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青微
摘要:表演法對提升小學生語文口語能力具有重要意義。本文通過分析表演法在豐富學生情感世界、提高學生學習興趣以及開拓學生思維等方面的作用,提出了小學語文口語訓練中表演法的應用策略,以期提升小學生語文學習質量。
關鍵詞:表演法;小學語文;口語訓練
中圖分類號:G633.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992-7711(2020)07-0088
表演法,顧名思義就是指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當中立足于小學語文課本,通過動作、語言、表情等表現形式將文本的內容完整地表現出來,以達到活躍課堂氣氛提升學生學習興趣的目的??梢姳硌莘ㄊ址闲W語文口語訓練要求,應當在實際教學中得到充分應用。
一、表演法對提升小學語文口語的作用
1.豐富學生情感世界
在小學語文口語訓練過程中,通過對文本的學習,使用表演法能夠豐富學生內心的情感世界。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通過有意識的增添與文本內容相符合的背景音頻、視頻等,可以豐富學生閱讀文本時的情感和增強代入感。在整個語文口語訓練過程中,通過有意識地增添這些背景能夠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文章內容,也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審美觀念和豐富學生的內心情感世界。
2.豐富教學形式,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在傳統(tǒng)的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是課堂的主導角色,通常是以“滿堂灌”的教學形式進行教學,教學形式單一,同時也不會注重對學生口語能力的培養(yǎng)訓練。新時代背景下的小學語文教育應當充分重視表演法對提升小學語文口語的作用。通過表演法可以達到豐富教學形式的目的,在表演的過程當中寓教于樂,這是由小學生的現實狀況和時代背景所共同要求的。
3.開拓學生思維
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通過合理應用表演法能夠打開學生的思維大門,讓學生在表演中深刻體會到不同的表演環(huán)境下主人公所具有的不同心理特征和形象特征。同時,在表演過程當中,也可以讓學生充分發(fā)揮自身的想象力,通過學生對某一人物形象的深刻理解,鼓勵學生自主設計表演內容和表演形式,從而達到開拓學生思維,提升學生學習興趣的目的。
二、小學語文口語訓練中表演法的策略應用
1.創(chuàng)設表演情境,激發(fā)學生表達欲望
在小學語文的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充分根據小學生的語言水平、知識結構和性格特征等綜合進行小學生口語教學訓練設計。教師要從學生發(fā)展的角度創(chuàng)設符合學生要求的表演情境激發(fā)學生的表達欲望,從而在某種程度上幫助學生勇敢說出來、主動說出來,在小學語文口語訓練過程當中,既要能夠體現口語的重要性,也要能夠讓學生理解語文學習的必要性,從而改變學生對語文的認知,提高學生語文學習的成績和效果。
例如,在人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的實際教學中,以《我是一只小蟲子》這一課時的教學為例。首先,在正式的課堂教學開始之前,教師可以通過視頻、音樂和圖片等形式播放一些大自然的景象,給學生營造目前正處在大自然之中,而不是在教室之中。其次,教師讓所有的學生假裝是大自然中的一只蟲子,想想這個蟲子所有的外形特征、動作特征、感官特征等。再次,鼓勵學生主動進行表演自己所想的這只蟲子,在表演的過程中教師需要提出問題:“當一只蟲子好不好?”最后,待大家都表演完畢之后,教師給予鼓勵和總結,并且將話題引回到之前的問題上,即當一只小蟲子好不好?此時班級當中應該存在不同的聲音,那么教師便可以很自然地向學生介紹今天所要學習的課程。
2.注重文本剖析,提升學生對課文的理解
在小學語文口語訓練過程當中,應用表演法的目的是為了提升小學生的口語能力和語文水平,因此不能夠單純?yōu)榱吮硌荻M行表演。表演法的應用應當充分建立在對文本的理解和剖析之上。文本的理解就像是一棟大樓的基礎,其牢固與否將決定著這座大樓的高度。因此首先應當充分挖掘文本、理解文章,再通過表演法的應用,才能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例如,在人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的實際教學中,以《小馬過河》這一課時的教學為例。首先,在這一課程教學開始之后,教師應當首先帶領學生進行文本閱讀和剖析,讓小學生自主討論發(fā)掘出文章的中心思想,從而得出實踐的重要性。其次,當學生對文章了解之后,可以設置表演情境,選擇學生分別對文中的小馬、松鼠、老牛以及小馬的媽媽進行角色扮演,在扮演的過程當中教師要求學生進行脫稿表演,具體的臺詞可以根據文章的中心思想和學生對文章的理解進行自由發(fā)揮,但需要注意的是,不能夠脫離文章的中心思想。最后,待學生表演完成之后,教師給予評價和鼓勵,總結文章的中心思想,從而提高學生對文本的理解。
3.加強小學生語文口語的實際應用
小學語文口語訓練的目的是為了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和動力,也更是為了提升學生口語實際應用能力,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成長。因此,在實際的教學過程當中,小學語文教師應當充分注重口語在實際過程中的應用,通過表演法模擬實際的生活場景讓學生感受語文口語的魅力,從而提升小學生對語文口語的理解。
例如,在人教版小學語文三年級的實際教學中,以《慢性子的裁縫和急性子的顧客》這一課時的教學為例。首先,教師設置第1幕表演場景,表演的主題與文本內容緊扣,表演內容為慢性子的裁縫和急性子的顧客,讓學生充分想象在現實生活中慢性子的裁縫和急性子的顧客是如何進行對話、如何表達訴求?其次,設置第2幕表演情景,內容為慢性子的裁縫和慢性子的顧客。再次,設置第3幕表演,內容為急性子的裁縫和急性子的顧客。之后,設置第4幕表演,內容為急性子的裁縫和慢性子的顧客。最后,教師通過總結,讓學生充分理解在不同的生活場景下應當如何進行口語表達,從而提升學生語文口語的實際運用能力。
綜上所述,語文口語的表達是情感和思維的雙向溝通。小學語文中的口語訓練是對學生聽說讀寫綜合能力的綜合應用,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思維品質和文化修養(yǎng)。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實際教學中,應當充分探討提升小學語文口語訓練效果的方法。
(作者單位:浙江省樂清市芙蓉鎮(zhèn)第一小學325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