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王者峰
在小學數(shù)學課堂上滲透德育,可以讓原有的知識教學更加開放、多元,能夠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和層面理解所學內(nèi)容,豐富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收獲。教師在結合知識內(nèi)容滲透德育時,要找到合適的切入點,并為德育的融入構建良好的教學依托。教師可以通過各種實例來引導學生理解所學內(nèi)容,并在范例中融入相應的德育要素,這會讓學生理解起來更加輕松。同時,教師也可以展開適當?shù)慕虒W延伸與發(fā)散,設計一些課后的實踐探究活動,并基于活動過程滲透德育。這不僅能給學生提供知識應用與實踐的空間,也加深了學生對于理論知識的吸收掌握,還很好地建構了學生積極正面的價值觀念。
教師要善于在數(shù)學課堂上結合知識教學滲透積極價值觀,引導學生對外部世界建立良好認知,這是很重要的教學出發(fā)點。小學生思維十分活躍,處于對外部世界充滿好奇和探究欲望的階段。在這個時期,教師不僅要進一步豐富學生理論知識的積累,讓學生快速掌握數(shù)學知識原理,也要通過教學過程給學生一些正面引導,讓學生以正確的態(tài)度面對外部世界,理解各種不同的事物。這樣可以讓學生對理論知識建立更加深刻的學習印象,同時也能夠讓學生掌握一些學習方法,加快學生的成長,讓學生不僅在數(shù)學課堂上學習的整體效率更高,也逐漸形成自身的獨立思考能力,建立自身理解看待事物的基本態(tài)度。這才是數(shù)學課堂的教學中對于學生而言更有價值的學習收獲,在這樣的教學背景下會讓學生的綜合學科素養(yǎng)不斷強化。
比如在“時、分、秒”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就可以結合這部分內(nèi)容有效開展德育。在教學初期,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首先為學生解釋“時、分、秒”的概念,而后引導學生利用讀書、寫字、跳繩等多種方式,幫助學生感受一小時、一分鐘、一秒鐘的時長,讓學生明白一小時、一分鐘、一秒鐘內(nèi)可以做什么事情。待學生初步建立了時間的概念后,教師可以靈活地展開價值傳導,告訴學生不要虛度光陰,要珍惜時間,讓學生從小就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生活態(tài)度。這樣的學習過程能夠帶給學生更加直觀的引導,既能夠讓理論知識有良好的教學滲透,也能夠幫助學生形成積極正面的價值觀,并且以此為方向指引自身的生活行為和生活習慣,這才是德育融入課堂應當發(fā)揮的積極效用。
在數(shù)學課堂上,教師不僅要讓學生對課內(nèi)知識有良好的吸收掌握,也要善于進行一些靈活的教學延伸與拓寬,引入一些和教學主題相關聯(lián)的知識內(nèi)容。這會讓學生的思維快速活躍起來,能夠激發(fā)學生參與學習過程的積極性,同時也可以引導學生更加開放地理解認識所學內(nèi)容。教師還可以在教學延伸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融入一些德育內(nèi)容,讓學生以更加多元的視角認識和理解學習主題,并在這個過程中建立價值體系和形成認知能力。這才是在課堂上融入德育應當達到的良好效果,在這樣的學習背景下,學生的多元學科能力會得到很好的建構,課堂教學的價值也可以更好地體現(xiàn)出來。
比如在“元、角、分”的教學過程中,在讓學生基本認識了人民幣的各種面值,了解了這些面值之間的轉換方式后,教師可以告訴學生,人民幣是國家的財產(chǎn),是國家尊嚴的直接體現(xiàn),因此要尊重人民幣。同時,在生活中,要做到勤儉節(jié)約,保證人民幣使用的合理性。這種合理的教學延伸與發(fā)散不僅可以有效幫助學生掌握數(shù)學知識,還可以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這是數(shù)學課堂上融入德育的直觀體現(xiàn),讓學生對于這個學習主題建立了更加深刻的學習印象,充分發(fā)揮了德育的教學輔助與推動作用。
德育有很多具體的范疇,適合的展開方式也十分多元。數(shù)學教師在課堂上不僅要善于結合知識教學向學生傳導正面價值,還要讓學生從小學時期就樹立積極正面的學習態(tài)度,并且?guī)椭鷮W生建立學習信心。這樣會讓學生對數(shù)學課程的學習興趣更加濃厚,會讓學生課堂參與的熱情更高,學生對于各種學習活動也會更加積極投入。這同樣是德育的一種體現(xiàn),并且能夠給學生整體的數(shù)學學習建立良好的開端。教師在平時的課堂上要多和學生良好互動。在互動的過程中要給予學生積極正面的引導,讓學生掌握更多好的學習方法,幫助學生積攢學習經(jīng)驗。同時,教師在處理日常教學中存在的各種問題時,要靈活得當,并且在教學評價中融入更多人性化色彩。這會建構更好的課堂學習環(huán)境,讓課堂教學的知識目標更有效地實現(xiàn),同時讓學生更加喜愛數(shù)學課程的學習。
教學了“表內(nèi)乘法(一)和表內(nèi)除法(一)”后,教師可以在班級內(nèi)展開相應的測試活動。教師可以先在黑板上寫出一些計算題,隨后點名學生上臺演算,以下是一名學生的演算結果:
4×8=32;3×5=15;7×6=42;9×3=27;5×6=31。
這位學生算完后,很多學生都發(fā)現(xiàn)這位學生算錯了,這時教師要靈活處理這種情況。雖然最后一道題學生算錯了,但是前面的幾個都是正確的。教師不能盲目指責學生,否則很容易挫傷學生的學習信心。首先教師可以充分肯定學生計算正確的部分,然后讓學生再想想最后一題。這樣的互動方式更具人性化色彩,更加有助于學生學習信心的積累,這也是在課堂上滲透德育的一種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