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俊文 陳新瑤
摘要:網絡熱詞多具有語言精練、詞義豐富以及語言精練詼諧、充滿生活氣息與娛樂色彩的特點。網絡熱詞大體可分為經濟類、文化類、政治類、科技類詞匯,其產生于當下時代多種文化的碰撞與融合,與廣大網民的積極參與和創(chuàng)造密切相關。網絡熱詞的出現具有較強的社會價值與藝術價值。
關鍵詞:網絡熱詞;文化碰撞與融合;人民參與
隨著互聯網的普及,來自不同文化區(qū)域的人可以借用互聯網平臺進行交流,不同的文化思想也就在網絡平臺上進行著交鋒與碰撞,一些新奇的詞匯或者說一些詞匯所延伸的新詞義由此而進入大眾的視野,成為各位網民的新寵。如“萌噠噠”“傲嬌”“胞波”等。網絡熱詞的出現具有極強的時代性與現實性,在一定程度上而言,它們的存在是對當下社會生活的記錄與反映。
一、何謂“網絡熱詞”
“熱詞”即熱門詞匯,是在一定時間內受大眾所追捧與喜愛的詞匯,它的出現與某個時期內某一區(qū)域人們普遍關注的問題和事務緊密相關?!熬W絡熱詞以某一熱點新聞事件或社會現象為主要切入點,通過各種生動形象的詞匯來總結歸納,從而加深人們的記憶。網絡熱詞已經成為現代社會發(fā)展中的一種文化現象,主要指的是在互聯網中被人們使用最多的詞語或者受到廣泛關注的網絡現象?!盵1]
網絡熱詞具有語言精練、詞義豐富的特點。例如“肥宅”一詞,自從2014年開始在網絡上爆紅成為網絡熱詞,并由此衍生出了“肥宅快樂水”等相關詞?!胺收币辉~中的“肥”指的就是人體型上肥胖這一特點,隱含人物不愛運動、愛吃高熱量零食的特征;而“宅”則指的是熱衷甚至沉迷于某種亞文化,尤其是動畫、漫畫以及電子游戲的人群,隱含了不愛出門與人交流的特征。在“肥宅”一詞的背后,我們看到近年來各種亞文化在年輕人中間的流行,以及一部分年輕人滿足于“宅”在家中、熱衷文化圈子、喜歡食用高熱量零食的生活特點。比如2017年大火的“秀兒”一詞,被用來指稱語言或行為表現得十分優(yōu)秀的一類人?!靶恪痹跐h語中有清秀、聰敏、優(yōu)秀等意義,隨著英語中“show”一詞的引入和傳播,“秀”又額外有了一層“show”的展示、表演的含義。而之前“陳獨秀同學請你坐下”這一短語在電競圈走紅,被用來贊嘆一個人的評論犀利精彩、獨特刁鉆、一枝獨秀,“坐下”表示“請你不要優(yōu)秀得如此突出”,“陳獨秀”這一歷史名人的名字被賦予了“一枝獨秀的厲害的人”的含義,“秀兒”一詞也成為了“陳獨秀”的簡化表達,被用來描述言行表現極其優(yōu)異的一類人?!靶銉骸币辉~從詞義上涵蓋了中外語言的含義,又提及有近代名人的名字,詞語本身也帶有搞笑意味,又在大熱的電競圈流傳出來,很難不引起全民的關注、掀起巨大熱度。
同時,網絡熱詞還具有語言詼諧、充滿生活氣息與娛樂色彩的特點。例如:“雨女無瓜”是“與你無關”的諧音,意思即為“與你無關”。這個詞匯出自電視劇《巴啦啦小魔仙》,劇中游樂王子說話帶有個人口音,比如說“樣子”被念成“亞子”、“要你管”被念為“要泥寡”、“與你無關”被念作“雨女無瓜”,這種獨特的發(fā)音被網友們固定為詞匯,在日常生活中廣泛地運用開來。像這樣類型的詞語被稱為“諧音?!?,雖然采用諧音文字的寫法,但是仍然被用來表達原本的意思,在傳達信息的同時也不失幽默戲謔。從此處我們也不難看出一代年輕人們幽默有趣的交流習慣。比如“藍瘦香菇”以諧音表達悲傷的感情,以及用“真香”“打臉”等表達人們初始態(tài)度與最后行為南轅北轍的過程,此類充滿幽默的新興熱詞充分體現了當代人戲謔反諷的生活態(tài)度,熱詞語言的詼諧性也是一種文化的體現。
二、“網絡熱詞”分類研究
網絡熱詞的生成因素多種多樣,主要與社會經濟、政治、科技、文化等因素有關。按照其影響因素的不同,我們大體可從以下幾個層面來把握“網絡熱詞”的分類。
(一)以“輕移民”“雙11”等為代表的經濟類網絡熱詞
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加速,大量的農村居民涌現城市,一些城市的發(fā)展規(guī)模不斷擴大,大中型城市的房價也在持續(xù)不斷攀升,于是,在我國出現了“輕移民”現象。“輕移民”現象是指一些民眾為了減輕在城市購房所帶來的生活壓力,但又不愿放棄城市的工作,他們選擇在郊區(qū)購買較合適的房子居住,每天在城市中心與郊區(qū)來回。而這些奔波于城市中心與郊區(qū)的民眾被稱為“輕移民”。近年來,電商經濟的快速發(fā)展催生了“雙11”“直播帶貨”網絡熱詞?!半p11”本來是指每年的11月11日,后來因各大電商平臺在這個時間點推出的銷售優(yōu)惠活動,“雙11”逐步成為一個商業(yè)術語,演變成一大網絡熱詞;“直播帶貨”同樣也是隨著電商經濟的發(fā)展而產生的一個網絡熱詞,其意思是指一些知名網絡主播或政治界、文化界等知名人士在抖音、淘寶等各大網絡平臺對商品進行線上推銷,激發(fā)人們的購買欲,促銷商品。
總而言之,經濟的發(fā)展給我們帶來的遠遠不止物質上的變化,在文化發(fā)展上同樣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二)以“杠精”“斷離舍”為代表的文化類的網絡熱詞
網絡熱詞的發(fā)展與我們文化背景緊密相關。例如“杠精”一詞,其最早來源于“抬杠”這個詞。“抬杠”的本意是指通過兩人抬著杠桿來搬運貨物,后引申出來爭辯、斗口之意。會演戲的人叫“戲精”,會拍馬屁的人叫“馬屁精”,會抬杠的人自然就叫做“杠精”。這一類人往往特別會抬杠,經常采取以偏概全、偷換概念、陰陽怪氣的方法來駁斥他人,逞一時口舌之快?!案芫币辉~的出現具有極濃的民間色彩。除此之外,還有很多網絡熱詞來源于民間方言,比如說“老鐵”“辣眼睛”“撲街”等等。“老鐵”是東北的方言,是“鐵哥們”的意思。后來,在網絡上得以流傳,詞義并沒有發(fā)生變化,“老鐵沒毛病”“老鐵666”等句,是在網絡上很常見的句子;“辣眼睛”是湖北武漢的方言,原意是指眼睛看到不適的畫面之后感到不適,后來因為一部網劇中的使用出現在大眾的視野,并成為熱詞;“撲街”則是廣東地區(qū)的方言,原本有“倒霉、該死”之意,后來這個詞出現在媒體報道中,比如說某個電影票房“撲街”了,指該電影的票房慘淡,逐漸引申為成績慘淡的意思。
這一類的詞語還有“草根”“斷舍離”等?!安莞币辉~,本是由英語“grassroots”翻譯過來的,其意思是指出身平平而最終取得成功到的人;而“斷舍離”是指人們在情感上與一些人、事、物的關系的斷絕。無論是“草根”,還是“斷舍離”,它們都反映了現代中國人生活與思想上的進步和變化。
(三)以“胞波”“戰(zhàn)狼外交”等為代表的政治類網絡熱詞
隨著我國經濟與國防實力的不斷發(fā)展,與我們建立外交關系的國家也越來越多,同時也出現了許多時下流行的外交新詞匯。比如2020年1月,習近平主席外出訪問,他發(fā)表在緬甸主流媒體的文章《續(xù)寫三千年胞波情誼的嶄新篇章》中多次提到了“胞波”一詞。一時間“胞波”成為了網絡熱詞,被大眾所接受與喜愛。“胞波”在緬甸語里的意思是“兄弟、同胞”的意思,在中文中并無“胞波”一詞。習近平主席用這個詞來表達中國人民和緬甸人民間兄弟情誼。隨著中緬友誼的發(fā)展,還誕生了“胞波節(jié)”。
除此之外“戰(zhàn)狼外交”也是一個獨特的網絡熱詞。“戰(zhàn)狼外交”這一術語,正式誕生于2017年7月底8月初。當時,電影《戰(zhàn)狼2》正在國內上映。由于受到我國國內外政治、軍事等因素的影響,“戰(zhàn)狼外交”被一些網民催化成一個網絡熱詞。
(四)以“物聯網”“3D打印”等體現科技進步的熱詞
近幾年,國家大力發(fā)展科技創(chuàng)新并且支持科技創(chuàng)新,并且出臺了許多相應的政策,這都為我國的科技進步提供了一個很好的發(fā)展環(huán)境。北斗系統、墨子號量子衛(wèi)星、嫦娥一號人造衛(wèi)星、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等等,這些從未聽過的詞匯進入普通百姓的言談間。例如“物聯網”一詞,“什么是‘物聯網?‘物聯網即‘萬物相連的互聯網,是一個基于互聯網、傳統電信網等的信息承載體,能夠將各種信息傳感設備與互聯網結合起來而形成一個巨大的網絡,實現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人、機、物的互聯互通。”[2]
另一個由科技進步帶來的新詞就是我們熟悉的“3D打印”,這項技術出現在20世紀90年代中期,“3D打印”是一種快速成型的技術,不同于傳統技術那樣需要復雜的工序,隨著此項技術的不斷發(fā)展,“3D打印”技術在醫(yī)學、航空、汽車、珠寶、建筑等行業(yè)都得到廣泛的應用。無論是“物聯網”,還是“3D打印”,都充分體現了我國科技的發(fā)展與進步。
三、“網絡熱詞”的流行因素分析
(一)多種文化的交流與碰撞
網絡熱詞能夠流行起來,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網絡熱詞的形式多樣、內涵豐富,離不開多種文化的互相交流、互相吸收,無論是本土文化與外來文化的交流、還是不同地區(qū)民俗文化的碰撞,都在為網絡文化的流行和發(fā)展推波助瀾。
比如當我們將來自英語的“show”引入到漢字“秀”上,既豐富了漢字“秀”的內涵也影響著它的語用,建立在文化多樣包容的基礎上,使得原有的文化展現出新的內涵、煥發(fā)新的生命。除此之外,網絡熱詞的產生時刻彰顯著創(chuàng)新的力量,比如生造新詞的“累覺不愛”;以舊意新的“確認過眼神”;拆解重組的“奶狗”“狼狗”等,文化的創(chuàng)造性使得我們能夠自由靈活地用新詞更好地表達人們的情感,與時俱進反映時代特征。文化不是孤立、靜止的,而是多樣的、流動的,舊文化與新文化的碰撞、本土文化與外來文化的交流,文化的多元融合與發(fā)展產生了新的生命力,使我們如今的生活增添了新的色彩。例如,上文中“胞波”“草根”都具有這樣的特點。
(二)廣大網民的積極參與與創(chuàng)造
人民永遠是語言的創(chuàng)造者與推廣者。除了新興媒體的迅速發(fā)展為網絡熱詞提供物質基礎,人民群眾如浪潮般的參與熱情也成為網絡熱詞流行的關鍵因素?!叭嗣袢罕娛亲顐ゴ蟮恼Z言學家,這句話在網絡熱詞的產生與發(fā)展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體現和充分的證明。”[3]
網絡熱詞記載著人們的生活,也反映人們的心態(tài)。例如:“蒜你狠”便是人們對當時大蒜價格飆升,甚至超過肉蛋價格現象的一種反應,人們將之戲稱為“蒜你狠”。與之類似的還有“豆你玩”代表綠豆價格瘋漲、“糖高宗”代表紅糖價格上漲。這些都體現了人們面臨食品漲價生活現狀和對此現象的無奈與抗議。網絡熱詞除了反映人們的現實生活,還寄寓著人們的社會情感。當一個新興詞匯誕生在少數人的面前,人們往往帶著新穎和好奇的眼光發(fā)現它,當它能夠恰到好處、甚至生動鮮活地表達人們的日常生活與情感需求時,它就會迅速地走進大眾的視野。比如說“佛系”一詞就是精準地表現了一代人不爭不搶、不求輸贏、不苛求、不計較的生活現象,體現了人們對錙銖必較的反感和求之不得干脆降低期待值的無奈,折射出來的是一種看淡一切、隨遇而安的生活態(tài)度。
網絡熱詞的誕生與發(fā)展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它的出現真實記錄與見證了我們這個快速發(fā)展的時代,其社會價值與藝術價值不容忽視。
參考文獻:
[1]羅春.基于網絡熱詞傳播特征的分析與研究[J].新聞傳播,2017(18):95-96.
[2]陳天超.物聯網技術基本架構綜述[J].林區(qū)教學,2013(3):64-65.
[3]石慧.淺談網絡熱詞的特點及其積極意義[J].語文學刊,2013(04):40-41.
作者簡介:
羅俊文,湖北理工學院漢語言文學專業(yè)2017級學生。
陳新瑤,湖北理工學院師范學院教師,通訊作者。
項目名稱:
本文為湖北省2019年大學生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訓練計劃項目《“網絡熱詞”文化研究》成果(項目編號:S201910920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