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焦作市第二人民醫(yī)院(454000) 馬馨 徐冬梅 賀新愛 郜娜娜
胃癌是常見的消化道惡性腫瘤之一,其死亡率在所有惡性腫瘤中位居第一[1]。胃癌起病隱匿,早期無明顯癥狀,可伴有輕微胃脘部不適、消化不良等,確診時已到中晚期且大多轉移,錯過最佳手術時期。中晚期胃癌患者主要依賴化療為主的綜合治療,化療是最能夠有效阻遏癌細胞擴散的治療方法,但其產生的毒副作用較大,嚴重影響機體免疫系統(tǒng),降低患者生活質量[2]。采用中醫(yī)藥聯(lián)合西醫(yī)化療方法能夠有效緩解臨床癥狀,而且適用于大多數(shù)胃癌患者。本研究采用抗癌殺毒湯聯(lián)合化療治療晚期胃癌,探究其臨床療效,取得一定結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1.1.1 研究對象 選取2017年6月~2019年1月于我院接受治療的84例晚期胃癌患者為受試對象,采用隨機數(shù)字法分為研究組與對照組各42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理類型等一般臨床資料比較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均>0.05),具有可比性,見附表1。
1.1.2 納入標準:①病理學檢查確診為胃腺癌或胃鱗癌,且屬于胃癌Ⅲ期或Ⅳ期者;②需進行化療者;③以往未進行化療或治療結束4周以上者;④預計生存期>3個月者;⑤患者知情且簽署知情同意書。
1.1.3 排除標準:①嚴重肝腎功能損害者;②嚴重并發(fā)癥,或心腦血管、肝、腎、造血系統(tǒng)等原發(fā)性疾病者;③精神系統(tǒng)疾病者;④依從性差,無法確定療效者。
1.2 治療方法 所有患者給予化療:治療第1天給予靜脈滴注多烯紫杉醇60mg/m2,持續(xù)1h;靜脈滴注奧沙利鉑100mg/m2,持續(xù)2~6h;靜脈滴注5-FU1g/m2,1次/d,連用5d?;熐敖o予托烷司瓊止吐,靜脈滴注多烯紫杉醇之前給予地塞米松處理,3周為1個周期,共治療2個周期?;熀蠖ㄆ趶筒檠R?guī)及肝腎功能。
研究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服抗癌殺毒湯,藥物組成:黨參20g,黃芪30g,炒白術12g,半夏15g,薏苡仁15g,陳皮15g,茯苓30g,半枝蓮15g,白花蛇舌草15g,山慈菇15g,丹參12g,沙參12g,麥冬12g,白芍15g,三棱10g,甘草6g。水煎服,50ml/次,3次/d,1劑/1d。共治療6周。
1.3 評估標準
1.3.1 療效評估標準[3]按照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 抗腫瘤藥物近期客觀療效標準,分為完全緩解(CR),部分緩解(PR),穩(wěn)定(SD),進展(PD),近期客觀有效率=CR+PR。
1.3.2 毒副反應評估標準[4]按照WHO抗癌藥急性及亞急性毒性分級標準制定分為Ⅰ~Ⅳ度,其中Ⅲ、Ⅳ度為中重度毒副反應,毒副反應包括惡心嘔吐、腹瀉、口腔炎、骨髓抑制、外周感覺神經毒性。
1.3.3 生存質量評估標準[5]采用世界衛(wèi)生組織生存質量測定量表(QOL) 進行評估,該量表包括食欲、精神、體力及睡眠等12項,總分60分,分數(shù)越高代表生存質量水平越高。
1.4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療效、中重度毒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治療前及治療6周后生存質量(QOL) 水平。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18.0分析數(shù)據(jù),計數(shù)資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檢驗,等級資料采用秩和檢驗,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療效比較 治療6周后,研究組治療近期客觀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附表2。
2.2 兩組中重度毒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 兩組患者惡心嘔吐、腹瀉、口腔炎、骨髓抑制、外周感覺神經毒性的中重度毒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附表3。
附表1 兩組臨床資料比較[±s,n(%),n=42]
附表1 兩組臨床資料比較[±s,n(%),n=42]
管狀腺癌 低分化腺癌 乳頭狀腺癌 黏液腺癌 未分化癌研究組 26(61.90) 16(38.10) 56.68±6.17 17(40.48) 13(30.95) 8(19.05) 2(4.76) 2(4.76) 對照組 28(66.67) 14(33.33) 57.11±6.01 19(45.24) 12(28.57) 7(16.67) 3(7.14) 1(2.38) Z、t、χ2 0.207 0.324 0.398 P 0.649 0.747 0.690組別 性別 年齡(歲) 病理類型男女
附表2 兩組療效比較[n(%),n=42]
附表3 兩組中重度毒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n(%),n=42]
附表4 兩組QOL水平比較(±s,n=42)
附表4 兩組QOL水平比較(±s,n=42)
組別 時間 QOL(分) 研究組治療前 16.24±7.92治療6周后 26.55±6.33 t 9.378 P 0.000對照組治療前 15.89±7.66治療6周后 17.51±7.04 t 1.428 P 0.157 t組間 6.188 P組間 0.000
2.3 兩組生存質量比較 治療6周后,研究組患者QOL評分水平較治療前顯著上升,且研究組明顯高于對照組(P均<0.05),見附表4。
隨著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及社會發(fā)展,胃癌發(fā)病率逐年增多。確診的胃癌多為中晚期,病死率極高,且治療棘手,難以治愈,預后較差。規(guī)范化的治療可減輕患者臨床癥狀,緩解疾病進展,延長生存期限?;煼椒ㄊ侵委熗砥谖赴┍夭豢缮俚氖侄?,但中晚期胃癌患者體質較差,并發(fā)癥較多,患者難以耐受化療。因此如何提高化療療效及生存質量,同時不增加患者痛苦對于晚期胃癌患者具有重要意義。
祖國醫(yī)學認為胃癌屬于“積癥”、“胃脘痛”等范疇,且其病因為機體正氣虧虛,加之致癌因素作用,胃黏膜異常增生、惡變所導致[6]。同時,化療藥物為熱毒之邪,久用會損耗機體,使正氣漸虛,從而機體免疫功能下降,出現(xiàn)骨髓抑制及消化道不良反應。對于胃癌患者來說,主要治則為益氣健脾養(yǎng)血以扶正,活血清熱解毒以祛邪。本方中黨參、茯苓、白術、甘草取自四君子湯,能夠益氣健脾、養(yǎng)胃,對于改善體質有良好作用。方中黃芪補氣固表,利尿托毒,且補而不膩。薏苡仁、茯苓健脾滲濕,清熱排膿,利水化痰。半夏、陳皮取自二陳湯,具有健脾和胃、理氣化痰之功,用于食少吐瀉,能夠增進食欲,減輕嘔吐。沙參、白芍、麥冬養(yǎng)陰益氣、養(yǎng)血調經、益胃生津。半枝蓮、山慈菇、白花蛇舌草均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結、化瘀利尿之功。丹參祛瘀止痛、活血養(yǎng)血。本研究結果顯示應用抗癌殺毒湯的研究組患者近期客觀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可能是因為抗癌殺毒湯共奏益胃健脾、養(yǎng)陰活血、清熱解毒、消積散結之功,切合晚期胃癌疾病病機,從而取得顯著療效。
現(xiàn)代藥理顯示,黨參成分有人參皂苷,能夠增強巨噬細胞功能,減少白細胞水平下降,同時增強機體免疫力及食欲[7][8][9]。黃芪中的黃芪多糖不僅能夠增強機體免疫力,同時作用于T細胞、NK細胞、LAK細胞,增強其抗癌活性。白花蛇舌草提取物對急性淋巴細胞型、粒細胞型等腫瘤細胞有抑制作用。半夏的水浸出液能夠促使癌細胞脫落,縮小甚至消除癌體。本研究中,治療后研究組患者生存質量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究其原因,可能是因為薏苡仁及白術等能夠增強患者免疫功能的藥物發(fā)揮作用,減輕化療造成的器官及組織功能障礙,同時較好的治療效果對于患者生存質量同樣有改善作用;而對照組患者治療前后生存質量水平無明顯變化,可能由于化療本身對患者產生較大負面影響,雖有一定療效,但其生存質量無顯著改善。此外,兩組患者中重度毒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無顯著差異,可能是因為本次研究樣本量較少,差異顯示不明顯;但研究組各項毒副反應的中重度發(fā)生率均低于對照組,分析可能是方中具有清熱解毒功效的藥物作用所致。
綜上所述,抗癌殺毒湯聯(lián)合化療治療晚期胃癌效果顯著,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生存質量,利于預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