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課程改革的熱潮,課堂教學改革進行得轟轟烈烈,與以前相比,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校的新教學模式是“五學模式”,這種模式分為五個環(huán)節(jié):目標導學、自主探學、合作研學、展示賞學、檢測評學。這種教學模式完全是把課堂還給了學生,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和學習的主體,使學生快樂地學習,在學習的過程中享受快樂和成功感。但真正要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大面積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必須把自主探學的環(huán)節(jié)做好,提高學生自主探學的效率。怎樣才能讓學生具備自主學習的能力呢?教育家葉圣陶先生曾把它歸納為“四能”:疑難能自決、是非能自辯、斗爭能勤奮、高深能自探。同時他還指出:“學生要是不能在學校期間學好自學的本領,離開學?;虬嗉壷笤跄軌蜻m應新情況,解決新問題呢?因此我想,學生受教育就是要學到一輩子能堅持自學的本領。”可見,自主學習能力已經成為21世紀人類生存的基本能力。為了迎接新世紀的挑戰(zhàn),我國教育方向正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變,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就是這個轉變的首要目標。
怎樣去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呢?我認為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應注重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傳授自主學習的要領,掌握自主學習的方法,并積極為學生創(chuàng)造自主學習的條件,營造自主學習的平臺等幾個方面著手。
一、激發(fā)學習的興趣,引導自主學習,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
托爾斯泰說過為了使學生學好,必須使他們好學。這就是說,只有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有強烈的求知欲才會使學生愛學和樂學,進面達到會學的目的。因此,教師要發(fā)現和培育學生學習動機和學習興趣,并使之逐漸形成自主學習的習慣、能力。在教學中,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由變“要我學”變?yōu)椤拔乙獙W”。
首先,在課堂提問時,通過不斷變換提問方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教七年《原始的農耕生活》一課,講述河姆渡、半坡居民的生與生活狀況時,為了調動學生對枯燥乏味的遠古知識的學習興趣,課堂上創(chuàng)設一個問題情境:“考古學家在挖掘河姆渡、半坡遺址時,出土了一些打磨得非常光滑的骨器、石器、陶器,有箭頭、魚叉、魚鉤、盆、碗等物品。在一個窖穴里,發(fā)現了稻谷、蔬菜子、麻布等物品。根據以上材料,請你想象河姆渡、半坡居民當時的生活情況?”用了這樣一個啟發(fā)、探究式的問題代替枯燥的問答,既刺激了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又為學生提供了一個發(fā)揮想象、展示自己的平臺。此外,緊密結合教學內容,有針對性地設置疑問,激起學生的好奇心,然后通過看圖、思考、討論、歸納,最后師生共同解決學習問題,獲得成功后的喜悅。
其次,鼓勵學生對問題的尋根究底,引導學生自己尋找問題的答案,能更好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只會對他感興趣的問題,才有強烈的探索精神,學生如果能夠提出問題,就說明他對這一課的某些內容產生了興趣。
教師對學生提出的問題,不管問題的質量如何,都應該正確引導,積極鼓勵,及時、熱情、耐心、巧妙的引導學生自己尋找答案,不但強化和鼓勵學生的求知欲,使他們在活動中增長才干,培養(yǎng)他們自主學習的能力。
二、傳授自主學習要領,教會學生自主學習的方法。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指出:“我認為好的先生不是教書,不是教學生,而是教學生學?!敝劣趯W生怎樣“學”,這就需要教師的指導,教師的“教學”了。所以我們教師的任務不是簡單的灌輸和說教,而是要把學習知識的規(guī)律和方法教給學生,讓學生勤動腦、勤動口、勤動手,真正做到會學習。
針對歷史課時少、歷史知識涵蓋量大的特點,我從七年級就開始要求學生做好課堂內外預習,注重培養(yǎng)學生閱讀課文的能力。按照目標教學要求,課前將知識點編成若干問題,按識記、理解、分析、綜合等四個層次板書在小黑板上,要求學生通過閱讀后找出答案。一是在閱讀時劃出重要時間、重大事件、重要人物和意義等,讓學生在閱讀中學會抓重點。二是在閱讀中列讀書提綱,然后在課堂上互相比較,取長補短,最后與老師列出的提綱對比,訓練學生提綱摯領的能力。三是啟發(fā)學生在閱讀中提出問題并通過閱讀找出正確答案。通過這些訓練,使學生掌握閱讀課文的方法。 培養(yǎng)發(fā)散思維的指導。歷史課的每一部分內容雖然章節(jié)獨立,但各章節(jié)之間是相互聯系的。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只有把零散的知識納入知識體系,進行系統的掌握,才能把握好歷史發(fā)展的脈絡,更正確地理解歷史人物和事件。 讓學生在自讀、自問、自悟、自解中體驗到自主學習成功的喜悅,進一步喚起他們學習的內驅力,完成“要我學”向“我要學”的過渡。引導學生自主評價,增強學生的成就感。讓學生學會自主評價,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這樣做可以促使學生在經過課堂反饋和教師點撥釋疑之后,對教材內容能夠有深入的理解與領悟,及時對自學過程中每個階段取得的成績等進行自我評價,讓學生在總結中提高,使之充滿成就感,以提高其自學能力。
三、學生獨立完成導學案,教師及時檢查督導。
學生獨立完成導學案是學生消化和掌握知識的過程,也是培養(yǎng)自主學習能力的一種行之有效的途徑。在獨立完成導學案過程中,給學生明確指引:對于歷史問答題,要求學生認真審題,理解題意,明確范圍,讓史實說話。除此之外,適當補充一些綜合性較強的思考題和練習題,這些難度較大的問答題,穿插在課前預習、課堂提問、課后復習三個階段中進行。
福建省尤溪第一中學文公分校 張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