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巖
【摘要】目的:探析胃鏡診斷技術在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中應用價值與影響因素。方法:2019年04月-2020年04月,選取68例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為樣本,均開展胃鏡檢查與病理檢查,分析取材數目、切片數量與包埋方式對檢查結果影響。結果:單因素分析,取材數目、切片數量與包埋方式等因素均會影響胃鏡檢查準確性,P<0.05;Logistic分析,提示取材多、切片多、縱向包埋為胃鏡檢查準確性保護因素,P<0.05。結論:胃鏡檢查技術用于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診斷中,需注意增加取材數量及切片數量,采取縱向包埋,進而提升胃鏡檢查準確率。
【關鍵詞】慢性萎縮性胃炎;胃鏡檢查;影響因素
【中圖分類號】R573.32 【文獻標識碼】A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0.12.245
慢性萎縮性胃炎在消化系統(tǒng)病變中發(fā)病風險較高,與年齡、遺傳、飲食、膽汁反流等因素有關,若未及時診治,病情進一步惡化,可增加癌變風險,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反之盡早診治,可預防癌變[1]。臨床將病理組織活檢作為慢性萎縮性胃炎診斷金標準,但有創(chuàng)檢查部分患者難以耐受。近年來,無創(chuàng)性胃鏡診斷技術逐漸應用于臨床。本文以68例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為樣本,探討胃鏡檢查與病理檢查差異,并分析胃鏡檢查影響因素,以期提升胃鏡檢查準確率。報告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資料
2019年04月-2020年04月,68例慢性萎縮性喂養(yǎng)患者為樣本,其中41例男、27例女,年齡34-62歲,均值(47.83±7.24)歲,病程均值(6.58±2.23)年,體質量(49.35±5.24)kg。選入樣本均出現惡心、嘔吐、反酸、噯氣、食欲不振癥狀,剔除伴心衰、腫瘤、肝腎病變者。本院倫理委員會批準研究。對比64例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病程、年齡、體質量等資料,P>0.05。
1.2方法
胃鏡檢查方法:囑咐患者檢查前8h禁食水,并告知檢查流程。檢查前幫助患者取仰臥位,麻醉后開展探查。隨機進行1-4塊組織活檢。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胃鏡下表現如下:可見紅白相間,白色稍多,且血管較通透;可見花斑;可見潰瘍、隆起或扁平隆起;可見粗糙不平或出現顆粒樣變化。
病理檢查方法:選取檢查標本后分為2分,均采取10%甲醛固定,一份隨機包埋處理,一份縱向包埋處理。隨后進行石蠟切片、HE染色。慢性萎縮性胃炎病理表現如下:胃體胃底腺、幽門腺出現萎縮或消失;胃部形成彌漫性淋巴細胞、膜漿細胞與淋巴濾泡;可見黏膜肌層過厚;可見腸上皮化生、假幽門腺化生。
1.3觀察影響因素
取材數目分別為1、2、3、4塊;切片數目分別為1、5、20;包埋方式分別為縱向包埋與隨機包埋。
1.4統(tǒng)計學研究
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數據計算軟件為SPSS 21.0,不同檢查方案下計數、計量指標均以%、x±s記錄,差異以x2、t驗證;等級資料以秩和檢驗,Logistic回歸分析水準α為0.05。
2 結果
2.1胃鏡檢查單因素分析
取材數量、切片數量及包埋方式均為胃鏡用于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診斷影響因素,P<0.05。如表1。
2.2胃鏡檢查Logistic回歸分析
慢性萎縮性胃炎為因變量,賦值1,經Logistic回歸分析可知,取材數量多、切片數目多、縱向包埋等均為胃鏡檢查保護因素,P<0.05。如表2。
3 討論
慢性萎縮性胃炎對患者機體影響較大,屬于癌前病變,隨著病程不斷延長,可增加癌變風險[2]。近年來,胃鏡檢查逐漸用于臨床,可在直視下觀察胃部疾病,診斷檢出率較高。但實際檢查期間,取材時數量及切片數目越多,胃鏡檢查準確率越高,分析原因可知,取材過淺、面積過小,均會影響臨床診斷[3]。此外,利用縱向包埋方案處理,可完整觀察病變信息,相較于其他包埋方案,更具檢查優(yōu)勢。結合臨床實踐分析,除上述常見影響因素外,胃鏡診斷結果與病理診斷結果差異過大,還與下列因素相關:醫(yī)師操作手法有誤,如胃鏡注氣過多,可擴張胃竇腔,導致黏膜變薄,暴露血管;過度依賴粘膜表面直視觀察,未開展活檢;操作者主觀判斷差異;取材部位與病灶變化部位不符,可導致兩次病理活檢結果存在差異;取材深度不足,也可影響診斷結果準確性[4]。結合本次研究數據分析,取材數量、切片數量及包埋方式均為胃鏡用于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診斷影響因素,P<0.05;經Logistic回歸分析可知,取材數量多、切片數目多、縱向包埋等均為胃鏡檢查保護因素P<0.05。提示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采取胃鏡檢查時,增加取材數量及切片數量、縱向包埋,并注意操作手法,消除其他因素感染,可提升胃鏡檢查與病理檢查符合性。
綜上所述,胃鏡檢查用于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檢查中,與病理檢查符合率較高,且實際檢查期間,可通過增加取材數量及切片數量、采取縱向包埋方案等措施,提升檢查準確率。
參考文獻:
[1]呂晨曦.血清胃蛋白酶原檢測與胃鏡檢查診斷慢性萎縮性胃炎的效果對比[J].醫(yī)學新知雜志,2019,029(0z1):229-231.
[2]郭高舉,余米玲.胃鏡與病理診斷對慢性萎縮性胃炎的診斷符合率研究[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連續(xù)型電子期刊),2020,20(18):94-96.
[3]劉景波,陸平,劉言.胃鏡與病理檢查在慢性萎縮性胃炎診斷中的應用對比[J].中國衛(wèi)生標準管理,2018,009(012):137-138.
[4]戴家強,羅潔,戴國強.胃鏡在慢性萎縮性胃炎中的診斷價值和影響因素分析[J].錦州醫(yī)科大學學報,2018,v.39(02):5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