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永偉 唐光燕 李尤薇
【關鍵詞】血清肌紅蛋白;急性心肌梗塞;肌鈣蛋白
【中圖分類號】R466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8714(2020)10-0063-01
作為臨床上的一種常見心臟類疾病,急性心肌梗塞的發(fā)病特點主要是發(fā)病急、發(fā)病快、病情較重、治療困難、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較高,以及預后效果不好等情況,這些都對病人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帶來嚴重的威脅。同時因為近年來心血管疾病的發(fā)生率越來越高,而作為心臟累疾病中占據(jù)比例較重的一類疾病,急性心肌梗塞的發(fā)生率也呈現(xiàn)出了逐年升高的態(tài)勢,醫(yī)學界也越來越關注該病的治療。血清肌紅蛋白的含量在肌肉收到損傷后,其含量會升高,可作為心肌梗塞的檢測指標,同時肌鈣蛋白l也被認為是一種心肌損傷的標志物,廣泛用于臨床診斷中。本文探討血清肌紅蛋白檢驗在急性心肌梗塞臨床檢驗中的應用價值探析,筆者通過對所篩選的病人進行研究,進行相關研究,為以后的醫(yī)治和研究提供參考。
1.1一般資料
篩選2018年3月~2019年5月在我院行急性心肌梗塞治療的病人60例,以及同一時間在我院進行健康體檢的受試人員60例,對兩組受試人員都進行血清肌紅蛋白的檢測,對比結果,并分析觀察組治療后的含量變化。分析不同組的受試人員的資料,對照組男性29例,女性31例,最大年齡79歲,最小年齡57歲,平均年齡(63.7±2.1)歲;觀察組患者男性28例,女性32例,最大年齡78歲,最小年齡58歲,平均年齡(63.4±3.1)歲。兩組病人的各項基本資料并未表現(xiàn)出顯著的差異性(P>0.05),因此具有一定可比性。
1.2方法
當患者入院后,抽取兩組受試人員的靜脈血5毫升,離心機離心后,在儀器上進行血清肌紅蛋白和肌鈣蛋白的1含量。觀察組患者繼續(xù)接受綜合治療,在治療后的4小時,一天和3天后再次進行血清繼紅蛋白的檢測,方法如上面所述。
1.3觀察指標
指標觀察:比兩個組別的血清肌紅蛋白、血清肌鈣蛋白1含量,當觀察組進行治療不同時間后,再次對他們的血清肌紅蛋白,并與治療前的水平作比較。
1.4統(tǒng)計學方法
借助SPSS22.0對統(tǒng)計的數(shù)據(jù)進行剖析,并將結果用(均數(shù)±標準差)進行示意,即(±s)。隨后通過整理和分析并進行T檢驗,當P<0.05時則表示差異顯著。
2.1兩組受試人員的血清肌紅蛋白和血清肌鈣蛋白1含量的比較
經(jīng)總結得到,對照組人員的血清肌紅蛋白含量為(56.21±7.38)ug/L,血清肌鈣蛋白1為(0.0011±0.002)ug/L,觀察組患者的血清肌紅蛋白含量為(189.3±15.38)ug/L.血清肌鈣蛋白1為(0.067±0.004)ug/L;接受治療前觀察組的血清肌紅蛋白含量和血清肌鈣蛋白1都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
2.2觀察組接受治療后4小時,一天和3天后的血清肌紅蛋白和血清肌鈣蛋白1含量
經(jīng)總結得到,治療四小時后的血清肌紅蛋白含量為(196.21±17.38)ug/L,血清肌鈣蛋白1為(0.0081±0.012)ug/L,治療一天后的血清肌紅蛋白含量為(184.3±15.38)ug/L,血清肌鈣蛋白1為(0.066±0.005)ug/L;治療三天后的血清肌紅蛋白含量為(100.3±15.38)ug/L,血清肌鈣蛋白1為(0.032±0.005)ug/L;可以看出患者在治療時間的延長后,指標都逐漸接近至正常水平。
因為急性心肌梗塞的發(fā)病快和急的特點,如果患者沒有得到及時的救治,將會危機患者的生命安全或者造成嚴重的并發(fā)癥,給患者的生命健康帶來巨大的負面影響。根據(jù)相關研究顯示,心肌細胞收到損傷后,外周血中釋放的血紅蛋白和肌鈣蛋白1的含量會顯著升高,因此,診斷心肌梗塞患者的病情,可以將這些指標作為一種心肌損傷的標志物。因此,本文我們將血清肌紅蛋白和肌鈣蛋白1的含量檢測應用于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診斷中,觀察患者體內(nèi)這兩種蛋白含量變化,根據(jù)結果顯示經(jīng)總結得到,接受治療前觀察組的血清肌紅蛋白含量和血清肌鈣蛋白1都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颊咴谥委煏r間的延長后,指標都逐漸接近至正常水平??偠灾募」H颊叩呐R床檢驗應用血清肌紅蛋白和肌鈣蛋白l效果良好,所以建議診斷該病采用這兩種蛋白含量的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