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匡家歷史》
魏晉時期,“竹林七賢”之一的劉伶是歷史上著名的酒鬼。他一天到晚喝著酒,游山玩水,逍遙人間,被稱為“醉侯”。他常常坐著鹿車,帶看一壺酒,讓自己的仆人隨身帶著鏟子跟隨其后,等他醉死的時候,就隨地挖個坑給埋了。
宋人趙崇絢在《雞肋》一書中作了統(tǒng)計,說劉伶的酒量是一石五斗,但是他的酒量并不是最大的。漢朝大儒鄭康成可飲一斛,而最終的冠軍是漢朝廷尉于定國——可以“飲酒至數(shù)石而不亂”。按照現(xiàn)在的通行標準,一石等于十斗,一斗為十升,一斛為五斗(宋代之前為十斗),古人的酒量到這個地步,的確讓人稱奇,但也讓人感到疑惑。且不談酒量如何,就是光喝水,這么大的量估計也讓人受不了吧?
酒的生產(chǎn)技術(shù)
這里首先反映的是酒的生產(chǎn)技術(shù)問題。古代的酒一開始因為釀造技術(shù)水平有限,所以酒精含量并不高。比如,戰(zhàn)國時期法家韓非所著的《韓非子》中,有這么一個寓言故事:宋國有個賣酒的人,生意一直不好,酒賣不出去,經(jīng)常放到發(fā)酸,然后倒掉。后來鄰居告訴他,他家的惡狗拴在門前,所以沒人敢來買酒。這個故事中所提到的,放一段時間就會酸的酒,就是低度酒。低度酒長時間放置會讓酒精揮發(fā),特別是天氣一熱,更容易受其他微生物的影響,導致發(fā)酸變質(zhì)。說明那時候的釀酒技術(shù)還不是很成熟。
中國古代早期的酒是以谷物等農(nóng)作物為原料,加入酒曲,放在密閉的容器里,經(jīng)過一段時間自然發(fā)酵而成的,后來才進入到蒸餾取酒的工藝時期。至于何時開始蒸餾取酒,歷史上有好幾種說法,不過就目前發(fā)現(xiàn)的證據(jù)顯示,東漢時期就已經(jīng)有蒸餾酒的相關(guān)器具存在了。等到了清代乾隆時期,出現(xiàn)了“雙蒸法”。通過二次蒸餾,得到五十至七十多度的高度白酒。
正是因為釀造工藝的不斷發(fā)展,酒的濃度不斷提高,在歷史記載中,人們的酒量也就產(chǎn)生了相應(yīng)的變化。漢代李定國是“數(shù)斗而不亂”,到了唐代,李白只能“斗酒詩百篇”,可以看出酒的純度從漢到唐有一個提升的過程。
到了宋代,《水滸傳》里景陽岡“三碗不過崗”,厲害的武松也只能論“碗”喝。此時,宋代的釀酒技術(shù)比唐代又高了,計算人們酒量的容器越變越小。
度量衡的變化
第二個問題就是歷代度量衡的變化。如果按照先行的度量衡標準,這幾升幾斗的,就是不喝酒光喝水,也會讓人受不了。根據(jù)現(xiàn)有的古籍考證,漢代的標準計量單位不僅和當代,就是和后來的朝代也有很大不同。北宋沈括在《夢溪筆談》里也提到,秦漢時期的“六斗”只相當于宋代的“一斗八升”不到一點點。南宋葉適在他的《石林筆記》中提到,漢代的“一石”只相當于宋代十九斤多一點。這個度量標準縮水是相當厲害的。
一方面酒精含量在提高,一方面度量衡在不斷縮小。據(jù)此推敲,于定國的“數(shù)石而不亂”,按照之前宋人推斷的標準,他的酒量大概在一百多斤的樣子。這樣看的話,量還是不小,一頓下來,估計要喝破肚皮。
這就涉及到一個問題,那就是于定國到底是一次性不間斷的喝數(shù)斗,還是分幾次在宴會上喝了這么多?文言文的表述不總是那么嚴謹精確,這一點不能忽視。
長久以來,有一種說法是,古代真正的喝酒冠軍是孔夫子??鬃拥亩缹O孔融曾說道:堯不千鍾,無以建太平??追前脔瑹o以堪上圣。說是孔子的酒量達到了一百觚。據(jù)說,觚的容量差不多是兩斤,一百觚,也就是二百斤。
要判斷這件事的真假,首先要了解孔融及他寫這篇文章的目的。東漢末年,由于發(fā)生饑荒,為了保證糧食供應(yīng),曹操下令禁酒??兹谧鳛榫仆剑敃r寫這篇文章主要是為了反對曹操的禁酒令,所以故意抬出大圣賢出來。其實,“孔子百觚”之說也只有孔融提過,他雖是孔家后代,但都隔了二十代了,怎么會知道老祖宗的真正酒量呢?這里的表述,“干鐘”和“百觚”形成對仗,都是指非常多的意思,而非具體實際的數(shù)量。
《晉書·劉伶?zhèn)鳌氛f,劉伶太能喝酒了,喝得妻子都覺得害怕。當他向他妻子討酒喝的時候,不僅酒被倒掉,酒器也給毀了。夫人流著淚對他說:“你的酒喝的太多了,我可不想過早地做寡婦,你一定要戒酒。”劉伶便提出到祖先墳上發(fā)誓戒酒。他帶上祭品和酒,結(jié)果跪倒發(fā)誓的時候變了卦,說道:“老天爺,我劉憐生下來就是以酒為命,我一次喝一斛,五斗除酒病,我怎么能聽女人的話?”然后順手把祭祖的酒拿來喝了,喝完很快就醉倒了。帶到墳上祭祀的酒能有多少呢?說明他的酒量其實不算大,有些地方的描寫實際是過于夸張了。
酒或許給歷代文人帶來了創(chuàng)作靈感,但一件再好的東西,當沒有了節(jié)制,就一定是壞東西。古人的酒量有水分,可不要輕易挑戰(zhàn)效仿。再好的酒,喝起來一定要適度。如果您不是一定要靠喝酒創(chuàng)作出好文章,日后成為下一個李白,還是勸您無事莫貪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