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智金
2018年11月,洮南市被確立為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全省試點。2019年12月,升級為全國試點。試點工作啟動以來,洮南市貫徹落實中央《關于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試點工作的指導意見》和省委《吉林省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試點工作方案》,提升政治站位,扛起政治責任,致力于打通宣傳群眾、教育群眾、關心群眾、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在大宣傳格局下做深做細做實基層宣傳思想文化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設方面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實踐,通過不斷提升四種能力,推動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取得成效。
織密三級網絡,提升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的動員能力。洮南市委始終把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作為一項基礎性、戰(zhàn)略性、長期性的重要工作,作為“一把手”工程來抓,擺上重要位置,夯實主體責任,多次召開市委常委會專題研究、專門部署,做好頂層設計,持續(xù)高位推進。健全組織機構。市、鄉(xiāng)鎮(zhèn)(街道)、村(社區(qū))三級建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文明實踐志愿服務總隊(分隊)、志愿服務促進中心和學雷鋒志愿服務站,實現了全市24個鄉(xiāng)鎮(zhèn)和街道、239個行政村和社區(qū)全覆蓋。各級黨組織書記認真履行第一責任人職責,親自抓、帶頭做,當好一線總指揮。完善責任機制。將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納入各級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考核,納入黨建工作責任制、意識形態(tài)工作責任制和群眾性精神文明建設創(chuàng)建標準,定期進行監(jiān)督檢查,有力有序推進。優(yōu)先人財物保障。成立了新時代文明實踐服務中心,負責統(tǒng)籌、協(xié)調推進具體工作;在經費支持上做到??顚S?,優(yōu)先保障;在資源調配上做到優(yōu)先安排、優(yōu)先滿足;在人員配置上做到配齊配強。
統(tǒng)籌陣地資源,提升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的整合能力。資源是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的依托。把全市資源統(tǒng)籌使用,不讓資源沉睡,激活資源,下沉資源,協(xié)同運行,最大限度發(fā)揮綜合效益、整體效益是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的應有之義。做優(yōu)聯(lián)動體系。對全市宣傳陣地和活動資源進行詳細摸底,經過中心整合、統(tǒng)一調配和逐步實踐,初步構建起“五大平臺”。即依托黨員活動中心等資源建立理論宣講平臺,依托青少年校外活動場所等資源建立教育服務平臺,依托文化站等資源建立文化服務平臺,依托農技推廣站、科普大篷車等資源建立科技與科普服務平臺,依托文化小廣場等資源建立健身體育服務平臺。建立聯(lián)動機制。以文明委成員單位和相關部門作為成員,建立了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聯(lián)席會議制度,確保統(tǒng)籌協(xié)調全域資源,形成“中心吹哨、部門動員、各方參與”的工作格局。搭建聯(lián)動平臺。創(chuàng)新工作形式,依托“日行一善”志愿服務組織活動開展基礎,啟動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云平臺APP,在全市文明實踐所、站推廣使用,精準對接文明實踐供給側和需求側,實現了文明實踐活動項目化運作。
做實思想政治工作,提升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的引導能力。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的首要政治任務是推動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洮南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始終牢記這一重要職責,注重改進活動方式,把“大主題”做成“小切口”,通過大白話、家常話、打比方、講故事等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傳理論、傳政策、傳法律、傳科技、傳文化,入情入景,引發(fā)共鳴,在“進”的基礎上解決好“深”的問題。累計向各文明實踐所、站發(fā)放《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綱要》等學習資料近萬冊。通過老干部宣講團、草根宣講員等宣講志愿者團體,走到田間地頭、走到農家炕頭,開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黨的十九大和黨的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宣講300多場次。各鄉(xiāng)鎮(zhèn)繪制主題文化墻1.6萬延長米,有獎知識問答、鄉(xiāng)村大喇叭、H5短視頻等宣傳黨的政策和法律法規(guī),讓理論傳播既有意義又有意思,讓群眾聽得進、記得牢。
對接群眾需求,提升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的服務能力。依托“日行一善”社會扶貧志愿服務品牌基礎,為群眾提供最需要的服務。注重與現有工作載體聯(lián)動推進、互促共進,將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與脫貧攻堅、鄉(xiāng)村振興、文明創(chuàng)建、社會治理等工作有機融合。充分利用農閑時間,運用“傳、樹、幫、樂、倡”五種方式,協(xié)調各方資源,調動多方力量,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文明實踐活動。弘揚主流價值。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舉辦新時代文明實踐“道德講堂大篷車”31場,其中群眾點單14場,參與群眾達3000人;舉辦“好人走進校園”活動2場,引導青少年從小樹立家國情懷;開展“干凈人家”評選活動,有5600多戶農戶入選;開展“村屯環(huán)境整治”,動員廣大農民志愿者積極參與環(huán)境衛(wèi)生整治,共清理生活垃圾12.33萬噸,整治庭院4.3萬個,清理柴草垛638個、農村道路5923公里、溝渠509公里。結合自身實際開展了鄰里守望、走訪慰問、應急幫扶以及技能培訓等文明實踐活動,形成了農民自編自演文藝活動、“公益輔導班”等特色活動,匯聚起文明實踐正能量。繁榮鄉(xiāng)村文化。依托洮南市“草原之夏”文化活動品牌,組織開展了農民文化節(jié)系列活動,文化惠民活動25場次,舉辦農民籃球賽等體育活動9場,義診20次,在18個鄉(xiāng)鎮(zhèn)開展了廣場舞、秧歌大賽,使農民群眾文體生活更加豐富。推進移風易俗。洮南市221個行政村均制定了村規(guī)民約,成立了村民議事會、道德評議會、禁毒禁賭會、紅白理事會,并在鄉(xiāng)村治理中發(fā)揮了積極作用。僅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累計動員或主動取消婚喪嫁娶等聚集性活動413個,鄉(xiāng)風文明程度進一步提高。融入抗疫斗爭實踐。組織協(xié)調廣電、衛(wèi)健、教育、科技、市場監(jiān)督等單位以及各文明實踐所(站),有針對性地加強防疫政策、健康、法治、文明理念的宣傳教育,倡導人們養(yǎng)成勤洗手、戴口罩的生活習慣,推廣普及公筷、分餐制,杜絕食用野生動物,讓文明健康成為生活新方式。疫情期間,先后有7600余名志愿者積極投身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這場大考,其中包括5300名農民志愿者,他們躬身實踐、啟發(fā)自覺,用疫情防控這部“活教材”,上了一堂生動的“實踐課”。
洮南市將繼續(xù)扎實工作,大膽實踐,高質量推進試點工作,把洮南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成為學習傳播科學理論的大眾平臺,加強基層思想政治工作的堅強陣地,培育時代新人、弘揚時代新風的精神家園和開展中國特色志愿服務的廣闊舞臺。
(作者:中共洮南市委書記)
責任編輯/柳? ?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