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默
[摘 ?要:二胡是我國的傳統(tǒng)演奏樂器,最初始于唐朝,直至今日已經有一千余年的歷史了,其音色柔和,曲調優(yōu)美,演奏時的感染力極強,非常適合抒情。隨著現代社會的發(fā)展,人們越來越追求精神上的享受,因此傳統(tǒng)曲藝得到了廣泛的關注。在二胡的表演藝術中,樂感及演奏技巧是最重要的部分,而當演奏技巧與樂感相結合,才能演奏出感染人心的優(yōu)美樂曲。
關鍵詞:傳統(tǒng)樂器;二胡演奏;技巧與情感統(tǒng)一]
在二胡的演奏藝術中,演奏技巧及樂感是最為重要的部分,而情感是二胡藝術的靈魂所在。充滿飽滿情感的樂曲,總是能夠撥動心弦,將人帶至音樂的世界里。在二胡的表演中,演奏者需要將演奏技巧與樂感相結合,將充盈的情感表露出來,方能做到演奏與情感統(tǒng)一,感染人心。
一、真情實感,營造樂曲情感
情感是藝術的靈魂,好的作品必然有著飽滿充盈的情感,在二胡表演中,演奏者的情感同樣也是至關重要。首先,在演奏時,一名出色的演奏者必然是滿腔熱情,飽含著自己所演奏的樂曲的情感內涵,然后通過自己對樂曲的理解與演奏,將樂曲所蘊藏的豐富情感以及自己的真情實感通過二胡表現出來,從而達到演奏與情感統(tǒng)一,演奏時真情自然流露,引起聽眾共鳴。
例如阿炳的《二泉映月》,這是二胡演奏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首樂曲,《二泉映月》全曲都在抒情,曲調蒼涼悲傷,向聽眾們勾勒了月映惠山泉的凄涼景色,表現了作者內心深處那無法言明的情感。樂曲開端,仿佛是一聲蒼涼悲痛的嘆息,像是作者壓抑著自己的情感,向聽眾訴說著自己苦難的一生經歷,整體的真情實感無法掩藏,盡數流露出來。而當樂曲進行到高潮階段時,那爆發(fā)的情感波動,仿佛能聽得見作者從內心深處噴涌而出的情緒,那憤怒的呼喊,是作者對命運不公的痛斥,是對無情的生活的反抗,也是對美好生活的渴望,在演奏這段時,演奏者需要將自己的情緒完整代入樂曲,讓樂曲與自己的情感相融,用長弓將作者悲憤的情感淋漓盡致地體現出來。而樂曲的最終部分,由高昂漸漸回歸平穩(wěn),回歸到最初的情感,將情緒再次包含在樂曲中緩緩結束,同時演奏者也要注意自己對情感的把控,掌握情緒的起伏,將內心情感恰到好處地體現出來。
二、演奏技巧,表述內心情感
情感是樂曲的靈魂,那么演奏技巧就是靈魂與外界溝通的媒介。在二胡樂曲的演奏中,優(yōu)秀的演奏技巧也是不可或缺的,沒有優(yōu)秀的演奏技巧,固然有再飽滿的情感,也難以抒發(fā)出來作者的寓意。掌握了優(yōu)秀的演奏技巧,才能夠在演奏過程中,游刃有余地將我們所想要表達的情感表達出來,在演奏不同類別的樂曲時,我們左右手側重點就會隨之變化,左右手靈活配合,才能完美地抒發(fā)情感。
以《二泉映月》為例,其引子部分,旋律緩慢而又低沉,仿佛是作者壓抑的情緒的體現。樂曲的第一段,描繪二泉景色,這里的曲調突然高昂,轉瞬恢復低沉,似乎是作者的情緒突然激動起來,而后倏地低落,因此在演奏這一段時,演奏者要注意對音量的把控,用手指靈活地滑動,運弓也要注意果斷利落,把握好整體的音準。而第二段的情感波動平緩,曲調平穩(wěn),這一段在演奏的時候,演奏者就需要注意適當加大音量,要體現出作者對美好生活的渴望與追求。第三段是第二段的上升和延續(xù),情感較之更加委婉深沉,演奏時,演奏者要注意與第二段的演奏形成對比,左手三指及一指滑弦要注意表現出來。第四段是作者內心對往事痛苦的回憶的呈現,演奏時要注意將音量控制在稍弱,并且運弓要果斷。第五段表達了作者戰(zhàn)勝黑暗的決心,運弓要有力。第六段是作者對人生的思考,要注意滑弦音準,干凈有力地收尾。
三、演奏音色,呈現樂曲情感
在二胡表演藝術中,演奏的音色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部分,不同的音色能夠呈現出樂曲不同的情感內涵,流露出演奏者不同的內心情緒。二胡演奏的音色可以分為兩部分,第一是基本音色,就是演奏者在演奏過程中使用二胡演奏出的基本聲音,也可以認為是二胡所自帶的最基本的音色;第二就是情感音色,即演奏者在演奏過程中,根據樂曲所蘊含的情感的變化,而改變演奏手法使二胡所表現出來的音色。
《二泉映月》整曲情緒偏向低沉,節(jié)奏緩慢而有力,給聽眾的感受就是凄涼滄桑,對人生的嘆息及對命運的不滿。樂曲的第一段可以分為兩個主題,第一主題適合以平緩的音色演奏,緩緩進行;第二主題與第一主題形成強烈對比,音色需要帶有沖擊感。而從第二段開始,直至結束,都屬于變奏,演奏者在演奏這幾段時,需要注意音區(qū)及音色的變化,要互相之間形成強烈對比,在演奏到第五段,此時是全曲的高潮,演奏者需要注意曲調及音色的高昂激烈;結束時,由高昂趨于平緩,節(jié)奏漸漸歸于平緩,干凈收尾。演奏者在進行每一段的演奏時,都應當將自己的情感代入樂曲,與作者蘊藏在樂曲中的情感形成共鳴,根據情感不斷調整音色,達到演奏與情感統(tǒng)一,才是成功的演奏。
二胡演奏的情感表達和演奏技巧都是二胡藝術的精神所在,情感是樂曲的靈魂,是感染聽眾、引起聽眾共鳴的關鍵;而演奏技巧是承載靈魂的軀殼,是呈現情感的媒介,是書寫情緒的筆墨,二者息息相關,相輔相成。將二胡的演奏技巧與情感表達相結合,讓演奏與情感統(tǒng)一,才能做到吸引聽眾,感染聽眾,為聽眾演繹出二胡藝術的真諦。
參考文獻
[1]周暢.芻議二胡表演藝術中的樂感與演奏技巧[J].音樂大觀,2013.
[2]周維.現代時與將來時——我對二胡表演藝術的探索和思考[J].南京藝術學院學報,2008.
[3]任貝貝.淺談二胡表演藝術中的樂感與演奏技巧[J].黃河之聲,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