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艷蘭
摘 要:在語文教學實踐中,教師要努力尋求美、實現(xiàn)美、創(chuàng)造美,因為“美”是語文教學的最高境界。本文對此問題展開深入分析。
關鍵詞:語文 追求 美
為了實施素質(zhì)教育,廣大教師和教育專家都在積極進行課堂教學改革,以提高課堂教學質(zhì)量,使學生“具有適應終身學習的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和方法;具有健壯的體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質(zhì),養(yǎng)成健康的審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一代新人”。我們在努力尋找最優(yōu)化的教學方式和方法,用最少的時間,讓學生獲得最多的知識、道德教育和審美體驗。筆者認為,教育者所尋找和所追求的本質(zhì)上說是語文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的完美,因為“美”是語文教學的最高境界。
一、教學內(nèi)容蘊含著“美”
我們知道語文教學內(nèi)容豐富多彩、題材廣泛。它采擷了不同時代、不同地區(qū)、不同國家的名篇佳作,蘊含了世界各國人民的聰明才智、道德觀念和審美觀念。這里有描繪山光水色、花草蟲魚的水彩畫,更有展示炎黃子孫建設家園、創(chuàng)建文明的寫真集。這里有古長城的壯美,駐足就可以看到古運河上纖夫的脊背;這里有金字塔的神奇,側(cè)耳就可以聽到兩河流域古老的吟唱;這里可以聽到孔夫子“因材施教”的教學策略,可以聽到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關于“美育”的演講……由此不難看出,語文教學內(nèi)容蘊含著豐富的審美內(nèi)容,充滿了“人文性”。
作為語文教師,應該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審美因素,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因為“美育不僅能陶冶情趣,提高素養(yǎng),而且有助于開發(fā)智力,對于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闭Z文教師要利用各種教學手段,創(chuàng)設美的教學情境,通過誦讀、觀察、討論、品評、寫作讓學生去感知美、體驗美,讓學生在美的氛圍中獲取知識,陶冶情操。例如,朱自清的《清》、魯彥的《聽潮》、高爾基的《海燕》都應采取誦讀法進行教學,讓學生在默讀、放聲讀、齊讀、有感情地讀中去感知美、體驗美、品評美。
二、教師語言要求“美”
一位優(yōu)秀的教師,一定是一位語言美的大師。他可以以一口標準的普通話贏得學生的喜愛,以親切生動的語言去打動學生的心弦,以幽默風趣的語言令學生深思,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作為一名語文教師,語言要簡潔生動、邏輯性強,語調(diào)要抑揚頓挫、節(jié)奏分明、富有感染力,同時要巧妙地運用比喻、擬人、夸張等修辭手法,使語言形象化,增強其藝術(shù)性,讓學生徜徉于語言美的海洋里。
三、教師儀表要求“美”
“為人師表”要求教師穿著得體、整潔大方,行為舉止高雅、自然、大度。因為外表代表了一個教師的個人修養(yǎng)和文化品位。馬卡連柯說過:“從口袋里掏出揉皺了臟手帕的教師,已經(jīng)失去了當教師的資格了?!敝挥凶⒅貎x表美的教師,才能引起學生對美的追求,才能讓學生模仿美,鑒賞美。
四、教學方法追求“美”
每一位語文教師在教學實踐中,要想取得教育教學的成功,都必須從自己的教學方法著手。語文教師應當具有整合知識的能力,選準知識傳播的突破口和情感啟爆點,采用適宜知識講解和符合學生個性特點的教學方法,嫻熟地運用啟發(fā)式、問答法、討論法、誦讀法、練習法、發(fā)現(xiàn)法、暗示法等教學方法和教學技巧,進行富有審美價值的創(chuàng)造性的教學活動,充分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形成獨樹一幟的、具有個性魅力的教學風格,使學生花最少的時間取得最大的成功,并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獲取知識。
如:白居易的《錢塘湖春行》這首詩,就可從以往學生學過的白居易的詩引入新課,采用誦讀法去感知課文,理解課文,采用討論法研討是春天的哪個階段,本詩運用了哪些景物描繪了西湖的美,白居易是以什么方式游西湖的,再采用想象法讓學生想象白沙地的美。
五、教學過程力求“美”
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要追尋美的規(guī)律,完善教學過程。導入新課、設疑提問、品評賞析、課堂小結(jié)、半數(shù)圖示等教學環(huán)節(jié)都要注意藝術(shù)性。要像江蘇省射陽縣劉浩所說的那樣:“美的導入—先聲奪人”;“美的提高—推波助瀾”;“美的評析—出神入化”;“美的結(jié)構(gòu)—畫龍點睛”;“美的半數(shù)—賞心悅目”。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要讓學生始終處于精神飽滿、精神愉快的狀態(tài)中,積極主動地思辨、探究,從而實現(xiàn)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主體地位的統(tǒng)一,實現(xiàn)教師、學生和課文內(nèi)容的情感共鳴,達到一種美的境界,來以美輔德,以美促智。
一個語文教師在教學中,要以愛為基礎,善于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以富有情感的啟發(fā)、引導點撥、講授、品評,來充分開啟學生對知識、道德的領悟,使學生獲得美的體驗。注重情境教學,能使語文教學取得更美的效果。
聰明的語文教師,一定注重多媒體等電教設備在教學中的運用?;蚪柚鷪D片,或借助點膠設備。色彩鮮明的圖片、悅耳的音響,具有很強的感染力和影響力,使學生能身臨其境,直接感知美、欣賞美,因此,一位語文教師,要善于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收集有關資料,精心制作課件,為語文課堂教學增添更美的色彩。
綜上所述,語文課堂教學中,傳授知識、以德育人、以美育智的教學方法及教學過程都追求最優(yōu)化。我們在今后的語文教學實踐中,要努力地去尋求美、實現(xiàn)美、創(chuàng)造美,因為“美”是語文教學的最高境界。
參考文獻:
[1] 曹明?!墩Z文教育學》,青島海洋大學出版社2002年。
[2] 曾永成《美學原理教程》,電子科大學出版社199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