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 秋
廣西靈山縣平南鎮(zhèn)三里小學
進入新時代,社會各界對于小學中年級作文教學也提出了更多標準、更嚴要求、更高定位。一方面,由于作文是語文的基礎與核心,其對于中年級學生語言使用能力、表達能力、理解能力的發(fā)展其中至關重要的影響。另一方面,由于很多中年級學生的基本作文素養(yǎng)還不夠完備,使得其只能在針對性指導、強化性訓練、科學性實踐中不斷豐富其作文素材儲備、增強其語言掌控能力、提升其語文綜合素養(yǎng)。基于此,教師應該以小學中年級學生語文能力提升為導向,積極探尋突破中年級作文教學困境的有效策略,并將其落實至教學實踐指導之中,使學生在有效性、多元化、豐富性作文教學措施的驅動下,逐步提升作文能力,深度塑造作文素養(yǎng)。
作文教學對中年級學生認知發(fā)展有著重要影響。只有融入開放性、寬泛性、多元性、豐富性寫作視域,中年級學生的作文潛能才能得到切實激活。但是,長期以來,受到傳統(tǒng)思想觀念的影響,使得很多教師總是將中年級作文教學限定于課堂之上,依靠教師單純的講授和學生不斷的訓練來進行。殊不知,這種脫離生活實際的作文教學策略指導,則近乎于無魚之水、無本之木,學生面對教師蒼白、空洞的指導,勢必就會喪失參與作文教學活動的興趣,作為教學指導的效率也就無從談起、無法落實。因此,為了實現(xiàn)對于小學中年級學生作文策略的優(yōu)化,教師必須盡量拓寬作文指導的空間,擺脫課堂束縛,對教學內(nèi)容和方式靈活取舍,必要時,可以組織學生離開課堂,進入生活中,用最細致的觀察,最真摯的情感,最深刻的體驗,積累寫作素材,提升作文能力,實現(xiàn)寫作與生活的有機融合,深度對接,為促進中年級學生作文能力提升給予堅實保證,讓學生在符合自身認知需要的狀態(tài)下獲得自身作文發(fā)展的充分實現(xiàn)。
中年級學生作文能力的提升,與豐富、寬泛、多元的寫作素材積淀有著密切關聯(lián)。因此,教師應該加強對各類寫作資源的開掘和利用,并鼓勵中年級學生多接觸不同類型的寫作素材,加強課外閱讀,加強經(jīng)典名著拜讀,通過閱讀經(jīng)典、基礎名著,使得自己的語言應用、掌控能力得以持久提升,自己的視野得到無限開闊,自己的心靈更加深邃而純正。并且在名著經(jīng)典找那個不斷汲取營養(yǎng),以濃厚的興趣、積極的態(tài)度,將自己閱讀之后的真情實感與作者進行交流,用思想的共鳴激發(fā)情感的漣漪,為中年級學生作文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礎。同時,教師還應該指導中年級學生在閱讀中學會記筆記、做摘錄,對作者好的語言或者思想進行重新解讀和認知,增強其作文理解能力。在持久性積累、鞏固中,隨著寫作素材的逐漸豐富,中年級學生將會寫出更多言之有物,言之有情的好作文,其作文能力也會得到顯著提升。既豐富了學生的作文積淀,又促進了作文教學的發(fā)展。
眾所周知,處于中年級階段的很多學生,其性格活波好動,思想稚嫩純真、情感豐富飽滿,面對很多自己感興趣的話題,往往會按照自己的思路、想法、理解等組織語言、表達思想、抒發(fā)情感。但苦于語言能力比較匱乏、生活體驗不夠充分、認識理解比較淺薄,以致在寫作中往往只能借助一些比較淺顯的詞匯來表達內(nèi)心夙愿,所寫的作文要么內(nèi)容冗雜突兀、思路混亂不堪,要么主題不夠明晰、情感比較單薄,與教師的教學預期,自身的表達夙愿存在很大差距。對此,教師可以以作文微課為輔助,加強對學生現(xiàn)實生活的觀察和了解,并及時記錄學生在生活表現(xiàn)與成長發(fā)展的一些細微之處、精彩瞬間,對其有意進行整合和積累,并制作成輔助性作文指導微課,在寫作指導時適時展示,以引導學生在回憶與探究中學會利用不同語言、思維、意識來表達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寫出思路明細、結構嚴謹、主題明確的優(yōu)美作品。這種多元性收集微課素材,并將其應用至作文教學指導的全新策略,既調動了學生的作文興趣。又激活了學生的寫作潛能,為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更好開展而給予了幫助與帶動。例如,在以“拔河比賽”為主題開展寫作指導之前,教師可以通過組織“拔河比賽”方式,應攝像機、照相機等記錄學生在“拔河”中表現(xiàn)與精彩瞬間,就學生拔河時的吃勁表情,贏得比賽的喜悅之情、輸?shù)舯荣惖木趩噬袂榈瘸浞钟涗浵聛?,并制作成豐富而生動的微課資源,在寫作指導中予以播放,讓中年級學生在回味、體悟中寫出更多感情真摯,內(nèi)涵豐富的好作文。
中年級作文教學的實效,直接影響著學生的發(fā)展,決定著學生的提升。因此,教師在開展中年級學生作文教學指導時,應該以學生實際為基礎,不斷優(yōu)化其教學設計、變革其教學措施、拓寬其實踐路徑。多組織、開展一些具有針對性、實踐性、探索性、交互性的教學活動,讓學生在活動體驗中語文作文教學的魅力與價值,并將自己對不同話題、主題、思想、情感的理解應用至寫作實踐,以切實豐富其寫作情感、拓寬其寫作視野、增強其表達能力、提升其應用能力,將自己的思想、情感、認知等融入作文實踐,開啟屬于自己的全新寫作發(fā)展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