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卷健男 郝彤彤
山是如何成為山的呢?
現(xiàn)在我們所見的山,起先的形態(tài)其實并不是山。即便是高大巍峨的崇山峻嶺,在過去也僅僅是平坦的土地。那么,山究竟是怎樣形成的呢?
山的成因可大致分為兩種。
第一種是火的形成,地殼噴出的高溫熔巖經(jīng)冷卻凝固后不斷堆積,便形成了火山。日本最著名的富士山就是火山。富士山是由3次火山大爆發(fā)噴出的熔巖堆積而成的。
另一種就是地表經(jīng)過褶皺運動擠壓形成的山。舉例來說,當(dāng)我們水平地拿起一塊墊板,從兩端用力擠壓,墊板就會彎曲變成小山的形狀。喜馬拉雅山脈,就是由于地殼運動,地表兩端受到擠壓而形成的山。
喜馬拉雅山脈是由海底堆積的沉積巖構(gòu)成的,所以并不是火山。世界上還有許多成因相同的山脈,如北美的落基山脈、日本的北岳、歐洲的阿爾卑斯山脈等。
測量珠穆朗瑪峰高度的方法
珠穆朗瑪峰被譽為世界最高峰,海拔8844.43米。這個數(shù)值是用“地心到珠峰頂端的距離”減去“地心到珠峰大地水準(zhǔn)面的距離”得到的。
地球上的地形千差萬別,既有超過8000米的高山,也有低過1萬米深的海溝。由于地殼的密度并不平均,密度大的地方重力會較大,因此地球的重力也不是固定的。70%的地球表面都是海洋。因此大地測量學(xué)把與世界平均海平面相重合的“重力等勢面”作為“大地水準(zhǔn)面”,以此代表地球的基本形狀。
也就是說,珠穆朗瑪峰的高度指的是珠峰所在地的平均海平面(大地水準(zhǔn)面)到山頂?shù)母叨?。人們在說“珠峰”高度的時候會說“海拔8844.43米”也是這個原因。
從地心開始測量
如果我們用“山頂?shù)降厍蛑行牡木嚯x”代替大地水準(zhǔn)面來計算高度的話,那么世界第一高山將由珠穆朗瑪峰變成位于赤道附近的欽博拉索山(海拔6310米)
地球以兩極為軸進行自轉(zhuǎn),地球赤道附近區(qū)域由于離心力而微向外鼓起。因此,赤道附近緯度較高的地區(qū)距離地心更遠。赤道附近的欽博拉索山的高度,若按照距地心距離計算的話,要比珠朗瑪峰高出約2000米。
從山腳(洋底)開始測量
我們可以以大地水準(zhǔn)面為基準(zhǔn)測量陸地上的山,那用什么辦法測量從海底冒出的山呢?
比如,有一座山,有5000米都位于海下,露出海面的山頂為100米,那么他的高度就是100米。如果山頂沒露出平均海面的話,就沒法測量高度。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人們在測量山腳位于海底的山高時,以洋底為基準(zhǔn),測量從洋底到山頂?shù)母叨取?/p>
夏威夷的冒納凱阿火山,露出海面以上的山峰度為4205米。若從太平洋洋底的山腳處開始測量,它的高度為10202米。比珠穆朗瑪峰的海拔還要高出1355米。如果有一天地球上的海水消失了,那世界第一高峰就變成了
冒納凱阿火山。
但是,現(xiàn)在人們規(guī)定以“大地水準(zhǔn)面”為基準(zhǔn)進行海拔測量,
因此最高峰還是珠穆朗瑪峰。
喜馬拉雅山脈還在變高?
在海拔8844.43米的珠穆朗瑪峰山頂附近,有一片被登山者稱為黃帶的地層。
在那里,原本黑色的巖石變成灰白色的帶狀巖石,黃帶層的真身其實是石灰石。這種石灰石是由和海膽同屬的海百合演變而來,其間含有化石。
其實含有黃帶的巖層來自約3億年前特提斯海(古地中海)的海底。曾經(jīng)位于海底的巖層,如今卻在8000多米的高山上。
特提斯海曾位于現(xiàn)在的喜馬拉雅山至阿爾卑斯山之間。數(shù)千萬年前,陸地在喜馬拉雅、阿爾卑斯一帶逐漸露出海面,隆起成山。
那么是什么原因?qū)е玛懙芈∑鹉??是由于印度次大陸板塊向歐亞板大陸板塊俯沖,擠壓兩者之間的特提斯海堆積的地層,使其上升到了現(xiàn)在的高度。并且,這種上升運動今天仍在繼續(xù)。
(摘自北京時代華文書局《有趣得讓人睡不著的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