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的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就是結尾教學,這個環(huán)節(jié)可以說是非常的重要,因為在課堂的結尾處,通常教師會對本節(jié)課的內容進行一個總結,讓學生能夠對本節(jié)課所授的內容有全面地了解,并加以鞏固。為了更好地進行課堂的結尾工作,教師要能夠根據(jù)所授課的內容的不同,來采取不同形式的課堂結尾工作。
【關鍵詞】初中;英語課堂;結尾;內容
【作者簡介】嚴春香,江蘇省鎮(zhèn)江市伯先中學。
教師在進行授課的時候,總是想著怎樣開啟一個好的導入,讓學生能夠快速地進入到英語課堂中來,但是英語課的結尾工作也同樣的重要,有的教師非常不注重課堂的結尾工作,有的時候就草草地結束,甚至有的時候,由于時間緊張,教師就沒有進行歸納總結。這樣結尾教學的效果非常不好,對于部分學生來說,教師結尾工作做得不好,讓學生對于本節(jié)課的一些重難點無法做到正確地把握,學習效果不佳。
在新課程標準的倡導下,英語教師要盡可能地關注每個學生個體的發(fā)展,要讓每一個學生都盡可能地愿意主動地進入到英語課堂中,愿意與他人一起用英語去交流、合作。對于英語教師來說,做好英語課堂的結尾工作是非常必要且重要的。那么,教師在進行英語課堂結尾工作的時候要注意運用哪些原則?采用什么樣的結尾方式能夠使英語課堂的教學效果發(fā)揮到最佳呢?
一、 在初中英語課堂結尾工作應遵循的原則
由于學科的學習具有不同的特點,針對英語這門學科的特點,在結尾時筆者常常采用以下的一些原則:
1.自然過渡。在備課的時候,教師就要根據(jù)教學流程,對于自己的導入、新授、練習和結尾有一個精準的計劃,在上課的過程中,要按照自己的備課內容計劃行事,讓課堂的結尾工作正常地自然過渡。在結尾的時候需注意以下兩種現(xiàn)象的發(fā)生:一種情況是,雖然教師是按照備課計劃教學的,但是在講授的過程中,出現(xiàn)了課堂教學的節(jié)奏加快,導致課堂剩余的時間增多,為了讓學生不浪費課堂時間,教師也就在課堂上臨時的去給學生布置一些任務,讓學生去完成。那么,教師的臨時隨意的任務,與教師認真的根據(jù)學生的學情準備任務相比,肯定是后者的課堂效率要好一些;另外一種情況就是,教師在課堂上不能夠做到精講精練,教師啰嗦的重復內容,導致下課時間到了,可是教師的教學任務還沒有完成,教師草草的結尾,學生不能夠互換高效地來回憶本節(jié)課的重要知識點。顯然,在課堂結尾的時候要避免這兩種情況的發(fā)生。正確的形式應是在臨下課的五分鐘左右,結束講授,教師與學生一起去回顧本節(jié)課的一些重要的內容,并且能夠根據(jù)備課計劃,給予學生一定的課后作業(yè)任務。
2.首尾呼應,結構完整。課堂教學中的結尾工作是一個非常自然的一個流程,我們的英語課堂教學如同寫作業(yè)一樣,也要講究一個首尾呼應。教師在結課的時候,一定要照應導入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對于本節(jié)英語課有一種完整課堂的感覺,首尾呼應的課堂教學,會讓學生再次明確重難點、梳理知識點。
3.結尾語言要精而簡。學生其實很不喜歡啰里啰嗦的老師,有的老師在課堂結尾僅僅是對上課所講部分內容的一個機械地重復,那么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這堂課的結尾工作不好,并且在結尾時候學生的學習也是很低效的。但是我們的課堂結尾工作也一定要完成,那么結尾的語言,我們也要根據(jù)學生的需求出發(fā),根據(jù)本堂課的教學任務,緊扣教學重難點,精練地結束課堂教學,這樣能夠幫助學生減輕記憶負擔,讓學生對于本節(jié)課的內容更高效地進行記憶。
4.歸納、開拓。在課堂的結尾處,教師肯定要進行的就是幫助學生快速地梳理下本節(jié)課的重要知識點,對應地歸納出幾條,這里的歸納并不是對于上課重難點內容的一一重復,而且有目的的提煉,讓學生能夠根據(jù)教師的歸納進行一些思維拓展,能夠在自己的腦海中形成相應的網(wǎng)絡知識體系,對于本節(jié)課的內容有著一個明確的了解,也讓學生在自己的腦海中,有“預知后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的一種戀戀不舍,這樣的一種總結和拓展,會讓學生保持著一種良好的學習英語的氛圍,誘發(fā)學生的思考,從而促進學生的英語學習。
二、 在初中英語課堂常用的課堂導入結尾方法
1.利用設置懸念的方法。學生非常不喜歡像籠子里的小鳥一樣,被動地接受知識的灌輸,他們喜歡的是自己能夠在教師的引導下,主動地去參與學習。那么,在課堂的結尾處,為了讓學生加入主動求知之列,教師可以設置一些懸念中止的方式,新提出一些問題,使學生繼續(xù)保持對于本堂課的興趣。例如,在學習介詞短語的用法的時候,根據(jù)本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筆者和學生一起進行歸納,可以做狀語,表示:方向、方式、目的和原因等,并一個和學生舉了一個例子:He wanted to find a good job in Shanghai the next year.在最后,筆者又給學生設置了這樣一個句子:The woman with a flower on her head? ? ? (is、are)from the countryside。讓學生去選擇是is 還是are,學生紛紛給予不同的答案,但是筆者并沒有當場給予正確的答案,而是設置了懸念,讓學生通過課后去查閱網(wǎng)絡或者是資料書的形式去予以解決,第二天上課的時候要求學生將昨天的答案告訴筆者。通過設置這樣的一種懸念,學生課后能夠主動地去預習、查閱、思考,學生自學英語的能力也會得到進一步增強。
2.采用激勵的方法。對于任何的學科來說,學生只要對于這門學科產(chǎn)生興趣了,這種興趣的使然會讓學生去主動地進行各種英語活動。但是,為了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在課堂結尾的時候筆者也會運用一些趣味結尾的方式,讓學生對于英語時地保持一些積極性與注意,主要采用以下的一些趣味結尾的方式:
(1)運用英語游戲結尾的方式。初中的學生還是具有一些童趣的,對于英語游戲也有著天然的喜歡,根據(jù)中學生的這種特點,我在課堂結尾的時候也會進行一些游戲,例如:English song、對口型、單詞接龍等。為了高效地進行英語課堂的結尾,我總是根據(jù)學生的情況,與教材對應,設計出一些能夠發(fā)揮學生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和興趣的游戲。比如,在學習牛津譯林英語七年級上冊現(xiàn)在進行時的時候,在課前,筆者準備了一些英語“動作指令”的小紙條,比如:Climb the tree、sweep the floor、open the window 、read the book等,讓學生從小紙條里隨意的抽取一張,然后表演紙條上的動作指令,全程不得發(fā)省,然后問學生,表演者正在干什么?學生能夠根據(jù)本節(jié)課所講的知識和學生的無聲表演,猜出:He is sweeping the floor、He is watching the TV等,學生在猜游戲的過程中,不斷地去熟悉現(xiàn)在進行時,同時也在不斷地復習現(xiàn)在進行時,教師的教學目標也在游戲中得到了完成。
(2)利用競賽搶答的方法。對于學生來說,他們的集體榮譽感較強,比較爭搶好勝。在進行英語課堂結尾工作的時候,就可以根據(jù)學生的這些特點,有計劃地設置一些競賽搶答性的活動。例如,在學習牛津譯林英語七年級上冊unit1 This is me!這一課的時候,為了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的如何介紹他人和自己,將全班學生分成了四組,然后根據(jù)教師的描述,學生來猜所描述的是班中的哪位學生,例如:(1)The student is 12 years old。She has short hair,and doesnt wear glasses。Her hobby is reading。Who is She?(2)He is tall。He doesnt wear glasses,His hair is short,He likes music。Who is he?全班學生的積極性都被調動起來了,在搶答環(huán)節(jié),教師的one、two、three時間一到,甚至有時候兩個小組的成員同時匯報。利用這種搶答的方式,不僅能夠幫助學生在潛移默化之中不知不覺地學會了如何來介紹別人或者是自己,而且能夠讓學生在競爭的過程中,享受到認真學習所帶來的那種成就感和參與感,集體榮譽感也會得到很大的增強。所以,采用競賽搶答的方式作為一節(jié)課的結尾,不僅可以發(fā)展學生的智力,還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參與度,這不失為一個好的課堂結尾方式。
3.采用討論的方式。中學生的注意力較小學生來說,雖然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一次也只能保持在30分鐘左右,如果一節(jié)課的45分鐘,學生肯定會出現(xiàn)視覺或者是聽覺上的疲勞,這種疲勞在臨近下課的時候更為突出。面對學生注意力的不集中、疲憊的想象,教師要想辦法去克服這種現(xiàn)象,其實讓學生以討論的方法去結尾不失為一個良策。例如,在學習牛津譯林英語七年級下冊unit1 Dream homes Vocabulary這一課的時候,教師通過一個matching的環(huán)節(jié),利用思考題(1)Do you know where to put the furniture in different rooms?(2)What do you call these pieces of furniture?針對這兩個問題展開討論,在學生進行討論的過程中,可謂是非常熱烈,最后找了一個小組的同學進行匯報,匯報的結果如下:furniture的意思是家具,它是一個不可數(shù)名詞,就和我們以前學習的milk一樣,只能說a piece of furniture(一件家具),two pieces of furniture(兩件家具)。通過學生的交流討論,學生不僅可以鍛煉他們的口語能力,而且通過大家的集思廣益獲得進一步的拓展。所以,在課堂結尾的時候采用討論的方式,不僅鍛煉了學生與其他同學之間的交流合作,培養(yǎng)了學生的合作交流的能力,對于本課來說,也是對于課文內容的一個深化延展。
4.采用練習的方式。在英語新課結束的時候,教師有必要根據(jù)本課所教授的內容,有重點有目標地去設計一些練習,讓學生以做習題的方式來結束本課的學習,通過練習的方式,不僅可以讓學生所習得的基礎知識得以加強,而且還能夠及時地幫助教師反饋課堂的教學效果,為教師接下來的教學提供一個重要的指導。例如,在學習牛津譯林英語七年級下冊unit3 Finding your way這一課的時候,本課的重要語法點是幫助學生掌握介詞的一些用法。教師給學生講授完介詞的用法后,可配合以下的一些練習:1.The train is going_____________the tunnel. 2. The cat is climbing_____________the tree. 3.Tom likes jumping_____________the chair. 4. The students are? running_____________the playground in the PE class. 5.My cousin often takes his pet a walk_____________. 6.Mike walks_____________school every day。
通過教師針對本課重難點精心設計的練習,學生在做完后,能夠加深對于本課語法的掌握和運用。
三、結語
對于英語課堂來說,結尾環(huán)節(jié)是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它是對課堂內容的一個高度的提煉和升華,能夠讓學生在英語課雖然即將結束,但是還對英語學習持有一種旺盛的求知欲,讓學生對英語抱有越來越濃厚的興趣,從而真正地提高我們英語課堂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張松銀.淺談英語教師的教學藝術[J].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 2016,12.
[2]沈棟.趣味教學法在英語課堂上的運用[J].新課程,201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