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駐馬店市中心醫(yī)院(463000) 唐偉
慢性阻塞性肺疾?。–OPD) 為呼吸內科常見病,與通氣功能障礙有關;而Ⅱ型呼吸衰竭為其常見并發(fā)癥,易引發(fā)心律失常、肺性腦病等,嚴重危害患者身心健康。本研究選取我院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86例,旨在探討納美芬聯合BiPAP呼吸機無創(chuàng)正壓通氣對其肺功能的影響。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86例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2017年12月~2019年10月),依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n=43) 和對照組(n=43) 。觀察組女16例,男27例,年齡54~67歲,平均(60.76±3.02) 歲;對照組女18例,男25例,年齡55~65歲,平均(59.84±2.35) 歲。兩組一般資料均衡可比(P>0.05) 。
1.2 選取標準 ①納入標準: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基層診療指南》標準,血氣分析確診Ⅱ型呼吸衰竭;知情本研究,簽署同意書。②排除標準:近7d免疫抑制劑、呼吸機通氣治療史、近2d抗菌藥物應用史。
1.3 方法 兩組均予以水電解質平衡、化痰、解痙、抗感染等基礎治療。
1.3.1 對照組 以BiPAP呼吸機(美國偉康,KnightStar 330型) 無創(chuàng)正壓通氣治療,模式:S/T;呼吸頻率:12~16次/min;初始吸氣壓力:8cmH2O,依照實際情況增加至20cmH2O(15cmH2O) ;呼吸壓力:4~8cmH2O,3.5h/次,2~4次/d。
1.3.2 觀察組 于對照組基礎上聯合納美芬治療,0.2mg納美芬+0.9%生理鹽水20ml,靜脈滴注,2次/d。兩組均持續(xù)治療10d。
1.4 療效評估標準 呼吸困難、咳嗽癥狀消失,二氧化碳分壓<50mmHg,血氧分壓>60mmHg為顯效;呼吸困難、咳嗽癥狀明顯改善,二氧化碳分壓降低、血氧分壓升高但均未達顯效標準為有效;與上述標準不符為無效??傆行?(有效+顯效) /總例數×100%。
1.5 觀察指標 ①療效。②采用肺功能儀測定兩組用力肺活量(FVC) 、第1秒用力呼氣容積(FEV1) 。
1.6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s) 表示、t檢驗,計數資料用n(%) 表示、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療效 觀察組總有效率9 5.3 5%(41/43) 高于對照組79.07%(34/43),組間比較,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
2.2 肺功能 治療前兩組FVC、FEV1對比無顯著性差異(P>0.05) ;治療后兩組FVC、FEV1升高,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組間比較,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附表。
附表 兩組肺功能對比(±s,L)
附表 兩組肺功能對比(±s,L)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aP<0.05;與同期觀察組比較,bP<0.05。
組別 n FVC FEV1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 43 1.76±0.42 2.96±0.44a 0.96±0.39 1.88±0.52a對照組 43 1.89±0.51 2.37±0.52ab 1.01±0.32 1.42±0.46ab
BiPAP呼吸機無創(chuàng)正壓通氣為常用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治療手段,具有安全性高、痛苦輕等優(yōu)勢,能增強肺通氣能力,緩解呼吸困難、缺氧狀態(tài),以緩解臨床癥狀,控制病情進展。而納美芬是一種選擇性新型阿片受體抑制劑,可拮抗阿片肽功能,解除內皮細胞抑制效應,緩解組織缺氧、缺血,從而減輕臨床癥狀,此外,其能調節(jié)機體內環(huán)境,提高氧合能力、呼吸機呼吸能力,以改善肺功能[1]。方茜茜等[2]研究指出,呼吸機、納美芬聯合治療COPD伴呼吸衰竭能有效提高患者呼吸功能,改善臨床癥狀。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總有效率95.35%高于對照組79.07%,治療后FVC、FEV1高于對照組,組間比較,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可見納美芬聯合BiPAP呼吸機無創(chuàng)正壓通氣對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療效顯著,能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
綜上所述,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采用納美芬聯合BiPAP呼吸機無創(chuàng)正壓通氣治療效果確切,可顯著改善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