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陽紅
歷史上的辛棄疾原是一個“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上馬定乾坤”的英雄,他既有詞人的文采,又有軍人的魄力,一生都把為民族雪恥、抗金收復失地作為自己的遠大抱負。因此,在他的詞集中,我們所看到的大部分是他豪氣沖天的英雄形象。然而,自與金一戰(zhàn)以后,南宋王朝甘心向金朝納貢求和,俯首稱臣。身為“歸正人”的辛棄疾雖一心主張抗金,有報國之志卻投國無門,四十二歲時,辛棄疾被彈劾罷職,在長期被迫歸隱的隱居生活中,辛棄疾遠離官場的紛繁雜擾,置身于鄉(xiāng)村田園的生活中。此時的他深入農村,與農民有了更多的接觸,也有更多的機會接近大自然,因此,他將自己的筆觸轉入鄉(xiāng)村田園,寫下了大量的田園山水詞。這些田園詞作是表現(xiàn)辛棄疾對農村生活的所見、所聞、所歷、所感、所嘆,并且含有作者辛棄疾對農村生活獨特的感受。
在遠離官場、隱居帶湖瓢泉的近二十年時間里,辛棄疾有了更多的機會與農民交往,在鄉(xiāng)村恬靜閑適的生活中,他寫下了相對前人來說較多的田園詞,按內容劃分,這些詞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第一,描寫農村自然風光,表現(xiàn)農民生活閑適的剪影,如《清平樂·村居》(茅檐低?。?。
第二,描寫鄉(xiāng)村夏日的夜晚風光以及農民豐收的景象,如《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明月別枝驚鵲)。
第三,描寫農村的風俗人情、農民的生活剪影和詞人村居生活所生發(fā)的無限感慨,如《鷓鴣天·戲題村舍》(雞鴨成群晚未收)。
第四,描寫鄉(xiāng)村女子的生活狀態(tài),如《玉樓春》(三三兩兩誰家女)。
第五,描寫為農民祝壽與農民交往的鄉(xiāng)居生活,如《臨江仙·戲為期思詹老壽》(手種門前烏桕樹)。
第六,描寫鄉(xiāng)村風景但同時又兼有詞人比喻寄托之意,如《鷓鴣天·黃沙道中即事》(句里春風正剪裁)。
在辛棄疾的筆下,有清新自然的鄉(xiāng)村環(huán)境,有悠然閑適的鄉(xiāng)居生活,有喜人的豐收景象,有勤勞質樸的鄉(xiāng)村農人,還有詞人在長期鄉(xiāng)村生活中的躬耕實踐和切身體會。因此,相比于前代的詞人,辛棄疾的田園詞更具有農村的生活氣息和濃厚的鄉(xiāng)土氛圍,讓讀者讀起來仿佛置身其中,更加真實可感。
與陶淵明創(chuàng)作的田園詩相比較,辛棄疾的田園詞不僅在內容上更加充實,而且還打破了以往田園詞以抒發(fā)自我主觀感受為主的寫法。在他的筆下,或描寫田園風光、或農事更替、或鄉(xiāng)村勞作、或男婚女嫁,從稚子、野老、歸寧女到賣瓜人等各種生動傳神的人物形象,都被他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可以說,辛棄疾田園詞生動的描寫與傳神的形象是相比其他田園詞更為突出的特點。
在辛棄疾的田園詞中,不僅有大自然的美,還有人物活動的生活美。他完全沉浸在這種閑適的生活氛圍中,站在一個客觀的角度,以敘事性的白描筆法去生動傳神地刻畫他眼中的鄉(xiāng)村世界,而這種鄉(xiāng)村田園生活更具有煙火氣息,更平易近人,更富有真實感,這在前人所寫的田園詞的基礎上算是一個重大的突破與創(chuàng)新。
只要提到辛棄疾的詞,人們往往不是想到“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就是想到“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這些語句豪氣沖天,氣勢磅礴。然而,在辛棄疾長達二十多年的被迫隱居生活中,在鄉(xiāng)村田園生活的長期浸潤中,他的一腔英雄豪氣不得不寄情于帶湖瓢泉的那方農村天地里。此時,他的語言不再是恣意縱橫,仗劍天涯的豪氣干云,而是染上了寧靜鄉(xiāng)村的獨特韻味。
第一,恬淡清新,不事斧鑿。
也許長期的鄉(xiāng)居生活讓辛棄疾的內心逐漸歸于平淡,鄉(xiāng)村的一草一木,一人一物,在他的眼中都顯得分外美好,因此,他的語言也呈現(xiàn)出恬淡清新的風格。如《清平樂·村居》描繪的是在農村生活的一個五口之家各自活動的不同場景,表現(xiàn)出吳地農村老年夫妻普遍的生活狀態(tài)。在作者的筆下,沒有任何刻意的斧鑿和雕飾,僅僅是以恬淡清新的語言便勾勒出了吳地農村生活的安寧美好與悠然閑適。
第二,平淡質樸,真實自然。
居于鄉(xiāng)村,必會看到鄉(xiāng)村中的各種風土人情,享受鄉(xiāng)俗之樂。因此,辛棄疾的筆下也不乏描寫鄉(xiāng)俗人情之樂的田園詞,透過詞人平淡質樸的語言,我們感受著詞人的閑適自得,領略著喜氣洋溢的鄉(xiāng)村生活,仿佛自己也身處其中,一股真實自然的感情從心底生發(fā),讀者也似乎看到了一個更加“真實”的辛棄疾。
總之,在辛棄疾的田園詞中,更多是那種恬淡清新,不事斧鑿,平淡質樸,真實自然的語言風格。
辛棄疾所寫的田園詞中,很多詞作中通篇沒有用華彩絢麗的語言,不用典故,不多加雕飾,僅用平白如話的語言就為讀者展現(xiàn)了富有鄉(xiāng)土氣息的農村田園風景畫和生動活潑的農村人物活動圖。如在《清平樂·村居》中,詞人僅用茅檐、小溪、青草就勾畫出五口之家居住的環(huán)境,再用白描手法展現(xiàn)出五口之家的生活現(xiàn)狀,立時一幅閑適、恬靜歡樂的村居圖就出現(xiàn)在讀者眼前。
從陶淵明到王維、孟浩然,再到蘇軾,他們都將自己的切身體驗與對生活的感悟融入自己的田園詩詞作品中。辛棄疾將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很好地反映在田園詞中,這是對前人創(chuàng)作的一種繼承。相較于前人的田園詩詞創(chuàng)作,辛棄疾的田園詞描寫更加細膩,所表達的內涵也更加豐富。他所描繪的鄉(xiāng)村生活更富有煙火氣息,人物形象的刻畫也更加細膩,更加生動傳神。較之前人,辛棄疾的田園詞所描寫的生活面更加廣闊,也更加富有生活氣息,這是對前人田園詞的一種突破和創(chuàng)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