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兆華
天津市薊州區(qū)中醫(yī)醫(yī)院外科 (天津 301900)
肝膽結石作為膽道感染常見疾病,是指膽囊或膽管內發(fā)生結石,根據發(fā)病部位可分為膽管結石及膽囊結石[1]。
肝膽結石患者的癥狀與結石的大小以及結石部位等因素有關,較大的結石會造成患者上腹悶脹不適、噯氣等消化不良癥狀,而較小的結石則會導致患者在平臥位出現結石阻塞膽囊,導致膽絞痛以及急性膽囊炎,嚴重影響患者的正常生活[2]。近年來,隨著腔鏡技術的發(fā)展,腹腔鏡微創(chuàng)治療被逐漸應用于肝膽結石患者的手術治療中,且取得了較佳的療效[3-4]。鑒于此,本研究旨在分析腹腔鏡微創(chuàng)治療肝膽結石患者的臨床療效,現報道如下。
選擇2015年10月至2019年10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肝膽結石患者,根據患者及家屬意愿進行分組,將50例接受傳統(tǒng)開腹手術的患者納入對照組,將50例接受腹腔鏡微創(chuàng)治療的患者納入試驗組。對照組男32例,女18例;年齡25~73歲,平均(48.53±12.18)歲;結石部位:膽囊結石23例,膽管結石27例。試驗組男30例,女20例;年齡24~73歲,平均(50.14±11.73)歲;結石部位:膽囊結石20例,膽管結石30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醫(yī)院倫理委員會審批通過。納入標準:經CT及B超等檢查確診為肝膽結石;患者及家屬均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存在手術禁忌證者;肝、腎功能障礙者。
兩組在術前均要求禁食,并常規(guī)給予抗感染、靜脈補液等支持治療,常規(guī)對患者進行B超、CT及肝、腎功能等檢測。
對照組接受常規(guī)開腹手術治療:協助患者取平臥位,采用氣管插管全身麻醉,于右上腹做一2~5 cm切口,將膽囊切除并切開膽總管,將膽管結石取出,采用膽管鏡進行探查,確認結石無殘留后縫合切口,并常規(guī)放置引流管。
試驗組接受腹腔鏡微創(chuàng)治療:采用OTV-S19電子腹腔鏡[企晟(上海)醫(yī)療器械有限公司,國食藥監(jiān)械(進)字2013第3224701號],術前操作與對照組一致,采用氣管插管全身麻醉,待麻醉滿意后建立二氧化碳氣腹,采用三孔法(臍上、右肋緣鎖骨中線以及劍突下)進行定位;進入腹腔解剖膽囊三角,并將膽囊管及膽囊動脈進行分離,將可吸收夾置于動脈近端,離斷動脈后切除膽囊;于膽囊管肝總管及膽總管前臂做一個1 cm的切口,于劍突下置入纖維膽道鏡,取出結石后沖洗,將膽總管縫合后常規(guī)放置引流管。
(1)于術后1 d比較兩組治療效果:顯效,經治療后患者的臨床癥狀及體征消失,影像學檢查確認結石排出;有效,經治療后患者的臨床癥狀及體征得到顯著改善,影像學檢查確認大部分結石被排出或有縮小趨勢;無效,經治療后患者臨床癥狀以及體征無明顯改善,影像學檢查發(fā)現結石無變化;治療總有效率=(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2)記錄兩組術中出血量、手術時間、肛門排氣時間及住院時間。(3)統(tǒng)計兩組住院期間疼痛、出血、切口感染等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
試驗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
試驗組術中出血量少于對照組,手術時間、肛門排氣時間及住院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術中出血量、手術時間、肛門排氣時間及住院時間比較
試驗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例(%)]
肝膽結石作為臨床常見的消化系統(tǒng)疾病,其發(fā)病與膽管感染、膽汁排泄障礙等原因有關。該病會導致患者出現惡心、消化不良及上腹脹痛等癥狀,在患者進食油膩食物后會因膽囊的收縮而引發(fā)膽絞痛。若患者未獲得及時有效的治療,會出現休克、高熱等癥狀,病情嚴重時會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
傳統(tǒng)治療方案多采用開腹手術對肝膽結石患者進行治療,但由于該術式對患者造成的創(chuàng)傷較大,術中出血量較多,導致術后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較高,且易出現結石殘留的現象;此外,開腹手術在術中操作的視野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治療過程中會對患者的血管、神經等造成損傷,加之術后對患者采取抗生素治療的時間較長,從而延長了患者的恢復時間,不利于預后[5]。
相對于開腹手術,腹腔鏡能夠在不牽動其他臟器的前提下,從不同角度及方向進行探查,在密閉的腹腔內進行取石,避免了外環(huán)境對腹腔的刺激,大大降低了腹腔被污染的概率,且術中腹壁戳孔較小,不影響美觀。本研究結果顯示,試驗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術中出血量少于對照組,手術時間、肛門排氣時間及住院時間短于對照組,且不良反應總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上述結果與于阜杰等[6]研究結果一致。
綜上所述,將腹腔鏡微創(chuàng)應用于肝膽結石患者的手術治療中療效較佳,能夠縮短患者的康復時間,并降低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