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自2020年初以來,我國高速公路全面進入非法超限車輛入口拒超時代,入口拒超新政實施效果顯著,高速公路超限率明顯下降,因非法超限運輸行為導致的交通事故顯著減少,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以及高速公路的路產設施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現代社會科技發(fā)展日新月異,不斷地改變著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在交通領域,車貨總重、軸數、速度等數據檢測設備的安裝、電子抓拍、牌照自動識別、信息互聯等技術的應用,均為高速公路入口拒超提供了可靠的技術支持,保證了這項工作得以順利開展。
根據《公路工程技術標準》(JTG B01-2014)有關規(guī)定,高速公路為專供汽車分向行駛、分車道行駛,全部控制出入的多車道公路。高速公路具有“全部控制出入”的優(yōu)勢,車輛進出高速公路必定要經過高速公路出入口,這也為國家在高速公路先行開展拒超工作創(chuàng)造了先決條件。
經過公路管理機構多年來不懈的超限治理,配合制度化的路政宣傳工作,已使社會公眾普遍認識到非法超限運輸行為的危害性。包括廣大車主、駕駛員在內的廣大人民群眾對非法超限運輸行為深惡痛絕,高速公路入口拒超機制應運而生,受到人民群眾的廣泛支持。
非法超限運輸行為可導致高速公路路面發(fā)生永久性變形甚至結構性損壞,公路橋梁、隧道嚴重受損,使用年限大大縮短。有研究表明,超限10%的貨車對道路的損害會增加40%。超限車輛車貨總重的增加和其對公路路面的損害是成幾何倍數增長的,非法超限運輸車輛的大量存在,使公路不得不提前大中修,公路養(yǎng)護經費需求急劇增加。高速公路入口拒超,大大降低了非法超限車輛通行的概率,減少對公路的損害,節(jié)約了養(yǎng)護成本。
汲中明 攝
張宏 攝
超限車輛載質量增大,制動距離隨之加長。嚴重超限的車輛還會因輪胎負荷過重、變形過大而引發(fā)爆胎,車輛突然偏駛,導致制動、轉向性能失靈,從而引發(fā)交通事故。據統(tǒng)計,載重貨車道路交通事故中有70%以上是由超限運輸引起的。高速公路入口拒超可使貨運車輛非法超限行為明顯減少,因非法超限運輸引起的交通事故顯著降低。另外,貨運車輛依法載重,可達到正常的行駛速度,可以有效提高高速公路的通行效率。
不論是在以往公路管理機構單獨進行超限治理的過程中,還是在近年來多部門聯合治超過程中,非法超限車輛的車主、駕駛員與執(zhí)法部門之間的矛盾一直比較突出和尖銳。當事人接受處罰后,還要對超限部分的貨物進行卸、駁載,這不僅會造成其經濟損失,還延誤了運輸時間,甚至會引起貨主的索賠。在高速公路領域實行入口拒超后,可以減少此類社會矛盾,也可避免車主因卸、駁載貨物而無謂增加成本。
近年來,各地交通部門正在進行一系列的機構改革,推進綜合執(zhí)法將是一個趨勢。交通執(zhí)法的職責大幅增加,點多面廣職責重。高速公路入口拒超以前,超限治理工作是高速公路管理機構的一項十分重要的工作,占用了大量人力、物力。高速公路入口拒超之后,非法超限車輛顯著減少,交通執(zhí)法部門的人力、物力可以更多投入到其他領域,促進交通管理工作的協(xié)調推進。同時,高速公路入口拒超這一治本之舉的推行,可以從源頭上消除腐敗問題產生的土壤,避免執(zhí)法人員受到社會非法利益的誘惑,從而避免腐敗問題。
隨著高速公路入口拒超的平穩(wěn)推進,對駛入高速公路入口的非法超限車輛進行勸返成為一項重要的工作。入口勸返時,要對車主、駕駛員耐心地做好解釋和政策宣傳工作,讓其心平氣和地配合工作。同時,任何一項工作的開展都需要制度保障。勸返過程中,對不聽勸阻、暴力沖撞執(zhí)法人員的,要通報公安機關依照《治安管理處罰法》的相關規(guī)定,對相關責任人員進行處罰。對不聽勸阻、強行進入高速公路通行的非法超限車輛,要積極探索建立高速公路“黑名單”制度,做好非現場執(zhí)法工作。
雖然對非法超限車輛可以進行勸返,避免其通行高速公路,但是非法超限車輛占用入口車道影響了高速公路的通行效率,而且非法超限車輛在返回的過程中極易造成交通事故。所以高速公路管理機構一方面要在高速公路出入口、服務區(qū)做好超限運輸治理的宣傳工作;另一方面要深入貨源地,對貨運車輛進行行政指導,盡量避免車輛非法超限裝載,從而減少非法超限車輛駛入高速公路入口的概率,緩解高速公路的通行壓力。
人們社會生產生活的需求是多樣性的,法律應該滿足人們這一合理需求。公路法律、法規(guī)對超限車輛通行公路并未一律禁止,運輸不可解體物品的車輛取得公路管理機構的許可后,則可以通行公路。公路管理機構在辦理不可解體物品的超限許可案件過程中要認真履職,做好服務,加強行政指導,并嚴格遵守《行政許可法》的程序規(guī)定。對批準進行超限運輸的車輛,要督促其按照指定的時間、路線和速度行駛,確保不對公路、公路附屬設施造成損害,不對過往車輛構成安全威脅。
入口拒超工作雖然進展順利,效果顯著,但高速公路的超限率并未因此降到理想的“零超限”狀態(tài)。因各種原因,仍有少量非法超限車輛通行高速公路,對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構成威脅,對高速公路的路產設施造成損害,所以交通主管部門間的聯合治超機制及對非法超限車輛的非現場執(zhí)法工作仍要堅持,標本兼治,徹底打消非法超限者的僥幸心理。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強調,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思想是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的顯著優(yōu)勢之一。高速公路入口拒超有效地解決了高速公路領域非法超限運輸這一歷史性問題,因非法超限運輸行為引發(fā)的交通事故明顯減少、高速公路的通行效率得到提升。入口拒超新政保障了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規(guī)范了運輸市場秩序,正是交通運輸部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發(fā)展思想的具體落實。
鏈接:
入口拒超是否合法?
我國《憲法》保障公民的各項權利和自由,但是法治社會要求社會所有成員都應該在法律的框架下采取行為,其行為不得對他人造成影響。公民權利和自由的行使應以不對他人的權利和自由構成威脅和損害為邊界。
發(fā)達的物流業(yè)在繁榮社會經濟、促進商品流通方面起著巨大的作用,因此國家積極創(chuàng)造條件,出臺多項措施扶持、鼓勵物流行業(yè)快速發(fā)展,繁榮物流市場。對貨運車輛而言,合法合規(guī)的貨運行為是其權利和自由,受到國家的鼓勵、法律的保護。但貨運車輛的貨運行為這一權利和自由的行使,不應對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構成威脅。
從《憲法》層面來看
高速公路作為一個權利主體,其權利受法律保護,包括《憲法》的保護,高速公路有權拒絕侵犯其權利的非法超限運輸車輛駛入。
從行政法層面來看
近年來,公物法成為行政法學研究的熱點,理論日趨成熟。高速公路屬于公物的一種,按照公物法理論,作為公物的高速公路有義務積極消除高速公路上存在的一切安全隱患,保證人民群眾在使用高速公路這一公物時不受安全威脅。對此,高速公路有義務積極作為,拒絕對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構成嚴重威脅的非法超限運輸車輛通行高速公路。
從司法層面來看
我國《民法典》將于2021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將會對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產生積極影響。高速公路與高速公路使用者之間是一種合同關系,高速公路使用者通行高速公路是其權利,支付通行費用是其義務;高速公路方收取通行費是其權利,為高速公路使用者提供一個安全、暢通的通行環(huán)境是其義務。所以,消除高速公路上包括非法超限車輛在內的一切不安全因素,為高速公路使用者提供一個符合合同約定的通行環(huán)境是高速公路作為合同訂立一方的義務。
從實定法層面來看
《公路法》第四十六條、第五十二條關于公路、公路附屬設施保護的規(guī)定,第五十條關于超限車輛的規(guī)定,以及《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四十八條關于機動車超限超載的規(guī)定可以作為高速公路入口拒超行為合法性的依據。
綜上分析,高速公路入口拒超行為合理合法,是交通部門轉變思想、無私作為、勇于創(chuàng)新的新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