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 丹
小學音樂教學有別于其他學科,它是一個靈活多樣,鼓勵學生自己抒發(fā)和創(chuàng)作的一門學科,這種開放性的學科更加要求教師具有廣闊的視野和緊跟時代的教學理念,否則教學過程就會顯得生動和呆板。音樂是一門藝術,音樂教學更加是一種藝術的傳遞,如何讓身體和心智都還沒有完全成熟的小學生從音樂中獲得正向與積極的能量,這就要求教師充分將以生為本的理念灌入音樂之中,引導學生獨立思考,自主創(chuàng)作,積極互動,這樣在無形之中就加強了課堂質量和知識的傳遞。
顧名思義,以生為本就是以學生為根本,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找到適宜學生發(fā)展的教學理念,培養(yǎng)學生全方面發(fā)展,鼓勵學生獨立思考,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是一種符合現(xiàn)代教學觀念的人性化教學。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是一種多元化的教學理念,強調學生與教師互相尊重,互相關愛,在不斷的交流與互動中提升學生們的素質,培養(yǎng)學生們的能力,這樣也從根本上促進了我國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為我國的人才培養(yǎng)貢獻了一份力量。
音樂不僅僅是一種旋律,更是一種靈感和藝術,它作為小學教育階段的一門基礎課程,不但能傳授學生們足夠的音樂知識、音樂文化,更能很好的培養(yǎng)學生們的藝術細胞。但音樂學科在小學階段不是主要的教學科目,這就導致了教師們對這門學科不夠重視,對音樂教學所付出的精力不夠,為了改變這一現(xiàn)狀,教師必須呼吁和順應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優(yōu)化和調整以前的音樂教學模式,做出相應的改進和創(chuàng)新,逐步穩(wěn)固并提升音樂教學的質量,與時代相接軌,確保滿足學生們的精神需求。
小學生的心智和身體都處在一個成長的階段,在課堂上還是比較依賴老師的講授,所以老師們應當樹立以生為本的教學意識,以興趣作為引導,加入學生們喜歡的元素,例如播放動畫片的主題曲,或者通過各種主題曲的識別來慢慢的將學生引入課堂,讓學生們積極主動的參與到課堂之中,這樣不但能夠提升學生們對音樂學習的積極性,也能激發(fā)學生們潛在的音樂細胞。例如在講授《粉刷匠》這首歌曲時,可以采用全體一起唱誦的方法,這是一首歡快旋律稍快節(jié)奏的歌曲,全體一起唱誦更能體現(xiàn)出歡快的氛圍、營造歡快的感覺。再例如講授《金色的童年》這首歌曲時,歌曲的音調有些許的高,就可以采用讓老師唱一句學生唱一句的方法,讓學生充分的感受音調的變化,親身的體會到不同音調所帶來的不同的感覺,這樣也能增加學生和老師的互動,老師也能及時的知道學生們掌握程度并進行準確的糾正和引導,這樣不僅充分的將以生為本滲透到教學之中,提高了課堂教學質量的,也讓學生真正的領略了音樂的真諦。
時代在不斷變化,教學改革也必不可免,只有家長、老師、學生三線一體才能共同面對改革所帶來的沖擊。在音樂教學方面上,不能只重視音樂的傳授,還需要重視音樂背后的創(chuàng)作環(huán)境,作詞作曲者要表達的一種觀念或者情感,要將基礎知識融合進來,例如在播放民族音樂時,教師就可以對民族歷史、民族發(fā)展、民族樂器進行介紹,全方面多元化的傳授音樂知識,有計劃的向學生介紹不同地區(qū)的音樂文化,讓學生了解到地域與地域之間的音樂文化差異,國家與國家之間的音樂文化差異,讓學生真正知道音樂背后所蘊含的文化和道理。同時一個良好的音樂學習氛圍對于音樂教學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營造一個良好的音樂學習氛圍可以在無形之中讓學生們受到音樂的感染,發(fā)自內心的喜歡上音樂,例如課間播放音樂,走廊板報宣傳音樂,鼓勵學生們進行音樂比賽都可以將音樂融入學生們的日常生活中,在豐富學生們課余生活的同時也能促進音樂氛圍的形成和發(fā)展。
綜上所述,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已經深入到教學改革之中,小學音樂教學也已經走在了這條新型的教學理念之路上,這對于培養(yǎng)學生綜合素質,強化學生獨立自主的思考模式有著很重要的意義。音樂教育是傳遞藝術和文化重要的模式之一,在小學生的階段就讓其扎根這種思想模式和精神文化能更好的讓學生理解這個世界,作為教師也要不斷的強化對以生為本的認識,真正的將以生為本運用到音樂教學之中,讓學生更好的認識音樂所帶來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