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華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421001) 黃茜娜
子宮內膜異位癥(EMT) 是指內膜的組織出現(xiàn)于宮腔以外導致局部病變而引起的一類婦科常見的良性病癥,但其具有種植、侵襲等類似惡性腫瘤的行為學特征。全世界的育齡期婦女中約有10%受其影響[1],其在身體及心理方面對女性造成不利影響,從而大大降低了女性的生活質量[2]。目前治療方式有藥物及手術,手術治療能對病灶進行一定程度地清除,復發(fā)的幾率很大。而藥物治療如GnRH-a在患者停止用藥后復發(fā)的幾率更大,因此很多醫(yī)者進行了一系列治療方式的探索[3]。曼月樂主要通過緩慢釋放高效孕激素抑制內膜生長,對于子宮內膜功能進行穩(wěn)定維持,降低激素的分泌量,且能有效緩解痛經(jīng)癥狀。為研究GnRH-a聯(lián)合曼月樂對子宮內膜異位癥手術后的臨床效果,本文進行了研究,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隨機選擇2018年6月~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120例EMT術后患者,隨機分為實驗組1、實驗組2和對照組。納入標準:①術后病理確診為EMT的患者,其中II期23例,III期70例,IV期27例;②患者及其家屬均知情本研究并簽署同意書;③近期暫無生育要求。排除標準:①無認知能力;②無完整肝腎功能;③半年內服用影響性激素水平的藥物。對照組有40例患者,平均年齡(36.41±3.81) 歲,平均病程(23.62±3.15) 個月;實驗組1有患者40例,平均年齡(37.84±3.13) 歲,平均病程(34.31±4.29) 個月;實驗組2有患者40例,平均年齡(37.43±3.22) 歲,平均病程(31.22±4.12) 個月。三組患者資料(年齡、病程) 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可以進行比較研究。
1.2 方法 月經(jīng)來潮第1~5天,對照組進行GnRH-a注射,每次3.75mg,28天注射1次,注射6次。實驗組1:注射GnRH-a(與對照組同) 針,在第3次注射時在宮內放置曼月樂。實驗組2進行GnRH-a針治療共6次后放置曼月樂。
附表1 三組VAS評分及血清CA125水平比較(±s)
附表1 三組VAS評分及血清CA125水平比較(±s)
組別 例數(shù) VAS評分 血清CA125(kU/L) 手術后半年 一年 手術后半年 一年實驗組1 40 2.13±0.12 1.51±0.22 21.26±3.28 18.35±4.32實驗組2 40 2.23±0.12 1.51±0.22 22.26±3.21 19.32±4.44對照組 40 4.32±0.22 3.77±0.33 45.16±3.84 32.16±3.54 F F組間=6.793,F(xiàn)時間=5.068,F(xiàn)交互=5.329 P F組間=6.785,F(xiàn)時間=4.674,F(xiàn)交互=5.613 P組間=0.000,P時間=0.000,P交互=0.000 P組間=0.000,P時間=0.000,P交互=0.000
附表2 三組治療總有效率比較
附表3 三組不良反應比較
1.3 觀察指標與評價方法
1.3.1 疼痛程度及血清CA125水平 記錄患者術后半年及1年時的痛經(jīng)疼痛程度、血清CA125的水平。其中疼痛程度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AS)評定。
1.3.2 治療有效率 經(jīng)治療后,患者的痛經(jīng)、性交痛、月經(jīng)紊亂、附件包塊等癥狀完全消失為治療顯效;經(jīng)治療后,患者的痛經(jīng)、性交痛、月經(jīng)紊亂、附件包塊等癥狀有所改善為有效;如果癥狀無任何改善為無效。
1.3.3 不良反應 在治療中出現(xiàn)的不良反應包括:陰道不規(guī)則流血;潮熱、閉經(jīng)、失眠、陰道干澀、骨痛等絕經(jīng)期癥狀等不適。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通過SPSS26.0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數(shù)據(jù),以均數(shù)±標準差(±s) 對計量資料進行表示,重復測量計量資料使用重復測量方差分析,組內兩兩比較采用配對t檢驗,兩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痛經(jīng)程度VAS評分及血清CA125水平手術后半年及1年時對照組患者痛經(jīng)疼痛程度VAS評分顯著高于實驗組患者,差異顯著,P<0.05;手術后半年及1年時對照組患者血清CA125水平均顯著高于實驗組患者,差異顯著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附表1。
2.2 治療總有效率比較 三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對比,差異均顯著,P<0.05。且實驗組治療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 。見附表2。
2.3 不良反應比較 實驗組1治療后出現(xiàn)的絕經(jīng)期癥狀顯著小于其余兩組,P<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實驗組出現(xiàn)陰道不規(guī)則流血與對照組比較,P>0.05,差異不顯著。見附表3。
子宮內膜異位癥的手術治療多通過腹腔鏡進行,單純性手術治療易復發(fā),其術后1年復發(fā)率可達10%,術后2年可達20%,若術后添加藥物不及時,其術后療效不僅難以維持,復發(fā)的可能性也會明顯增加[4],這也進一步增加患者的痛苦和治療費用。因此EM術后患者進行有效的藥物治療的必要性不容忽視。GnRH-a在EMT治療中的應用得到關注,其能夠降低雌性激素的分泌量,使內膜部位的細胞失活從而使病灶位置的血管生成率減少[5],使病情逐漸得到控制,對于妊娠率也能得到一定程度提升。但是研究顯示,其副作用較多,不可長期大量使用[6]。曼月樂能夠抑制內膜的生長,使內膜的反應活性降低,使患者的月經(jīng)總量減少,且減少疼痛次數(shù)。本文將兩者聯(lián)用研究其對術后子宮內膜異位癥的療效。
本文研究發(fā)現(xiàn),實驗組在VAS評分、CA125水平、治療有效率、不良反應等指標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表明EM術后使用GnRH-a聯(lián)合曼月樂對于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的治療效果最為顯著。實驗組1的不良反應明顯少于對照組、實驗組2,差異顯著,表明EMT術后GnRH-a治療3針后聯(lián)合曼月樂環(huán)能減少不良反應,進一步增加了療效。
綜上所述,GnRH-a治療3針后聯(lián)合曼月樂對子宮內膜異位癥術后的治療效果顯著,提高了臨床療效,且對于雌性激素的分泌進行有效調控,改善患者的癥狀,在臨床治療中值得進一步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