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瑞靜
摘 要:在抗日救亡運動興起與“婦女回家”的復古思潮再度興起的背景下,沈茲九所主導的輿論喉舌對于婦女問題的討論發(fā)揮了重要作用。沈茲九的婦女解放思想充分體現(xiàn)了其所處的時代背景,文章以文獻分析的方法對沈茲九的婦女救國觀、職業(yè)觀、參政觀等方面進行深入剖析從而揭示抗戰(zhàn)時期進步知識女性對于婦女問題的思考。
關鍵詞:抗戰(zhàn)時期;沈茲九;婦女解放思想
近代以來,婦女解放在民族危機的社會大背景下受到知識分子的重視與宣傳,這也造成了婦女解放始終被置于民族話語之下,但不可否認的是在近代報刊輿論的傳播下,婦女解放話語已經(jīng)存在廣大的群眾基礎?!熬乓话恕笔伦兒螅瑧?zhàn)爭所帶來的機會為婦女社會地位的提高再一次提供了契機,然而這種局面的形成離不開知識女性的倡導與媒體的輿論動員。
沈茲九(1898—1989),浙江德清人,著名婦女社會活動家。早年留學日本,1925年回國任教,并積極鼓勵婦女參加革命工作。1934年在史量才的邀請下主編《申報》“婦女園地”。1935年創(chuàng)辦《婦女生活》并任主編,在婦女界產(chǎn)生了很大的思想影響,被稱為“女界之韜奮”。同年參與發(fā)起組織上海婦女界救國會,并任理事會總務部副主任?!捌呔印笔录髤⑴c宋慶齡發(fā)起的救國入獄運動。1938年后赴武漢、重慶任新生活婦女指導委員會文化組組長。1939年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1941年赴新加坡協(xié)助胡愈之工作,從事婦女抗日救亡宣傳,在當代婦女運動史上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功績。目前對于沈茲九的研究尚限于對其所辦報刊的研究,對其婦女解放思想方面關注頗少,本文擬從婦女救國觀、職業(yè)觀、參政觀等方面對沈茲九的婦女解放思想進行專門探討。
一、沈茲九的婦女救國觀
20世紀30年代,蔣介石實行“新生活運動”對于女子的身體進行了一系列的規(guī)范,試圖建構婦女的“新賢妻良母”形象,強調(diào)婦女在家庭中的責任。但是在日本帝國主義的囂張侵略氣焰下,人民生活的地皮一天天縮小,農(nóng)村破產(chǎn),都市恐慌的社會背景下,沈茲九認為僅以“禮義廉恥”為目標的新生活運動并不能使婦女真正過上新生活。因此,沈茲九在《婦女的新生活》一文中從三個方面提出新生活運動者應走的正確道路:“一要使婦女真正過上新生活,首先要求得民族解放,中國民族不得解放,而要妄想過什么新生活,只是癡人做夢;二要使婦女實際會參加救亡運動,必須教以救亡的理論,救亡的知識技能;三要使婦女大眾能享受真正的新生活,首先要讓婦女大眾和這舊社會的一切惡勢力奮斗?!盵1](2)可見,沈茲九始終將婦女問題的解決與社會變革相統(tǒng)一,只有將舊社會改造成新社會,婦女才能真正地過上新生活?!爸袊鴭D女大眾,曾經(jīng)長期生活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里,受著重重的壓迫。所以在現(xiàn)階段上,中國婦女運動的唯一目的,是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目前尤其是反抗日本帝國主義?!盵2](2)沈茲九認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中國,婦女問題的解決不可能脫離社會問題而單獨解決。
沈茲九認識到中國女性要想在民族解放中求得自身解放,必須動員全國婦女積極參戰(zhàn)。在民族危機深重的情況下,中華兒女是屬于民族的、屬于國家的,婦女有權利也有義務參加抗日救亡。要想動員各階層的婦女參加參與到抗日救亡運動中來,首先要對其進行精神動員,打破長期以來封建思想的束縛。沈茲九在《婦女的精神動員》一文中從四個方面動員婦女參加抗戰(zhàn)活動:(一)“國家興亡,不但匹夫有責,匹夫也有責。以提高婦女愛國與建國的責任心?!保ǘ叱叭龔摹苯ⅰ岸摹?,即用“從國家”“從民族”的國民思想取代“從父”“從夫”“從子”的依賴思想。(三)破除四德,提倡八德。中華民國的國民,不分男女,同樣要有忠孝仁愛信義和平的八項救國道德。(四)打破女子生來能力即弱于男子的觀念。[3](12)沈茲九認為民族解放是婦女解放的前提,同時也認為只有婦女思想解放,才能更好地服務社會。她在從精神方面動員婦女為抗戰(zhàn)救國做貢獻的同時,鼓勵婦女實際參與到救亡活動中來,她指出:“只有婦女直接參加抗戰(zhàn)建國,才真正能和男子平等,才配得上說女子“有權威”,而不是一個玩物和附屬品?!?[4](2)在沈茲九看來婦女只有有組織地直接參與救亡運動,完成民族解放的任務,努力改革社會,才能使自身脫離半殖民地的奴隸生活,享有真正男女平等的權利。
在民族危亡的關鍵時刻,以沈茲九為代表的知識女性仍在民族國家話語之下尋求婦女解放途徑的同時,已經(jīng)開始思考抗戰(zhàn)以后婦女的前途問題,以免抗戰(zhàn)勝利后婦女被打回家里去。因此,1939年沈茲九在《新中國與婦女解放問題》一文中提出“民族完全獲得自由之日,才是婦女真正解放之時”[5](10)的同時,論述了新中國婦女的真正解放以給予廣大婦女參與抗戰(zhàn)建國的勇氣。
二、沈茲九的婦女職業(yè)觀
近代以來,女性的活動空間逐步從家庭向社會轉(zhuǎn)移,職業(yè)女性群體逐漸形成,使得傳統(tǒng)社會“男主外,女主內(nèi)”的性別分工模式走向瓦解。但是隨著戰(zhàn)爭的日益嚴峻、經(jīng)濟危機的波及以及“婦女回家”理論的傳播,使得五四時期出走的“娜拉”面臨逆潮的沖擊不得不向后回歸。但是沈茲九認識到在外來資本主義的沖擊下,真正封建社會時期,婦女完全從屬于家庭并且與社會沒有直接關系的小農(nóng)經(jīng)濟生產(chǎn)模式和大家庭制度已經(jīng)不復存在,其所依賴的父、夫或子已經(jīng)不足以支撐整個家庭的生計。在這種情況下,女子為求活命計,不得不走向社會。雖然復古的空氣彌漫社會,但在“不景氣的空氣日甚一日,商家除歇業(yè)關門以外,他們要掙扎,只有尋取有利可圖的途徑。任你禁令重重,有時也會顧不得,偷偷實行?!盵7]( 194-196)
1937年沈茲九所譯蘇聯(lián)柯倫泰所著的《新婦女論》對其女性解放思想產(chǎn)生了重要影響。在柯倫泰的影響下,沈茲九認為:女子處于卑劣的地位完全是由于社會經(jīng)濟關系決定的,社會主義社會的蘇聯(lián)之所以真正獲得男女平權,是因為其婦女直接參與了政治和國民經(jīng)濟建設的緣故。[4]雖然1926年中國國民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通過了《婦女運動決議案》使得女子職業(yè)權得到肯定,但由于女子知識水平的欠缺,家庭瑣事的牽制,女子真正地享有職業(yè)權并非易事。因此,沈茲九認為要使婦女有一技之長而不至于再回到家庭里去,必須強調(diào)“不管什么學校,一律招收女性,并多辦婦女職業(yè)訓練所,來提高婦女文化水準,訓練技術人才,讓每個機關女職員、商店女店員都能稱職地負起她的責任?!?[8](15)另外,要使農(nóng)工婦女以及家庭婦女從愚昧、廚房、子女的牢籠中解放出來在多設識字班提高文化水平的同時,母性保護機關的設置也同樣重要。
從社會發(fā)展看,婦女走向社會,從事職業(yè),已經(jīng)是必然的現(xiàn)象。同時,抗日救亡對家庭的破壞,也使得婦女不得不走出家庭,為革命事業(yè)而服務。然而由于家事的牽制,純女性主辦的社會服務機關不得不聘用男子的現(xiàn)象仍屢見不鮮。因此,沈茲九認為婦女問題與育兒問題是密切相關的,育兒問題不解決,婦女始終解放無門。沈茲九鼓勵國家與社會重視母性的保護,設立母性保護機關解除勞動婦女的痛苦。關于實施兒童公育并創(chuàng)辦職業(yè)婦女托兒所的問題,沈茲九與師石在《申報》進行三度爭論。沈茲九大力支持廣設托兒所的理論之一便是立足于婦女從家庭中的解放?!耙环郊扔新殬I(yè)婦女,他方既有代育兒童機關的必要。一方得專心工作,一方得多量教育。喜工作者工作,喜教養(yǎng)兒童者,則教養(yǎng)兒童。對個人可謂分工,對社會可謂合作?!盵9](17)在抗戰(zhàn)與建國并行的當下社會,婦女要參加抗建工作,職業(yè)婦女要守住職業(yè)崗位,因此,職業(yè)婦女托兒所的設立已經(jīng)刻不容緩。
三、沈茲九的婦女參政觀
隨著資產(chǎn)階級民主革命的推進,婦女參政作為婦女運動的主要目的之一受到知識女性的重視。1927年沈茲九便發(fā)表《革命聲中的婦女工作》一文呼吁有政治能力的婦女們都當參加政治革命的工作。該文指出:“政治生活是人民的一種公共生活,誰蔑視政治,誰就是蔑視自己的生活。中國自辛亥革命到現(xiàn)在十六年,試想過去十六年中,兵連禍結的慘狀,推源禍始,亦何嘗不是民眾放棄政治的結果?!鄙蚱澗耪J為要擺脫軍閥的專制統(tǒng)治,爭得人民自由,只有政治革命之一法。而“婦女想要達到在法律上,社會上,教育上,經(jīng)濟上,與男子平等的地位,也先當從政治革命上著手?!盵10](17)
抗戰(zhàn)時期,民主政治作為動員社會各階層各黨派一致抗戰(zhàn)的手段受到知識分子的重視。憲政作為實行民主政治的關鍵在抗戰(zhàn)時期掀起兩次高潮,為婦女參與政治提供了良好契機。在抗日救亡的時局下,婦女受到愛國主義和反對日本侵略思想的鼓舞,許多年輕女性第一次參加到政治活動中來。沈茲九所控制的文化陣地《婦女生活》對于婦女在民主政治中所應扮演的角色也進行了積極的宣傳與討論,并撰寫《婦女與民主政治》一文表達自己的觀點。憲政運動在政府的領導下廣泛開展的情況下,沈茲九認為“所謂實施憲政就是實施民主政治”。對于什么是民主政治?沈茲九認為應該是孫中山先生所說:“我們要求民權,是要把政權放在人民掌握之中……成立民主政體,凡事都應該由人民作主的,所以這四萬萬人都是很有權的?!盵11](1-2)在沈茲九看來,抗戰(zhàn)時期的憲政運動不是少數(shù)婦女獲得參政權,而是占全國人口半數(shù)的婦女能夠真正的過上民主生活。因此,沈茲九指出:“當前實施憲政的真正目的是要不分黨派性別,動員全民參加抗戰(zhàn)建國工作,以達到全國國民共同擔負起國家的責任;同時達到大家有權參政?!盵11](1-2)
抗日戰(zhàn)爭所帶來的民族危機使得愛國主義話語再次興起,不同政治立場的婦女活動家們得以再次在民族主義話語的感召下共同參與憲政改革,謀求婦女應得之權利。在以憲政促進抗戰(zhàn)建國的全國輿論下,沈茲九站在婦女界的立場,撰寫《憲政與婦女》一文對如何實施憲政提出三點要求。首先,沈茲九認為“憲政是我國全民的要求,特別是婦女,一直過著無權利無地位的生活,只有在實施憲政的民主政治下,婦女才能和男子同樣是個人?!盵12](5)因此,廣大婦女應積極反映婦女界的要求給國民參政會的憲政期成會。其次,由于婦女界對于政治甚少興趣,而缺乏研究。因此,婦女要積極參加各個促進憲政的集團及集會,同時動員其他姊妹共同參加,以提升自身的政治教育。最后,婦女要爭取民主權利,要求婦女擁有抗戰(zhàn)建國言論工作的自由,要求全國人民,除漢奸外,在法律上擁有政治地位一律平等權。[12](5)沈茲九鼓勵婦女參與到憲政運動與實施中來,同時清醒地認識到憲政的完全實行是明天的事情,而婦女在近日應該爭取婦女在抗戰(zhàn)救國工作中的自由,為真正憲政的實施奠基。
四、余論
沈茲九本身就是婦女解放的踐行者,其兩次擺脫封建思想的束縛,走出玩偶家庭。沈茲九擺脫家庭的束縛,走向社會的同時,目睹了其父親所在的公司在世界經(jīng)濟恐慌,帝國主義搶占市場,以及內(nèi)戰(zhàn)和天災的破快下走向沒落,辛苦勞作的女工被一批批的裁去后的慘狀,使其開始用科學的觀點來分析社會問題。抗戰(zhàn)時期,沈茲九擔任婦女指導委員會文化事業(yè)組組長,積極開展婦女抗戰(zhàn)宣傳陣地,開辦女工識字班、主辦婦女指導委員會會刊《婦女新運》以及群眾性綜合刊物《婦女生活》、開辦農(nóng)村讀書室等等,在動員婦女參加抗戰(zhàn)建國的同時,宣傳婦女解放思想。沈茲九清醒地認識到婦女要想獲得真正的解放就必須走向社會,參與國家政治與經(jīng)濟建設。近代以來,報刊媒體作為婦女謀求解放的手段之一受到知識分子的重視??箲?zhàn)時期,沈茲九以其所堅守的輿論陣地在文化嚴格控制的背景下,為婦女爭得了一個說話的地方,對于動員婦女參加抗戰(zhàn)救亡以及婦女解放思想廣泛傳播發(fā)揮了積極作用。
[參考文獻]
[1]茲.婦女的新生活[J].婦女生活,第3卷第1期,1936.
[2]柯倫泰著,沈茲九羅瓊合譯.新婦女論[M].北京:三聯(lián)書店,1951.
[3]茲九.婦女的精神動員[J].國民精神總動員,1939.
[4]茲九.關于女子的天職問題[J].婦女生活,第8卷第11期,1940.
[5]茲九.新中國與婦女解放問題[J].婦女新運,第4-5期,1939.
[6]全國婦聯(lián)婦女運動歷史研究室.“從一二·九”運動看女性的人生價值[M].北京:中國婦女出版社,1988.
[7]鄭永福,呂美頤.中國婦女通史(民國卷)[M].杭州:杭州出版社,2010.
[8]茲九.雜話三八節(jié)[N].新聞報,1937-03-8.
[9]茲九.關于托兒所與兒童公育[N].申報,1934-05-27.
[10]沈茲九.革命聲中的婦女工作[J].知難周刊,第17期,1927.
[11]茲九.婦女與民主政治[J].婦女生活,第8卷第8期,1940.
[12]茲九.憲政與婦女[J].婦女生活,第8卷第2期,1939.
(作者單位:貴州師范大學歷史與政治學院,貴州 貴陽 550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