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教師要想處理好與學生之間的關系,實現(xiàn)師生關系的和諧發(fā)展,需要摒棄傳統(tǒng)的“師道尊嚴”觀念,贏得學生的信任;要公平對待全體學生,尊重、熱愛每個學生:要讓學生做課堂的主人,體會學習的快樂;要樹立正確育人觀,不以成績作為評價學生的唯一標準;要經(jīng)常開展反思,虛心接受學生的意見。
【關鍵詞】新教師;學生;師生關系
【中圖分類號】G451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6009(2020)62-0042-04
【作者簡介】夏春來,江蘇省句容高級中學(江蘇句容,212400)教師,正高級教師,江蘇省教學名師,江蘇省中青年學術技術帶頭人。
如何處理好與學生之間的關系,實現(xiàn)師生關系的和諧發(fā)展,是每一個教師特別是新教師必須面對的問題。在處理與學生的關系上,新教師容易走兩個極端,一個是不分課上課后,與學生“打成一片”,經(jīng)過短暫的“甜蜜期”后,師生關系漸生嫌隙,互不信任,最后導致課堂“失控”,正常的教學無法開展;另一個極端是,教師為了樹立威信,有意與學生拉開距離,無論課上課后,總是板著面孔,不茍言笑,拒人于千里之外。顯然,這兩種方式都不是與學生相處的正確方式。那么,新教師究竟該如何與學生相處呢?回首筆者26年的從教生涯,從最初走上講臺時的青澀、懵懂,到現(xiàn)在與學生和諧相處、輕松自如地駕馭課堂,這一路雖然充滿了艱辛和汗水,卻讓我領悟到與學生的相處之道。這里跟新教師做個分享,希望能幫助剛剛走出“象牙塔”的新教師少走彎路,早日建立互敬互愛、和諧相處的師生關系。
一、摒棄“師道尊嚴”,構建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
美國課程論專家小威廉姆斯·多爾認為,教師與學生的關系是平等的,而教師處于“平等中的首席”的地位。因此,平等互信是營造和諧師生關系的基礎和保證。教師只有放低身段,摒棄傳統(tǒng)的“師道尊嚴”觀念,才能贏得學生的信任;只有尊重學生的人格,傾聽他們的心聲,他們才會愿意跟教師交朋友。
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需要從每個細節(jié)做起。上課時,我總喜歡用“您”稱呼學生。有學生在給我的信中寫道:“很少有老師用‘您稱呼我們,所以我們樂意交您這樣的朋友?!睕]想到,一個小小的“您”字,竟拉近了我和學生之間的距離。課后,學生遇到困難向我求助時,我總是鼎力相助。一次,班級出墻報,一個學生拿了本英語雜志向我求援:“老師,你字寫得漂亮,能幫我們抄一段英語短文嗎?”我不假思索,欣然答應。不過,我沒有抄雜志上的文章,而是自己寫了一段對學生的寄語,并花了半個多小時一筆一畫、工工整整地謄抄好。學生們原以為我只是從雜志上胡亂地抄上一段應付他們,沒想到我如此認真地對待他們的事情。他們覺得這個老師“真仗義”,將我的寄語貼在了墻報最醒目的位置。
二、多“雪中送炭”,少“錦上添花”,尊重、熱愛每個學生
每個教師所接觸的學生中總會有所謂“尖子生”“中等生”和“后進生”。一般說來,教師們總是喜歡“尖子生”。因為他們聰明活潑、討人喜歡。而說到“后進生”,教師們往往有倒不完的苦水。因為他們大多調皮、貪玩,成績不好,難以管理。在如何處理與這三類學生尤其是“尖子生”“后進生”之間的關系上,我有著深刻的體會。
記得剛開始工作時,我像很多教師一樣,十分喜歡“尖子生”。對“尖子生”的喜歡,我會不自覺地表現(xiàn)在看他們時欣賞的眼神上,表現(xiàn)在和家長、學生及其他教師的談話中。而對“后進生”,我總是有意無意地疏遠他們。我總是抱怨他們太懶、太笨,不思進取。漸漸地,我發(fā)覺,一堵墻已經(jīng)在我和他們之間悄然形成。學生看我的異樣眼光,透著冷漠和不以為然。上課時,有學生講話、打鬧、睡覺;課后,有學生不交作業(yè)。有時,我實在看不下去,就批評他們兩句。他們卻很不服氣,甚至有人和我頂嘴。我開始意識到,作為教師,我的權威受到了極大挑戰(zhàn),我和學生之間的關系一定在哪里出了問題。經(jīng)過認真的反思,我發(fā)現(xiàn),問題就出在我沒有處理好與這兩類學生之間的關系上。我沒有做到一視同仁,把更多的關愛給了“尖子生”,卻忽視了為數(shù)不少的“后進生”群體,這必然會造成我和學生關系的對立。找到問題的癥結后,我開始改變對待學生的方法。對于“尖子生”,我不給他們過多的關注。即使對他們非常喜愛,我也不會流露在平時的言談舉止中。因為,我知道,他們之所以優(yōu)秀,是因為他們已經(jīng)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品質。換成任何一個教師教,他們一樣能成才成人。要想使師生關系變得融洽,我需要多做“雪中送炭”的事,少做“錦上添花”的事。于是,我將更多的精力放在“后進生”身上。課后,我經(jīng)常找他們談心,了解他們的學習情況和困難,并不斷給他們鼓勵和幫助。對于他們學習上取得的哪怕是一點點的進步,我也會大張旗鼓地表揚。慢慢地,我和學生之間的關系開始發(fā)生變化。上課認真聽講的多了,課后不做作業(yè)的少了。下課遇到我時,學生們總是會很謙恭地問一聲“老師好”。在我與學生關系修復的同時,班級英語成績也有了很大提高。
三、讓學生做課堂的主人。把快樂還給學生
在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處于單極表演狀態(tài)。講臺上,教師在滔滔不絕地講解;講臺下,學生聽得是云里霧里,昏昏欲睡,課堂成了教師一個人的舞臺,教師和學生成了演員和觀眾的關系。事實上,教師的單極表演式教學是對學生生命的一種漠視,這種漠視既不利于教師的成長,更不利于學生的成長。出現(xiàn)這種情況,說到底,是因為學生在課堂的主體性地位沒有得到重視,學生沒有真正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他們沒有成為課堂的主人,沒有體會到學習的快樂,學習熱情自然就得不到激發(fā)。我經(jīng)常想,如果學生從我上課的第一分鐘開始,就在計算著什么時候下課,那該是對我多么大的諷刺啊。
為了讓學生喜歡我的課堂,讓他們真正做課堂的主人,一方面,我降低教學起點,將教學難度調整為絕大多數(shù)學生能夠接受的水平。另一方面,我開展教學調研,了解學生學習現(xiàn)狀,根據(jù)學生實際情況,在教學上“缺什么,補什么”。我把它稱為“你點我播”。每周我都讓學生把學習上最困惑、最希望老師講解的問題寫給我。然后,我將學生的意見整理出來,作為一周教學的主要參照。課堂上,當我將學生最困惑、最想了解的知識,以最簡潔、最通俗的方法介紹給學生時,學生自然是興趣盎然,聽得津津有味。同時,為了檢驗學生知識點掌握的情況,我讓學生回答我提出的問題,我稱之為,“我點你播”。在我的課堂上,學生永遠是課堂的主人,我經(jīng)常會端坐在講臺下,聆聽學生朗讀自己寫的作文。聽到他們朗讀到動情處,我也會鼓掌或上前給他們一個擁抱。我會讓學生去做“小老師”,在講臺上分析前一天做過的練習。當他們遇到困難時,我會及時給予點撥、指導。有時,為了一個問題,我們也會爭得面紅耳赤。
要想讓課堂永遠充滿快樂,有時教師還要使用一些教學機智和幽默。一次閱讀理解中遇到單詞beggar(乞丐),學生說不認識。我說,就是“犀利哥”,學生頓悟。又一次,讓學生翻譯一個句子,“Wages are failing to keep up with inflation(工資跟不上通貨膨脹的速度)”,我引用周立波的名言:“房價如嫦娥上天,飛沖霄漢,可上九天攬月;工資同股市下跌,一沉到底,能下五洋捉鱉。”學生哄堂大笑。有時一個時髦的笑話、一段輕松的幽默就能讓沉悶的課堂變得輕松、活躍。
四、樹立正確育人觀。不以成績作為評價學生的唯一標準
新教師要認真學習各學科課程標準,深刻領會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大意義,樹立正確的育人觀。不以考試分數(shù)作為評價學生的唯一標準,全面關注學生的品德和情感發(fā)展,在培養(yǎng)學生學科能力的同時,提高他們的思維品質和文化修養(yǎng),教會他們做人做事,將學科學習和自身發(fā)展與祖國建設緊密聯(lián)系起來。
傳統(tǒng)上,我們評價學生往往以成績?yōu)樽钪饕笜耍煽兒镁褪裁炊己?。然而,發(fā)生在兩個學生身上的事情,卻讓我有了新的認識。小T和小G是我教過的一個班上的兩名學生。小T同學從小學到初中、高中,是老師和家長公認的好學生。他當過班長、校學生會主席,參加奧賽得過數(shù)學、物理省一等獎,幾乎拿遍了所有的榮譽。高考時,他發(fā)揮正常,成為當年的市高考“狀元”,被清華大學最好的專業(yè)錄取。小G同學成績中等,高考只考了個普通類本科學校。幾年后,聽說小T輟學了,大家都很震驚。人們首先想到的是,怎么可能?后來我與小T通過電子郵件進行了交流,終于了解到,他是因為學習壓力太大,不堪所負。習慣被人安排的他,不能適應大學的生活。在那里,他不再是大家關注的焦點,他開始有了失落感。于是,他鉆進了網(wǎng)吧,開始在網(wǎng)絡世界尋求精神寄托。大學第二學期開始,有的科目考試開始亮起紅燈,最后因為曠課太多,他被學校勒令退學。小G同學進入大學后,先是通過競選當上了班長;后來因為組織能力突出,當上了學生會的部長、主席;現(xiàn)在已在一家知名公司當上了主管?!袄蠋煟娴南M蠈W時,能有幾個老師經(jīng)常批評批評我啊?!边@是小T給我的郵件中的一句話。這句話,經(jīng)常讓我晚上睡覺時輾轉反側,夜不能寐。是啊,素質教育喊了這么多年,如何真正實施素質教育,改變目前這種僅用成績來對學生進行評價的方式?這個問題,也許值得我們的教育主管部門和每一個教育工作者好好思考。
五、傾聽學生心聲,開展教學反思,做學生喜愛的老師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弊鳛橐幻麅?yōu)秀的教師要自信,但不能自大。要不斷反思自己教學中還有什么不足;要經(jīng)常想一想,怎么做才能讓學生更容易聽懂,更容易接受你教授的知識。要傾聽學生的意見,不要故步自封。要經(jīng)常開展教學調查,廣開師生互動交流的渠道。對于學生的意見要有“聞過則喜”的心態(tài),針對學生提出的意見及時調整自己的教育教學行為。
此外,教師要想贏得學生尊重,還需不斷提高自身的素質和教育教學水平。特級教師閆學說過:“作為一個教師,不斷挑戰(zhàn)自己,追求生命的豐富與不斷更新,成為我這些年的主旋律?!边@些年來,為了讓自己“不落伍”,我利用業(yè)余時間為自己“充電”。我通過函授從專科文憑提升到本科,后來又考取南京師范大學的教育碩士。我不滿足于當一個“教書匠”,在教科研上也有所建樹,每年我都有大量的文章在各級各類刊物上發(fā)表。我從一位普通的中學教師,發(fā)展為縣(市)骨干教師、鎮(zhèn)江市中青年骨干教師,到后來評為江蘇省教學名師、正高級教師,在周邊地區(qū)也算“小有名氣”。這些變化,雖然花費了我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卻讓我每次走上講臺時變得更加自信和從容。
記得有位青年教師問我,這么多年高三教下來,你不帶書,也可以去上課了。我說,恰恰相反,每次我走上講臺時,都有種誠惶誠恐的感覺。因為,我追求的不是如何完成一節(jié)課的教學任務,而是如何讓學生在快樂、愉悅的氣氛中接受知識,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度過45分鐘。
很喜歡有屆學生給我起的一個很時尚的綽號——“春哥”。我的學生中流傳著一句很流行的話:聽春哥,考本科(當時學校本科錄取率不高)。我想,這句話很好地詮釋了我和學生的相處之道,更是對我從教多年的最高褒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