思政課的重點在于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從而提高大學生的道德素質(zhì),而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高校思政課堂當中能夠?qū)⒚褡寰窈蜁r代精神作為高校思政課堂的教學重點,民族精神是我國在實踐基礎之上形成和發(fā)展的,是一個民族人格的體現(xiàn),也是我國民族賴以生存和發(fā)展的精神支柱;而時代精神是在一定的社會形態(tài)上,經(jīng)過實踐活動形成的符合歷史發(fā)展的,是一個國家和民族保持生機和活力的內(nèi)在需要。高校政治課應該將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創(chuàng)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作為思政課的重點,而把個人的發(fā)展與民族的復興有效的結合起來,在和諧的實踐當中實現(xiàn)大學生人生價值的提升[3]。
教師既是教育工作的執(zhí)行者,也是學生的引領者,高校思政課的教學質(zhì)量,在一定程度上取決于教師的教學水平,一個學校能不能培養(yǎng)出為社會主義建設服務的人才,關鍵是在于有怎樣的老師。所以教師應該要首先具備豐厚的扎實功底,建立起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理論框架,必須要對目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內(nèi)涵和外延要有深刻的理解,必須要深入研究國內(nèi)外關于此方面的研究,這樣才能夠讓學生的思想,符合目前的道德追求和市場需求。第二,教師要加強責任心和使命感。就目前大學生對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認同來看,大部分學生的認同感較為薄弱,所以教師應該增強認同教育。第三,教師要想正確的去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首先應該要擁有開放的教育理念,要海納百川的心態(tài),做到正確對待一元和多元的關系,在尊重差異的基礎之上海納百川,在基于社會認同的基礎之上,促進學校學生思維達到共識。最后,教師應該要以平等的態(tài)度去對待學生,教師要做好率先示范的表率,努力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力量和魅力,與教師的教學魅力以及人格統(tǒng)一起來,嚴格規(guī)范自身的道德標準和價值觀念,這樣才能夠做到以身作則,散發(fā)出教師自身的知識魅力和人格魅力。
高校思政課堂如果能夠有效的突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nèi)容,充分的搭建課堂媒介,讓學生獲得了解我國核心價值觀理念的渠道,可以有助于提升學生的道德素養(yǎng),促進學生的發(fā)展。由此教師在課堂上要運用多種手段,促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和課堂教學的結合,例如,教師可以采取案例教學法,圍繞著核心價值觀選擇一些典型的案例進行分析,來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和教學效果。其次,教師可以在課堂當中舉辦一些討論課,以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內(nèi)容,開展一些講座和報告,這樣才能夠真正的做到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入耳、入腦、入心。
要想促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和思政課的融合,教師可以通過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在學生的日常生活當中,來實現(xiàn)潛移默化的影響,讓學生在核心價值體系的熏陶下成長、發(fā)展。首先,教師可以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理念融入學生的日常學習當中,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基準,開展學生的日常工作管理,讓學生在管理活動當中,日常生活當中受到熏陶。其次,教師可以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校園文化,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基礎有計劃、有針對性的組織各種活動,通過專家調(diào)研、討論、交流等方式不斷的增強學生對于核心價值觀的認知和理解,這樣能夠提升學生的精神力量和價值追求。其三,教師還應該要做好日常的宣傳工作,這樣才能夠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以學生的日常生活為媒介得到真正的傳播。全方位多渠道的宣傳,是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基礎和有效途徑,同樣也是引導學生把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nèi)涵的途徑。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是認識的起點和歸宿,更是思政課堂教學的鈴聲。在思政課堂當中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念,有助于教師開展立德樹人的過程,這樣不僅能夠鼓勵大學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也能夠讓學生在實踐當中更好的理解其要義,并憑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來達到自己的目標和要求。首先,教師應該要廣泛的開展一些思政課教學活動,通過高效的組織思政教學討論和交流會,讓師生對社會主義價值觀的理念發(fā)展規(guī)律有個全面的了解,為踐行其做準備。其次,高校應該要完善思政課教學體系,要將社會主義價值觀和個人以及思政教育合理的融合,并形成不同層次的實踐目標,在實踐過程當中要根據(jù)實際的目標選擇不同的場所和形式,這樣才能夠開展多層次、多目標、多形式的實踐教育體系。最后,高??梢猿浞值睦蒙鐓^(qū)資源,讓學生在基層黨組織建設中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從而開展大學生的思政教育。
簡而言之,高校思政課滲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大勢所趨,也是時代的需求,更是高校思政課堂革新的途徑,也是提高學生道德素質(zhì)和為學生提供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正確方式,使學生能夠在思政課堂當中體會到我國的共同理想和共同價值觀,從而讓學生做到個人理想與社會理想、個人利益與社會利益的有機統(tǒng)一,進而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可靠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