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娟
成都市雙流區(qū)公興小學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通過使用多媒體教學手段,能夠讓語文教學和信息化形式向結合,能夠給學生一種自主學習、親身閱讀的學習氛圍以及操作性的平臺。不但加強了學習效率,還能夠改善學習過程,能夠促使學生整體對于知識的學習性。
首先,教師在運用多媒體時,沒有跟教學內容緊密結合起來,更沒有根據教學需要來運用,因此,重點不突出,效果不明顯,還大大分散了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把更多的注意力用在了多媒體呈現的無關緊要的內容中,影響了課堂學習質量;其次,課件設計不精練,太過繁復、花哨,脫離了教學內容本身,浪費了大量寶貴的課堂時間,而化解抽象知識的目的卻沒有達到,沒有順序和節(jié)奏,讓學生抓不住重點和課堂學習的知識點等。可見,好的教學設置、教學手段,還要結合教師教學水平、教學理念、教學態(tài)度,以及對先進教學設備應用技術的掌握。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有些知識學生是很難理解的,例如,詩歌和古詩的意境。學生無法理解這些內容,對詩歌的學習將會大打折扣。為了讓學生對詩歌的學習達到理想的效果,使他們感受到詩歌的魅力,提高其審美情趣,教師就可以采用多媒體來輔助教學。比如,在給學生教學《黃河魂》時,學生心里就不禁會想,黃河魂,“魂”是什么東西?他們不理解“魂”這個核心字眼兒,那么就難以理解整首詩的意境。這個時候,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視頻,給學生觀看奔騰的黃河,讓學生看看壺口瀑布的飛流直下,感受黃河的雄偉壯闊;和學生一起聽聽《龍的傳人》《我的中國心》;告訴學生黃河被譽為母親河的故事等等。通過圖文并茂、視聽結合的講述,既增強了學生對《黃河魂》這首詩歌意境和表達思想、情感的理解,激起了學生的愛國情懷,又能在畫面和歌曲的引導下,讓學生不知不覺融入到詩歌的意境中,感受激情澎湃的愛國熱情,培養(yǎng)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進而促進學生的學習質量,促進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
多媒體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運用,迎合了小學生好動、好玩,喜歡新穎的天性。教師在教學中合理運用多媒體進行引導,提高學生熱情,使其參與其中,調動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并通過多媒體呈現方式的引導,與教師互動、交流,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習效率。比如,在學習《黃山奇石》這篇課文時,教師先給學生講課文,讓學生了解黃山誘人的自然美,再通過教師搜集、整理、設計的多媒體課件,讓學生觀看在黃山上立著的不同形狀的奇石,深刻體會課文的中心思想,領略祖國的大好河山,深入理解課文,保證學習的質量,達到《黃山奇石》這篇課文的教學目標。
過去的小學語文課堂,沒有太多的教學設備,教師的教學理念也比較落后。而當下,隨著信息技術的發(fā)展、網絡的普及以及教師教學理念的更新,學生也能通過多媒體看到壯麗的祖國河山,看到生機勃勃的花草樹木,看到鳥在飛,河在流,看到云在飄,雨在下的真實場景。于是課堂一下子活了,充滿了靈性、充滿了趣味,使學生有身臨其境之感。比如,在學杜牧的《江南春》時,如果沒有多媒體,僅憑教師解說,學生如何能看到“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的生動景象。而運用多媒體制作精彩課件,教師就可以邊講詩邊給學生播放詩中描寫的景色,既增強了課堂教學效果,使教學內容、方式多元化,又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帶學生走進了詩的意境,大大增強了學生對詩的理解,達到了預期的教學效果。
小學語文教學是一個信息傳導過程,是通過一定的信息傳遞、交換、存儲、處理而實現的,所以要想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就需要大容量、高效率的進行知識傳導,使學生接觸到更多的知識,以便積累知識,為語文學習奠定堅實基礎[1]。為做到這一點,小學語文課堂內容不應局限于語文課本,要向課外延伸拓展,引入一些與語文課程相關的優(yōu)質網絡資源,開闊學生視野,發(fā)散學生思維。因此,筆者根據教學大綱和課程內容,運用多媒體技術引入大量與課程相關的網絡資源,如視頻、動畫、圖像、音樂、聲音、文字等,以此豐富拓展課堂容量,讓學生接觸到課程以外的優(yōu)質教學資源,更好的展開學習活動。
如,講《秋天來了》時,這是一篇描述秋天景象的簡短文章,語言精練、畫面優(yōu)美。秋天的景象是美妙的,充滿詩情畫意,僅用一百字不到的文章怎能描繪出秋景的全貌,需要豐富拓展課文內容。而且,小學一年級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有限,還無法從短短的幾十文字中領略到秋天景色的美好,需要更多的教學材料輔助學生去解讀課文。對此,筆者通過多媒體技術引入了與秋景相關的視頻畫面,搭配輕音樂《金色的秋天》,制作了多媒體課件,豐富拓展課文信息容量。優(yōu)美動聽的音樂,配上湛藍的天空、排著整齊隊伍飛翔的大雁、歡快的風箏、挺拔的大樹、金黃色的樹葉……孩子們的積極性和想象力被充分的調動起來,他們談笑著、想象著,進入了營造出來的多媒體課件營造出來的秋天景象之中,歡樂、高效的學習理解課文內容。
當然,時代在發(fā)展,社會在進步,多媒體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雖然已經發(fā)揮了極大的作用,利用其集聲音、色彩、圖畫、視頻于一體的強大功能,徹底刷新了課堂教學模式,但是在不斷發(fā)展的信息技術和網絡廣泛運用的情況下,教師還可以在教學中不斷探索,挖掘多媒體更多、更有效的教學作用,提高教學效率,推動小學語文的教學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