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青萍 王艷濤
湖北省鐘祥市婦幼保健院婦產科 431900
由于子宮下段肌組織較少,收縮力不夠,血竇開放后不易關閉,因此,即便無胎盤粘連、胎盤植入等因素影響,也可能出現(xiàn)持續(xù)性出血癥狀,必要時需切除子宮[1]。當患者發(fā)生前置胎盤子宮下段出血后,采取何種方式有效止血,為當前醫(yī)學領域的研究難題[2]。本文探討改良式宮頸環(huán)扎術治療前置胎盤子宮下段出血的臨床效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8年4月—2019年9月我院收治的前置胎盤子宮下段出血患者68例,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34例。對照組:年齡30~38(32.18±2.11)歲。人流次數1~4(2.06±0.75)次。實驗組:年齡28~37(34.08±3.23)歲。人流次數2~5(2.12±1.14)次。比較兩組患者妊娠時間、流產次數、年齡、前置胎盤類型、急診手術基礎資料,差異不明顯(P>0.05)。見表1。
1.2 選擇標準 納入標準:(1)符合前置胎盤子宮下段出血臨床診斷標準;(2)經注射縮宮素、子宮按摩等對癥手段后,子宮明顯收縮,但前置胎盤子宮下段出血未停止;(3)再次予以局部出血灶縫扎止血后,出血現(xiàn)象仍存在;(4)認知正常,了解研究過程并同意參與研究。排除標準:(1)合并凝血功能障礙;(2)合并免疫缺陷疾??;(3)受試過程中出現(xiàn)藥物導致的嚴重反應,如出血、高血鉀等。
1.3 方法 兩組患者均于下腹正中做一大小約3cm切口,手術切口的位置選擇應避開血管迂曲怒張部位,在必須選擇該部位的情況下,可做子宮體部縱向切口。觀察胎盤位置,若胎盤位置貼近子宮前壁,則使用胎盤打洞術取出胎兒,同時應用縮宮素、子宮按摩等方式促進宮縮,止血。觀察子宮下段出血情況,對經縫扎后仍持續(xù)性出血患者采取不同治療方式。
對照組應用傳統(tǒng)術式治療。如行子宮動脈結扎、宮腔紗條填塞、陰道宮頸環(huán)扎等,必要時切除子宮。實驗組應用改良式宮頸環(huán)扎術治療。(1)子宮動脈上行支結扎術:將子宮動靜脈上行支結扎,控制宮腔出血量,顯露子宮下段、宮頸管。適當下推膀胱腹膜,使膀胱腹膜反折于子宮切口下面約2cm處使子宮動靜脈顯露,使用1號薇喬線做8字型縫扎,并結扎子宮動靜脈。(2)經腹宮頸環(huán)扎術:上提子宮體,下推膀胱,顯現(xiàn)子宮切口,使用卵圓鉗試探宮頸管,擴張宮頸內口,用手指引導,于子宮下段切口下方3cm處,即與宮頸管內口水平的地方,使用1號薇喬線分別延3、6、9、12點向周圍擴散,做8字縫合。共4針,有效縫合宮頸,形成環(huán)狀止血帶。控制進針間距。縫合以宮口遺留約1指寬度為宜。檢查子宮出血情況。使用常規(guī)方法縫合子宮切口各層,并逐層縫合關閉腹腔。
1.4 評價指標 (1)記錄兩組患者術中出血量、手術時間及紅細胞懸液輸入量。(2)術后24h停用抗生素,并記錄兩組患者發(fā)生產褥感染、宮腔積血、子宮缺血壞死等并發(fā)癥情況。
2.1 兩組患者術中情況對比 實驗組術中出血量、紅細胞懸液輸入量均比對照組少,其手術時間比對照組短,組間對比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術中情況對比
2.2 兩組患者的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對比 術后兩組患者均未發(fā)生產褥感染情況,經B超檢查,患者宮頸外觀正常,子宮形態(tài)恢復正常,均無宮腔積血、子宮缺血壞死等并發(fā)癥發(fā)生。
近年來,宮內球囊壓迫術、宮頸提拉式縫合術、髂內動脈球囊植入阻斷術、TACS縫合術等均被應用于前置胎盤子宮下段出血患者的止血中。但受到操作設備、操作技巧、所需材料等因素的限制,上述方式在臨床中應用并不廣泛[3]。本文旨在尋找一種操作簡單、便捷的手術方式。改良式宮頸環(huán)扎術可有效阻斷子宮下段血竇血供,能彌補宮頸肌層壁薄、子宮對宮縮劑敏感性低等缺陷,止血效果明顯,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治療手段[4]。在本文中,實施改良式宮頸環(huán)扎術患者的術中出血量、紅細胞懸液輸入量均比實施傳統(tǒng)術式治療的患者少,其手術時間更短。說明改良式宮頸環(huán)扎術在前置胎盤子宮下段出血患者中有較高的可行性,能有效控制出血情況,縮短手術時間,優(yōu)化治療效果。同時,兩組患者均未發(fā)生產褥感染、宮腔積血、子宮缺血壞死等并發(fā)癥。提示改良式宮頸環(huán)扎術安全性較高,并發(fā)癥發(fā)生風險較低,對于促進患者術后康復有積極作用[5]。但該種手術方式不適用于單純宮縮無力導致的產后出血癥狀。同時,在實施該項手術時,應注意使子宮充分暴露于視野中,縫合切口時還應適當上提宮體,以防操作時損傷輸尿管。另外,術中應下推膀胱,縫合時以不透過漿膜面為宜,避免縫合深度過深,傷及膀胱、直腸及輸尿管。為避免宮頸狹窄,縫合時還應將一根手指置入宮頸管中,發(fā)揮縫合寬度指引作用??p合結束后,應再次檢查子宮下段的出血情況,確保止血效果?;鶎俞t(yī)院在接收前置胎盤子宮下段出血患者前,應在充分了解患者情況的基礎上,對本院的技術水平及血源供應狀況做好評估和準備,確?;颊吣艿玫阶罴训木戎蝃6]。
綜上所述,改良式宮頸環(huán)扎術應用于前置胎盤子宮下段出血患者中作用顯著,可顯著降低術中出血量,縮短手術時間,安全性高,應用價值較高。