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建華
組詞是低年級語文字詞教學的“常規(guī)練習”,即使到了高年級也總少不了“擴詞”的訓練環(huán)節(jié)。然而,這樣的“組詞訓練”往往會程式化,再加上學生組詞常常是無序的,毫無章法,往往達不到預期效果。針對這個問題,我開始了“以組詞訓練為載體培養(yǎng)學生有序思維”的微課題研究,鼓勵教師在字詞教學中激發(fā)學生興趣,注重培養(yǎng)學生有序的思維品質。
有序思維,是指思考和解決問題時遵循一定的規(guī)則、秩序,按照特定的線索和步驟去探索的一種思維方式。那么,如何在字詞教學中訓練學生的有序思維品質,提高課堂實效呢?通過理論學習與實踐操作,我逐漸形成了“一點、多線”的字詞教學模式:“一點”指的是教師課前深研教材,發(fā)現能進行訓練的“點”,也就是要把握好哪些字能進行發(fā)散性的擴詞練習;“多線”是指找到這樣的“點”后,教師要梳理出可以從哪幾個方面入手進行訓練,進行預設。課上按預設實施,出現預設外的新生成,教師要抓住契機適時引導。下面,以“花”字的組詞訓練為例,談談我的做法。
首先,我在黑板上畫出一叢紫色、一叢白色的鈴鐺花,把“花”字寫在創(chuàng)設詞語開花的游戲框中,再用黃色的彩粉筆畫一個圓圈住“花”字。游戲開始后,當第一名學生組出“紅花”時,我并不急于讓學生去組別的詞語,而是啟發(fā)學生思考,“紅花”是從“花”的哪方面來組詞的,引導學生概括出“顏色”。接著擴散,學生紛紛組出了如“黃花”“白花”“紫花”等一系列表示顏色的詞語。于是,黑板上“開”出了一片五顏六色的花瓣。當學生組出“菊花”時,我又及時啟發(fā)、引導,讓學生明確這是按花的種類、名稱來組詞的。學生順著這一方面進行擴詞,又組出了“桃花”“荷花”“梅花”“蘭花”等詞語。于是,一片不同名稱的花瓣又在黑板上“綻放”。當有學生組出“養(yǎng)花”“花心”等詞語時,我便將學生的思維引導到花的栽培及花的各部分組成方面來,于是,又組出“養(yǎng)花”“澆花”“種花”“花心”“花瓣”“花蕊”“花香”等一系列詞語。
當學生把上述類詞語呈現出來后,我又向學生發(fā)出挑戰(zhàn):有沒有不是花卻被叫做花的東西呢?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思維的火花再次被點燃。于是,“雪花”“水花”“冰花”“火花”等詞語躍然于黑板之上?!斑€有哪些詞語呢?”我接著引導,奶奶的眼睛花了——眼花,她戴的眼鏡——花鏡;每天買東西要——花錢;老師為教育好我們要——花心思……看著花兒在黑板上越開越大,學生逐漸有了成就感,對組詞的興趣也越來越濃。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學生再面對一字組多詞的任務時,就可以輕松應對了。
這樣的活動,在提高學生語言文字運用能力的同時,培養(yǎng)了學生良好的思維品質,為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編輯 _ 汪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