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開標
【摘要】農(nóng)村的孩子與城里的孩子差距越來越大,怎樣讓更多農(nóng)村的孩子也能有上大學的機會,提高他們的學習成績呢?要想教好學生,首先得了解學生,針對學生的基礎,學生的認知能力開展教學,才是切實提高基礎薄弱學生成績的關鍵。
【關鍵詞】農(nóng)村學生 快慢班 了解學生 循序漸進
近幾年,感覺教學一年比一年難,學生厭學情緒一年比一年嚴重,給一線的教學老師帶來很大的困擾,尤其是廣大農(nóng)村地區(qū)的學校,這種情況可能更為普遍??赡苡泻芏嗬蠋熞苍接戇^這樣的問題,得出過不少的結論。我想現(xiàn)在不管是社會、家長、教學主管部門還是學校的老師,都很少有去對學生實事求是的認識。事實上,不同地區(qū),不同學校,不同班級和同一班級的學生,差別還是很大的,原因是他們的成長環(huán)境本來就很大,學生的情況差別自然也就很大,這是客觀的事實。例如,有的學校是名校,自然招收素質(zhì)比較好的學生,反之偏遠農(nóng)村生源肯定要差很多。還有的學生家長在家,并能對自家孩子管教嚴格。而有的家長不在家,有的家庭不完整,對自己的孩子管教不到位,甚至起反面的作用,這些孩子在教育上肯定不可能在同樣方法的基礎上同樣進步。那么,我們的教學要想成功,必須正視學生的差異,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因材施教,才能取得較好的效果。
假如我們能認識到學生存在著巨大的差異,那么我們在教學中就要實施相應的對策,而不是盲從上級部門和學校領導的一刀切。當然,最好的是上級部門和學校領導能主動給學校老師教學自由的空間,但如果不能,我們老師也不能聽天由命,一要積極爭取,二要想辦法變通。為了學生,為了家庭,也是為我們自己,不妨做一些調(diào)整。例如,在教學計劃上,不一定非要和其他學校同步,要要根據(jù)自己學校,自己班級學生的情況制定教學計劃,平時測試的試卷也不一定非要統(tǒng)一,特別是已經(jīng)分了快慢班的更不適合,當然,我是強烈反對分快慢班的。
既然學生存在巨大的差異,那么是不是分快慢班就能解決問題了呢?事實并不是這樣。快慢班是讓學生在成績方面減少了點差距,但不能解決絕大部分的問題。首先,同樣是快班或慢班學生的差距依然存在,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同一班級的學生的差距還會拉大,這個是實踐中得出驗證的,我也曾經(jīng)帶個快班和慢班,我們學校其他班級也和我?guī)У陌嗉壡闆r是相似的。其次,我們的政策制定者只看到某些政策的優(yōu)點,不去探討可能存在更大的缺點,以至問題出來根本得不到很好的解決,快慢班一個很大的缺點是,慢班學生的管理和教學,現(xiàn)在可以說,沒有一家學校拿出慢班管理和教學的好的方案,因為根本就沒有一家有成功的經(jīng)驗,有的都是怎樣教快班的所謂經(jīng)驗,慢班被選擇性的遺忘了。而對于慢班學生出現(xiàn)的心理問題,則更是沒有人敢提。事實上,慢班學生普遍存在心理問題,就像家里的后娘生的小孩一樣,學生會感覺沒人疼沒人愛,慢班的紀律一般都較差,本來成績就不好,再沒有好的學習環(huán)境,成績要能上來談何容易。所以,慢班的學生成績上幾乎再沒有可能跟上,領導等于選擇性放棄了這批學生,這對這些學生是不是太不公平了,而假如不分快慢班,則幾乎不會出現(xiàn)這樣的事情。有人會從師資力量上找借口,認為把師資力量強的用來教快班更容易出成績。一個學校的師資力量并沒有太大的差距,關鍵是老師的工作積極性,可以說現(xiàn)在老師的教學水平跟不上的極少(尤其是初中和小學),本科的老師教初中綽綽有余,只要老師一心撲在教學上,教學成績一定不會差,即使方法上有點欠缺。實際上,快慢班為有人搞腐敗提供了機會,有的人帶快班,容易出成績,拿錢比人多,評職稱比人家優(yōu)先,名譽也比人好,而慢班的老師吃苦不見得比快班老師少,甚至更多,但不容易出成績,其他好處當然也就得不到,那么他們哪來的工作積極性,長期下去學校老師的關系肯定不會融洽,老師的生活質(zhì)量必然會受到影響??炻嗉幢銓W校優(yōu)生成績來說,其實也沒有好處,快慢班不但使全校學生總體成績下降,對產(chǎn)生優(yōu)生的總人數(shù)也不利,不分快慢班的總優(yōu)生總人數(shù)應該多于分快慢班的優(yōu)生總人數(shù)。這個雖然沒有辦法拿出具體的數(shù)字,但從我任教和這些年來看,以前學校是不分快慢班的,每年考上三星級以上高中的比例在約是30%多,近幾年10%都不到,甚至有的年份縣城最好高中升學率為0。雖然說有生源的影響,但分快慢班也是一個不可忽略的因素。所以,分快慢班,無論是對學生,老師還是對學校都是不利的。
那么,如何應對現(xiàn)在出現(xiàn)的問題呢?我想,首先得認識我們的學生,我們所處的地方不同,學生的素質(zhì)也不一樣,學校不一樣學生也不一樣,我們是縣城的重點學校,還是農(nóng)村的偏遠學校,要有針對性,假如我是在農(nóng)村的偏遠學校,學生的層次多,家庭情況復雜,一張100分的試卷,從10分到90幾分的,幾乎每檔都有,離異家庭或不完整家庭的占1/3還多,接近1/2,有的完整家庭的很多也是爺爺奶奶帶的,父母在外打工。這些學生首要的問題其實不是學習問題,而是成長問題,那么老師第一步是慢慢帶著學生學會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其次才是學習習慣。其實,良好的生活習慣也很重要,學會生活自理,才能合理利用時間,才能有良好的身體素質(zhì),才能有時間學習,才能有精力學習,所以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是第一步。當然,學生的情況也是不一樣的,給學生時間,不要想一步到位,那樣很多學生是安排不到位的,就會出現(xiàn)學習生活混亂現(xiàn)象,這一步要多長時間要根據(jù)學生的具體情況而定,絕大部分學生能有規(guī)律地安排自己的生活就差不多了。假如要是城里的好學校,這一步可能就不必要了。第二步,也是核心的一步,就是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了。
在培養(yǎng)學生學習習慣時也要看學生的具體情況,學生的性格不同,基礎不同,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層次也不同,要觀察學生,逐步了解學生,通過對每一位學生作業(yè)的檢查,可以發(fā)現(xiàn)有的學生一星期就能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而有的學生需要兩個星期,有的一個月,有的則更長,這時候要對學生進行篩選,兩個星期之內(nèi)能養(yǎng)成良好學習習慣的學生一般不需要太多的精力去關注,其他的學生則要持續(xù)關注,根據(jù)他們的實際情況給他們提出具體的要求,特別重要的是,老師提出的要求一定要符合學生實際,量力而行,絕對不能太高,生活中不知多少個例子證明,過高的要求只能使學生選擇放棄,雖然表面上答應你,但當他達不到的時候,就開始逃避、學會欺騙,不但學習上不去,還會導致性格的扭曲,這是教育過程中的大忌。例如,對于一個能掌握20%的學生,你只能對他提出掌握25%最多30%的要求,而且要持續(xù)一段時間,看他掌握的情況,若提到掌握40%那基本上就會嚴重打擊他的積極性。我當班主任時曾經(jīng)觀察學生背英語單詞的情況,班上有幾個成績較差的學生每天早讀課10個單詞只能默寫上2到3個,我就每次提他10個單詞,2~3個我就讓他過關,一個月后能默寫3~4個,再一個月后到5~6個,以后保持很長時間在這個徘徊,平時我經(jīng)常鼓勵他們,適當時候我也經(jīng)常表揚他們,學習上從沒有批評過他們,逐漸地他們的成績有了慢慢提升,尤其是整個班級的學習氣氛因為這些學生的學習而變得很濃,不遵守紀律的學生也少了,班級的整體成績跟著蒸蒸日上。當然,相反的例子也有,我家一個親戚,成績本來還是可以的,中等還偏上,頭腦也靈活,可他的家長每次考試都要求他上升4~5名,甚至上升到班級前幾名。結果,一年下來,成績非但沒有上來,還多次想輟學,而據(jù)我觀察,他的能力是沒有問題的,只要不強加給他指標,成績自然會顯著提高的,但就是因為家長的急功近利,卻耽擱了孩子的前程。很多“負責任”的老師和家長也會犯同樣的錯誤。他們經(jīng)常會對學生提一些不切實際的要求,別的某某人……你就不能……,都是一些這種類似的話,其實孩子不能隨便亂比,無形中會給孩子增加壓力,壓力過大,學生的思想就會出現(xiàn)這樣或那樣的問題,所以現(xiàn)在孩子的思想問題較多,與我們老師和家長的過高要求是分不開的。
平時的練習也是這樣,在教授新課時的練習不宜太難,以覆蓋知識點為準,重點難點內(nèi)容稍加強調(diào)就可以了。有的學校平時上課時的練習就很多很難,時間太緊,大部分學生一時難以招架,學生沒有思考的空間,只能機械地強化記憶,學習效率低下,其實大可不必這樣,平時應著重基礎知識,基本理論的教學,在復習時再適當增加難度,這樣復習時才能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生綜合能力,往往能取得很好的效果。有的學校,七年級的成績很好,八年級的成績就一般,九年級的成績就差了。記得以前工作不久的時候,學校的成績是:七年級的成績一般,八年級的成績有所提高,九年級的成績突飛猛進,那時的教學就是這樣,沒有平時的周練、月考,重點就是期中和期末考試,那時都是把勁用在刀刃上,每年學校的中考都是全縣前幾名,而且學生只要考上高中,很少考不上大學的,而現(xiàn)在,好容易考上幾個高中,高考的成績也大都不太理想。我自己的經(jīng)驗也是這樣,今年我任八年級生物,也是當年的中考科目,因平時上課少、要求少,作業(yè)少,開始的成績一直跟不上人家,但經(jīng)過第一輪復習后,我代班級的成績很快上來了,中考取得了非常不錯的成績。
現(xiàn)在很多地方鼓吹這樣經(jīng)驗那樣經(jīng)驗,其實大致可分為兩類,最主要的一類是知識重復教學,把學生時間壓得很死,用超量的題目讓學生來做,讓學生把可能出現(xiàn)的題目做很多遍,以此來達到提高學生成績的目的,這樣做雖然能提高學生的成績,但絕不利于學生的身心健康。另一類是激發(fā)學生興趣類的,這一類很少,一般都是學生素質(zhì)很高的學校,學生本身基礎好,素質(zhì)高,學習積極性也高,自信心足,所以出成績在情理之中,但對于我們大多數(shù)人來說,這是可遇而不可及的。
所以,對于普通人的我們,不管是對待我們的孩子或?qū)W生,都要根據(jù)實際情況,不要求一步到位,要循序漸進,教育和學習都是一個緩慢的過程,我們家長和老師要有耐心,孩子和學生才能健康快樂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