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博強 張濤 吳心平 楊宗田
摘? 要:信息化手段+科學的分析方法是新工科教育的重要手段和前提條件。信息化技術的發(fā)展極大地改變了傳統(tǒng)機械學科枯燥的特點,工業(yè)領域先進的科學管理分析方法有助于提高教師對教學效果的分析和認知能力。文章在分析超星學習通功能和A3分析管理方法的基礎上,探討了智慧課堂+A3分析的科學管理方法在車輛工程專業(yè)課程教學模式,并開展了該方法在車輛工程專業(yè)課程上的應用和效果研究。
關鍵詞:信息化;A3分析;教學模式;效果反饋
中圖分類號:G642? ? ? ?文獻標志碼:A? ? ? ? ? ? ?文章編號:2096-000X(2020)30-0086-04
Abstrac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scientific analysis is an important means and prerequisite of new engineering education.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has greatly changed the boring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raditional mechanical subject. The advanced scientific management analysis method in the industrial field is helpful to improve the teachers' ability to analyze and recognize the teaching effect.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function of superstar learning and A3 analysis management method,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scientific management method of superstar learning and A3 analysis in the course teaching mode of vehicle engineering, and carries out the application and effect research of this method in the course of vehicle engineering.
Keywords: information; A3 analysis; teaching mode; effect feedback
一、概述
隨著信息化技術的發(fā)展,其在教學方面的作用已經(jīng)從輔助手段變成必不可少的核心手段。教育信息化包含了資源、網(wǎng)絡、技術、應用、人才及標準等核心因素,技術的應用為教育信息化建設提供了支撐和保障[1]。作為信息化教學的重要手段,智慧教育近年來隨著“互聯(lián)網(wǎng)+”得到了飛速發(fā)展,各種基于智慧教育的智慧課堂如超星、雨課堂、MOOC等在專業(yè)教學上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
作為課程改革的重要載體,學生學習效果的好壞是衡量教學手段有效性的根本評價指標,如何把智慧課堂最大程度地利用好是每個教師必須考慮的問題。教學手段只是一種方法,方法是否有效取決于管理是否得當,教學全過程是否有效督促改進。如何找到一種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與智慧課堂充分結合,將會大大提升智慧課堂的作用。
二、研究方法
將智慧課堂科學地引入到高校課堂教學,已經(jīng)逐漸成為新教學模式發(fā)展的一種趨勢,目前越來越多的教學團隊開始利用該模式并取得了不錯的教學效果[2]。
A3分析是一種先進的企業(yè)管理方法,最早是由日本豐田公司提出,并在生產(chǎn)管理上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它主要的特點是把問題的源頭、分析、糾正和執(zhí)行計劃放在一張A3紙上表達出來,并及時更新或報告結果,同時對問題反饋進行及時改進,最終促進效果的改善[3]。該方法已被國內(nèi)外制造企業(yè)廣泛采用,為各種管理問題提供了有效的持續(xù)改進方案。
本文采用智慧課堂的信息化教學優(yōu)點與A3分析的科學管理方法結合的方法,開展車輛工程專業(yè)核心課程——《汽車試驗學》的教學模式研究工作。
三、研究過程及結果分析
基于教學模式的實施-改進-實施的閉環(huán)管理思路,根據(jù)本教學團隊十多年的車輛工程本科教學效果數(shù)據(jù)的研究,以《汽車試驗學》課程為試點,從教學模式改進前后的效果為視角,開展基于智慧課堂+A3分析法的綜合課程教學模式的應用研究。具體的研究模式如下:
(一)智慧課堂的學習模式
智慧課堂的功能各有不同,但有很多相似之處,本文以超星學習通為例來說明其在信息化教學上的應用過程。超星學習通平臺主要涵蓋課前預習、課中學習和課后復習三部分功能,根據(jù)平臺的特點和課程建設的特點,本課程采用“3+5+4”的教學模式,見圖1。
在課前預習環(huán)節(jié),超星學習通平臺的簽到功能為教學提供了很好的平臺,通過簽到功能,可有效利用現(xiàn)代大學生手機佩戴常態(tài)化的習慣,同時不影響考勤記錄的效果。
在課中教學環(huán)節(jié),本著“授人以漁”的根本教育宗旨,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能學到學習方法。在超星學習通的互動功能基礎上,增加翻轉課堂的環(huán)節(jié),分組讓學生進行演練,對學生掌握知識的學習方法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讓學生真正參與到教學中,實現(xiàn)教學相長。
在課后學習環(huán)節(jié),利用“溫故而知新”的基本方法,讓課后的學習發(fā)揮其在學習三個階段的重要作用,主要體現(xiàn)在課后階段把現(xiàn)有的知識進行系統(tǒng)掌握并及時改進完善。基于超星學習通的學習平臺,及時進行作業(yè)布置、批改和客戶端答疑。全過程均采用積分方式,讓所有學生都能實時看到自己的學習積分,便于下次課程的改進提高[4]。
(二)智慧課堂+A3分析的綜合教學模式
智慧課堂的學習模式能充分利用信息化技術的優(yōu)點,對現(xiàn)有知識資源進行充分利用,但缺乏有效的督促改進管理方法。A3分析方法在教學上的應用,其本質(zhì)是在已有的知識傳授的基礎上,加上行之有效的教學管理手段,以期獲得較好的教學效果。兩者的結合,相得益彰。該方法的分析流程見圖2所示。
根據(jù)圖2的分析流程,制定的綜合教學模式如圖3。
基于上述綜合教學模式,以《汽車試驗學》為對象,開展了超星智慧課堂+A3分析方法的探索。針對各環(huán)節(jié)存在的問題,采用魚骨圖的方法進行分析,抽絲剝繭,找到問題的根本原因,以本課程的學習效果為例的魚骨圖方法如圖4。
根據(jù)魚骨圖分析的原因,進行統(tǒng)計分析,最終找到問題的根因(如設備缺失、學分設置、自主學習力等),并制定有效的解決措施進行改進。
(三)研究方法結果分析
基于上述研究方法,以車輛工程專業(yè)核心課程汽車試驗學為例,采用超星智慧課堂+A3分析綜合方法,在車輛工程專業(yè)本科教學班級進行應用效果研究。主要涉及2014級、2015級和2016級三個年級,共計276名學生。其中2014級為未實施前的效果,2015級和2016級為實施后的效果。圖5為課程中翻轉課堂學生分組講述實圖,圖6為應用效果分析對比。
從圖6可以看出:改進前后,優(yōu)秀學生比例有較大提高,學生對該課程情感價值目標達標率改善明顯,同時技能方法目標達標率也呈逐年提升趨勢。
四、結束語
本文的研究聚焦在智慧課堂和A3分析方法的綜合應用,旨在通過信息化手段和管理方法把課前、課中、課后三個環(huán)節(jié)的教學效果得到系列提升。針對課前學生預習效果不好的問題,提出了“3+5+4”的教學模式,通過超星智慧課堂的信息化統(tǒng)計,并借助A3的分析方法進行改進。針對課中學習效果不好的問題,通過對影響因素的魚骨圖分析,識別出專業(yè)課程性質(zhì)、學生本身問題、設備場地等核心影響因素,并在后續(xù)教學中進行改進方案制定。針對課后學習效果不好的問題,通過對課程設置的調(diào)整和課后作業(yè)積分的調(diào)整來改善課后的學習效果。通過智慧課堂+A3分析管理方法的綜合應用,為車輛工程專業(yè)的教學模式改革提供參考,真正實現(xiàn)教學相長、授人以漁的效果。
參考文獻:
[1]黨建寧,楊曉宏,王馨晨.教育信息化2.0下的高校信息化績效評價模型和指標體系研究[J].電化教育研究,2019(8):45-52.
[2]聶芹,楊愛玉.基于超星學習通的翻轉課堂教學實踐研究——以《水泥物理性能檢測與生產(chǎn)控制》課程為例[J].現(xiàn)代職業(yè)教育,2017(22):112-112.
[3]DurwardK.SobekⅡ.A3思維:豐田PDCA管理系統(tǒng)的關鍵要素(精裝版)[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15.
[4]卞金金,徐福蔭.基于智慧課堂的學習模式設計與效果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16,349(02):6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