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傳海
“內(nèi)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不少人聽說淅川縣荊紫關很有名,便長途奔赴前往一觀。但走馬觀花地看了古街、“一腳踏三省碑”,吃一頓當?shù)氐摹鞍舜蠹钡?,就妄言“此地沒啥好玩的”。其實,那兒的文化底蘊深厚著呢!
一
淅川荊紫關,地處鄂、豫、陜?nèi)〗Y(jié)合部,素有“雞鳴三省荊紫關”之稱。丹江穿境而過,西去600里商於古道直通關中,東出直下南陽到荊襄。
鎮(zhèn)內(nèi)享譽全國的“明清一條街”古建筑群,形成于公元1772年前后。該街依丹江東岸走勢南北延伸五里,街道兩旁有房舍樓閣2200多間。1500余間清代建筑門面,房門多木板嵌成,晝抽夜閉。門面之后多是一進幾個院落,兩側(cè)有對稱的廂房。廂房一般都是后墻高,前墻低,一個坡面,屋深很淺。每一院落的門面房兩側(cè),都有白墻灰瓦封火山高疊。其意在阻斷意外的火災,實際也增添了房舍的美觀程度。
古街現(xiàn)今保存有關門、陜山會館、禹王宮、江西館、平浪宮等典型建筑,還有劉家大院、陳家大院等富商住宅等。其關門建于1914年,磚石結(jié)構,二層級,單拱門,跨街而立。其高7米,寬6米,進深1米。中間是拱門,頂部有磚砌斗拱,門楣上書“荊紫關”三個大字。
“平浪宮”位于荊紫關南街東側(cè),其形制最為古樸奇特:前宮面闊3間,進深2間,屋檐高翹。門楣上嵌一塊大理石豎匾,上刻“平浪宮”三字;兩側(cè)墻壁各有一大圓窗,圓窗上方左刻“風平”、右刻“浪靜”;門前左右高臺之上,南鐘樓北鼓樓與前宮比肩而立。兩樓造型相同,四正四方。三層木樓高疊,純榫卯四角攢尖。尖頂磚雕花脊,頂部安有寶珠和塔剎,上書有“風調(diào)雨順”4字。額枋上有木雕花草,梁架做工精致。每個檐尖都裝飾木雕龍頭,龍頭掛風鈴。兩樓內(nèi)各有四根大柱、十二根小柱,寓意四季十二個月。整體看了飛檐翹翅,重梁架構,古樸典雅。一宮兩樓并肩立于街中,從每個角度看皆重疊如浪。
據(jù)碑文所記,平浪宮建于清崇德三年(1638年),是供奉水神楊泗爺?shù)纳駨R。它是船工、船商集資而建,也是船工娛樂、集會之地。
街中“山陜會館”位于古街東側(cè),創(chuàng)建于清道光年間,是山陜兩省商人集資創(chuàng)建。現(xiàn)存建筑6座,房屋29間。依次有大門樓、戲樓、過道樓、鐘樓、春秋閣(中殿)、后殿、卷棚等?!案_衙門”坐落于古街南段。明成化十年,荊紫關設有巡檢司,營千總鎮(zhèn)守。清時,設置副將都司。此地,當時建有宏大的衙門,有東西城樓、花城門、擊鼓樓、奎星閣,及大堂、二堂、審衙、兵營等多項建筑?!坝砘蕦m”又名湖廣會館。其位于荊紫關古街道東側(cè),坐東向西,面江而建,是專門為治水有功的禹王所建造的。現(xiàn)存建筑,分前宮、中宮、后宮三大部分?!叭f壽宮”又名江西館。該宮為江西商人集資而建,分前宮、后宮和耳房,均系硬山式建筑?,F(xiàn)存宮室12間,占地900平方米。
二
荊紫關古鎮(zhèn)歷史悠久,自古水陸并通,為南北交通之要塞。古時水運稱“丹江通道”,陸運稱“商於古道”,明清時期商業(yè)高度繁榮,有“小上?!敝Q。
荊紫關的得名可以追溯到戰(zhàn)國時期。公元前304年,楚王派其子“荊”在此鎮(zhèn)守,于是此地就叫“荊子口”;西漢時,此處一帶丹江河上有座木架橋,人稱“草橋關”;南宋時,因此地荊花遍野、荊籽滿地,改稱“荊籽關”;明清時,此地商賈云集,為圖吉祥,取“紫氣東來”之意,遂改為“荊紫關”,并沿用至今。
此地,春秋前期屬鄀國地,戰(zhàn)國前期為楚國三戶邑。戰(zhàn)國后期是秦國所屬的商(今陜西商縣東南)於(今河南內(nèi)鄉(xiāng)縣東)之地?!鞍彩分畞y”后,因藩鎮(zhèn)割據(jù),阻斷了淮河、汴河之漕運。當時的唐朝政府只得通過丹江航運,來轉(zhuǎn)運江淮至關中的貨物。處于丹江流域的荊紫關鎮(zhèn),在此基礎上發(fā)展成了著名的商業(yè)古鎮(zhèn)。明王朝曾在此派駐官兵上千,人稱“百戶所”。清代時,荊紫關也駐有大批軍隊。1905年編《淅川直屬廳鄉(xiāng)土志》記載:“全境商務以荊紫關為貿(mào)易總匯,城中(老縣城)次之?!碑敃r的荊紫關碼頭分上、中、下三處泊船,每天停船少則百只,多則三四百只。水上百艇接檣、桅桿林立,岸上千蹄接踵、囤貨如山。
三
“一腳踏三省碑”位于荊紫關鎮(zhèn)西部白浪街中心(距“明清一條街”約3千米),白浪街是真正的豫鄂陜?nèi)〉慕唤琰c。游人踩在上面,可以體驗“腳踏三省,氣吞九州”的豪邁,故被譽為“一腳踏三省”之地。三省商店各居領地,鼎立街頭。山民們進入購物,可走遍三省店鋪。
1987年三省鄉(xiāng)鎮(zhèn)自發(fā)集資,在此建立了一座小巧玲瓏的三棱大理石塔式碑。碑頂部似塔式,三根石柱支撐角檐及塔頂。碑身用綠黃大理石貼面,為錐狀三面體新界碑。西北歸陜西管,屬陜西白浪鎮(zhèn);東北歸河南管,屬河南荊紫關鎮(zhèn)白浪村;南歸湖北管,屬湖北白浪鎮(zhèn)。
荊紫關鎮(zhèn)最具特色的美食首推“八大件”。荊紫關 “八大件”,是當?shù)鼗閱始奕ⅰ⒅卮蠊?jié)日,以及迎來送往的必備待客之席?!鞍舜蠹钡谝粋€粉墨登場的是“大攢盤”。多為熟瘦肉、豆腐干、木耳等為原料的涼拌菜。特色是鮮、香、淡、雅,南北口味皆宜;第二道菜是“條子肉”。肉條放在蒸碗底,上面放以蘿卜或梅干菜之類,蒸熟后倒扣在盤內(nèi)。特色是肥而不膩,香酥綿軟,常食美容健腦;第三道是“小炒肉絲”,甜酸可口;第四道“柱柱鼎石”,選用煮熟的牲畜臀部肉,切成方寸大小,配以蘿卜(蓮藕、油炸土豆)等。拌好佐料,上籠蒸透,即可上桌。其肉塊似四棱鼎,吃起來解饞耐饑;第五道“粉蒸肉”,選優(yōu)質(zhì)肥肉,帶皮煮熟,切成長四寸左右的肉片。用炒熟的玉米糝把肉片拌勻,粉條、香苜蓿拌上玉米粉放在肉片之上,放入籠中蒸熟即可。特點是香味獨特,油而不膩;第六道菜是腐皮湯或酸辣肚絲湯。特點是清淡、柔軟,滋補,常食有健胃潤腸之功效;第七道“蒸丸子”。蒸丸子即用生肉剁碎如泥,拌以佐料,油炸后放在蒸籠上蒸熟上桌;第八道“米拉筋(蒸甜米)”。多用糯米加蜜棗、蓮米、花生仁等蒸熟為肴。其香味四溢,誘人食欲。
在“八大件”未上桌前,先上四個壓桌碟,從頭到尾都不撤換(象征和喻義為四季發(fā)財,四季有余)。四個壓桌碟多為顏色鮮亮、制作精細的地方?jīng)霾??!鞍舜蠹币来紊贤旰?,再上六個座碗,以供劃拳喝酒和吃飯用。
其他特色美食除了石子烙饃、酸菜炒牛肉、魔芋炒酸菜外,“神仙涼粉”是其獨具特色的一種小吃。它是用境內(nèi)猴山上的一種野生灌木樹(二翅六道木)葉做成的。其具體做法是,將采回的新鮮“神仙葉”淘凈,空水后放到盆中用開水燙勻;再摻?jīng)鏊當嚢璺磸腿啻?,直使葉子和熱水成為糊狀;然后用細布過濾盆中,待冷卻后即成。吃時用刀片打成小塊,澆上油潑辣子、醋和蒜水調(diào)拌一下即可??诟谢餂鏊窍奶煜罱禍氐臉O好食品。食用它可以清熱、解毒、活血等,當?shù)匕傩照f它還具有一定的抗癌作用。
關于“神仙涼粉”的來歷,傳說在很久很久以前,當?shù)剡B遭大旱,餓殍遍野。在死亡線上掙扎的災民,成群結(jié)伙地向山外逃荒。途中遇一位老奶奶,用拐杖擋住他們的去路,和善地說:“你們不必逃荒,北猴山上有一種樹的葉子能做涼粉,糊口度日不成問題?!薄袄夏棠獭苯虝蠡锶绾伪嬲J樹葉、涼粉如何制作后悄然而去。災民們返回家園后,按照“老奶奶”指點,果然做出了一種黑色涼粉,并依此度過了災年。因這種涼粉為神仙點化,故稱之為“神仙涼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