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丹
內(nèi)容摘要:《湖心亭看雪》是一篇優(yōu)秀的山水小品文,其獨特的西湖雪景是全文最大的特色。全文篇幅不長,主要分為三部分,即奇景、奇人、奇情。要想感知張岱特立獨行、孤傲超逸的性格特點,領悟其癡情,教師引導學生以誦讀、還原比較、情境創(chuàng)設等教學方法,結(jié)合內(nèi)外語境領悟關鍵字詞的含義,感受雪后西湖空靈寂寥的意境,進一步體悟張岱孤寂高雅的精神世界。
關鍵詞:奇情 奇人 奇情
一.教學設想
《湖心亭看雪》是部編本九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一篇抒情小品文。該篇以凝練的筆法描寫了大雪三日后的湖心亭,表達了張岱的山水之樂和高雅之趣。九年級的學生已經(jīng)有一定的文言基礎,對于文章大意的掌握并不困難,但體會中國古典文化背景下的雪景,理解天人合一的境界還存在著一定的困難。要想感知張岱特立獨行的個性特點還需要進一步細細推敲。因此,學習本課,關鍵在于引導學生誦讀、創(chuàng)設情境、結(jié)合內(nèi)外語境領悟關鍵字詞的含義,感受張岱筆下獨特的雪景,體會張岱的癡情。
二.教學目標
1.熟讀課文,結(jié)合內(nèi)外語境,體會“絕、獨、癡”等深刻含義。(教學重點)
2.通過對景的賞析,進一步體會張岱孤寂高雅的精神境界。(教學重難點)
三.教學方法
朗讀法、創(chuàng)設情境法、關鍵詞法
四.教學課時
1課時
五.教學過程
1.導入
教師出示PPT,展示名人對《湖心亭看雪》一文的高度評價,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并組織學生接力讀重點字詞。
2.初讀課文,賞奇景
(1)張岱對雪景的描寫十分獨特,請同學們將張岱描寫雪景的句子讀出來。
預設:霧凇沆碭,天與云與山與水……舟中人兩三粒而已。
(2)這段雪景運用了多個量詞,請同學們找出來并說一說量詞的使用,對雪景的描寫有什么作用?
預設:六個“一”,突出人在雪的大背景之下之小,讓人感慨天地之悠悠。
(3)請同學們再次朗讀這段描寫雪景的句子,感受“天與云與山與水”的畫面感,并思考:將“與”字刪除,效果如何?
預設:刪除“與”字,效果不好,破壞了天人合一的畫面感。
(4)量詞的使用和“與”字的使用,呼應了第一段中的哪個字?
預設:“絕”字。從聽覺的角度,突出了絕美的雪景。
3.研讀課文,品奇人
(1)這樣絕美的西湖雪景,你會和誰去?張岱又是怎樣去的?
預設:會和朋友、家人去,張岱是獨往湖心亭看雪。引導學生聯(lián)系自己的經(jīng)驗,體會張岱內(nèi)心的孤寂。
(2)張岱前往湖心亭看雪,遇見了誰?發(fā)生了什么事?
預設:遇見金陵客,強飲三大白后離開。
(3)“強”字作何解釋?張岱和金陵客是知己嗎?
預設:“強”解釋為“盡力”,結(jié)合張岱的生世和性格特點,他無需應和他人。兩人在某種程度上是知己,但還是有很大的差別。張岱喜歡獨享這份雪景,而金陵客喜歡熱鬧,和朋友共享雪景。
4.拓展延申,悟奇情
(1)“一切景語皆情語”,張岱筆下的雪景能夠傳達出張岱什么樣的情感?請用文中一個字來概括。
預設:“癡”,張岱與自我對話,與天地對話,享受孤獨的情感。
(2)再次朗讀全文,帶著自己的理解,去領略張岱筆下絕美的雪景和獨特的癡情。
預設:配樂朗讀,引導學生角色代入,體會張岱的情。
六.板書
七.作業(yè)
背誦全文,并思考張岱是否會回答舟子的話?如果會,會怎樣回答?如果不會,請說出你的理由。
(作者單位:廣東佛山科學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