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倩 李江嵐
【摘 要】目的:探討精細化護理方法在中老年缺鐵性貧血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在2019年1月-2020年1月期間,從本院接收治療的中老年缺鐵性貧血患者當中隨機抽取66例進行研究,使用抽簽方法分組,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3例,分別采用常規(guī)護理和常規(guī)護理基礎上的精細化護理,對比兩組護理效果。結果:不同護理后,觀察組血紅蛋白、外周血紅細胞水平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對照組護理滿意度為78.79%,觀察組護理滿意度為96.97%,由此可見,觀察組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結論:對中老年缺鐵性貧血實施精細化護理可以顯著改善患者貧血癥狀,具有重要的臨床應用價值。
【關鍵詞】中老年缺鐵性貧血;精細化護理;常規(guī)護理;效果
【中圖分類號】R47.3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20)20--02
缺鐵性貧血是臨床上常見的一種血液性疾病,主要的發(fā)病因素為機體對鐵元素攝取不足或?qū)﹁F元素的吸收量減少,進而導致機體血液當中的血紅蛋白減少,紅細胞水平下降,中老年人是主要的發(fā)病群體,需要及時進行治療和干預,否則隨著疾病進展,患者會發(fā)生慢性失血的情況,再加上中老年人本身的身體素質(zhì)較差,患者體力和腦力都會嚴重下降,嚴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并對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構成威脅[1]。本文探究精細化護理方法在中老年缺鐵性貧血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共選取66例中老年缺鐵性貧血患者,抽簽分組,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3例。對照組男女分別為16例和17例,年齡50-79歲,平均(60.54±5.44)歲;觀察組男女分別為16例和17例,年齡50-79歲,平均(60.54±5.44)歲;對照組男女分別為18例和15例,年齡51-78歲,平均(60.55±5.33)歲。2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不顯著(P>0.05)。
1.2 納排標準 納入標準:(1)經(jīng)過臨床綜合檢查,所有患者確診為缺鐵性貧血,年齡在50-80歲之間;(2)患者同意參與本次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本研究符合倫理委員會要求。排除標準:(1)合并存在其他血液性疾病患者以及心肝腎等嚴重臟器疾病患者;(2)對護理干預接受度不高患者以及不配合研究患者;(3)有溝通障礙患者。
1.3 護理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主要包括病情觀察、口頭健康教育等,在此基礎上,觀察組實施精細化護理,如下:(1)強化健康教育和心理護理。護士詳細向患者講述缺鐵性貧血發(fā)生的原因、干預方法以及飲食注意事項等,提高患者自我認識以及自我護理管理的水平。同時,做好對患者的心理護理,告訴患者缺鐵性貧血經(jīng)過干預之后一般都可以好轉,不必要過度擔心。(2)飲食護理。對于缺鐵性貧血患者來說,做好飲食護理至關重要。在飲食方面,增多對含鐵量較多食物的攝入量,如菠菜、豬肝、瘦肉等。另外,護士還需要指導患者補充一些維生素、氨基酸等物質(zhì),促使患者可以更好的吸收食物當中的鐵元素,改善缺鐵性貧血的狀況。(3)用藥護理。如果患者的病情比較嚴重,護士要按照醫(yī)囑指導患者在餐后服用鐵劑,雖然有研究表明餐前服用效果更佳,但是會對患者的胃腸造成不良刺激,因此選擇餐后服用。
1.4 觀察項目和評價標準 對比兩組護理后血紅蛋白、外周血紅細胞水平以及護理滿意度。護理滿意度:采用醫(yī)院自制的問卷,90分以上為滿意,80-90分為基本滿意,80分以下為不滿意[2]。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SPSS22.0, 計量資料采用“”表示,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n,%)表示,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護理后血紅蛋白、外周血紅細胞水平比較
不同護理后,觀察組血紅蛋白、外周血紅細胞水平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兩組護理滿意度對比
對照組滿意15例,基本滿意11例,不滿意7例,滿意度為78.79%(26/33),觀察組滿意27例,基本滿意5例,不滿意1例,滿意度為96.97%(32/33),由此可見,觀察組明顯高于對照組,χ2 =9.353,P<0.05,有統(tǒng)計學意義。
3 討論
缺鐵性貧血的發(fā)生和患者的飲食習慣存在密切關系,因此對于中老年缺鐵性貧血患者來說,除了實施醫(yī)學干預,配合有效的護理干預措施也是十分必要的。我院對部分中老年缺鐵性貧血患者采用精細化護理干預,取得了較好的效果,明顯優(yōu)于常規(guī)護理患者取得的臨床效果。精細化護理是一種優(yōu)質(zhì)的護理模式,在護理工作當中更加注意細節(jié)問題,護理工作質(zhì)量也得到明顯提升,患者滿意度升高[3]。
研究發(fā)現(xiàn),不同護理后,觀察組血紅蛋白、外周血紅細胞水平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對照組護理滿意度為78.79%,觀察組護理滿意度為96.97%,由此可見,觀察組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有統(tǒng)計學意義。研究結果說明采用精細化護理干預措施對中老年缺鐵性貧血患者實施護理可以顯著提升護理的臨床效果。
綜上所述,對中老年缺鐵性貧血實施精細化護理可以顯著改善患者貧血癥狀,提高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可以在臨床上推廣和應用。
參考文獻
蘇美基.整體護理在老年缺鐵性貧血護理中的應用分析[J].中國保健營養(yǎng),2020,30(2):295.
洪玉梅,彭亮,李彬, 等.某種阿膠鐵沖劑改善中老年人群缺鐵性貧血的實驗研究[J].應用預防醫(yī)學,2016,22(5):406-409,413.
張元圓.整體護理在缺鐵性貧血護理中的應用體會[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9,4(46):25,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